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不認為他們每個人的意見都是對的,更不能要求他們每句話都嚴謹確切,但至少這些意見總體是一個呼聲——軍隊也要改革!值得上級認真聽取,作為制定決策的參考。

  不能說我們軍隊這些年沒有改革。這種鴉雀無聲的狀況不復存在的本身,人人議軍議政的本身,說明我們軍隊在響應和貫徹鄧主席解放思想的號召和“鴉雀無聲不好”的指示方面,已經騰飛到一定高度了。

  對新時期建軍思想的思考

  ——張又俠(副師長)

  (他現在37歲、將門之子。1968年父親被批鬥時托昆明軍區一位戰友將他帶到雲南當了兵。他見我開宗明義地說:“你不要以為我沾了父親的光,實際上我受他的連累可大了,我是自己打出來的!”

  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他太狂!”但也不止一個人說:“該他狂!小子真能打!進攻老山時他指揮的團擔任側攻,七分鐘拿下662.6高地,然後又掃蕩了這高地前一大片敵人陣地——有友鄰團一個營參加。7.12粉碎敵人大反撲,他的團在最前頭頂著,打得漂亮,再建奇功。”

  下面記下他的一段話,只是他與我四次長談中的一小部分。不難看出,“小子”見解很新穎,也很大膽,個別話也許有點兒出格。但我在想,像我們這一代比他大十幾二十歲的軍人,終生都不曾說過一句出格話的人,不是除了比他多穿爛十幾套軍裝,至今也想不起來自己究竟作了什麼,甚至想不起來自己是誰嗎?我們在十幾年前他這個歲數的時候,什麼時候說出過一句自己的思考,拿出過一個書上沒有過的觀點見解和主意?

  希望在他們和比他們更年輕的一代人身上,當然還有更年輕的一代又一代,但不能太晚了。因為世界不會停下來等著我們跟上去。)

  ……老山,從進攻到防禦,到徹底粉碎敵人精銳師團大舉反撲,是我軍自抗美援朝以來最大的一次合成軍作戰程度的提高。

  ……中國軍隊如果沒有十年浩劫,決不是這個樣子,越南他豈止遠不是對手,他跟本不敢動,他背後靠山再硬也不敢一味胡行!

  宣傳對越作戰,這樣一個小小的局部戰爭,聲勢、規模、格調不能太大太高。不然老百姓會有這麼個問號:這是你十億人口大家的軍隊光榮麼?

  1979年打出去,鄧主席提出“殺雞用牛刀”。這不是他一貫的戰略思想,他一向是主張精兵強將,出奇制勝。大概也是考慮到軍隊好久未打過仗,十年浩劫給它留下滿身創傷等方面的因素。

  那一仗,政治上是勝仗,達到了預期目的,軍事上也比預想的好,至少部隊沒打散,但戰術上不敢恭維,老觀念指導現代化戰爭,暴露的矛盾很突出。有炮不用炮,提出要用奇襲突破敵前沿一線陣地,用這種笨招對付擅長游擊戰運動戰的越軍,使它得以節節退卻,在它熟悉的地形上對我阻擊攔截。我們大兵團在依山傍水的小道上未能形成總體優勢,打出很漂亮的殲滅戰,更不可能像我們有的同志事先想像的出現我百萬雄師渡長江後的形勢,給他一個“秋風掃落葉”,而只是給他來了一次“趕鴨子”。相反,我們有的部隊在一些地段遭敵埋伏,傷亡不少!這個仗,要放到現在是很好打的:集中我強大炮火,突襲前沿,讓它頃刻之間變成一片火海,然後我大軍長驅直入!那樣時間也許用不了十幾天,戰果不知大多少倍!

  有人說: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對象特殊,目的特殊……不能那麼干。我認為,任何一次戰爭都是特殊的——一次與一次不同,何時任何一次戰爭都有其共同點,那就是儘快更多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不如此你就乾脆別打,要打你就難免自己吃虧!

  朱可夫說:打仗不用炮,那真是一個天大的玩笑!沒想到,他這話說了幾十年後,我們還給自己開了這麼個玩笑,天大的玩笑呵!

  老山攻防戰,雖不盡如人意,但在指揮上體現現代化戰爭觀念與規律,在步炮密切協同,各部隊支援配合上,應當說是我軍初步實現現代化後一次最成功的戰例,一個歷史性轉折的標誌,也是我們多年夢想的實現。當然它僅僅是一個開始。這個轉折最集中的體現又是7.12大戰。

  我說是多年夢想的實現,這就不能歸功於某一個指揮員。像科學家搞發明一樣,是多少人的心血,是幾代人的努力,尤其是近幾年我們國家經濟實力有所增長的結果。

  對比1979年那一仗來看,再搞“突出政治”那一套,光喊口號,我們只能走清朝軍隊那條路——在任何敵人面前都一觸即潰!

  我們也不能再再拿建海軍的錢去建頤和園了!

  軍隊不能腐敗。中國軍隊如果指揮思想再解放一些,把精力用在研究軍事上更多一些,針對現代戰爭的需要把部隊訓練再搞好一些,我們定能創造出世界上的第一流的軍事強國!

  鄧主度提出栽軍一百萬,目的是加強加速軍隊現代化,決不是如有人誤解的,世界從此太平無事了,我們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觀念更新,要對軍隊從建軍思想上、原則上、根本體制上進行一系列改革。

  軍隊屬誰的?首先是屬於民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