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還有人這樣認為,反對軍國主義的日本人民現在應當致力於?日本和中國恢復邦交。為此應當首先解決台灣問題。要敦促日本?的統治者們與蔣介石集團徹底斷絕關係,廢除“日台條約”,正?式承認台灣為中國的一個省,包括台灣省在內的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中國與日本的邦交是當前的主?要問題;釣魚群島問題應在恢復邦交之後,由日中兩國政府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協商解決,在此之前,最好不要把釣魚群島問?題鬧大。?
這種意見雖沒有表達出來,但卻廣泛存在著。這種意見認為,?現在提出釣魚群島問題容易使大眾陷入軍國主義煽動起來的虛假?愛國主義中,從而引起反華情緒,阻礙日中恢復邦交。與此同時,?這種意見還依賴於一種傳言,即中國政府不會讓釣魚群島問題妨?礙日中邦交正常化。如此不信任日本人民,一味企盼中國高明巧?妙的外交,又怎麼能和日本軍國主義作鬥爭呢?我們日本人民不?能光依靠中國政府用到巧妙的外交而放棄我們自身的鬥爭,我們?應該馬上——也就是說在日中邦交恢復正常化,正要轉向下一輪?和平條約談判,而日中兩國政府間談判即將面臨釣魚群島的歸屬?間題這一重大議案之前——大聲地告訴人民有關釣魚群島的歷史?原委,應廣泛開展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領土釣魚群島的斗?爭。如這一問題提交到日中政府間談判議題上,再想宣傳釣魚群?島是中國領土這一正確見解則為時已晚。以政府、自民黨、日共?為首的各政黨及傳媒煽動起來的“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不能?向中國屈服之類的反華的虛假愛國主義及軍國主義言論,恐怕早?就吞沒全日本了。?
反對掠奪釣魚群島的鬥爭,不應推委他日,日本人民應當在?今天就全力以赴,這是當前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的鬥爭?焦點。對此鬥爭視而不見不是真正的反帝反軍國主義。把反對日?本占有釣魚群島的鬥爭與日中恢復邦交的鬥爭割裂甚至對立起來,實際上是在幫助日本帝國主義。我們應當誠心誠意,認真、具體?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同軍國主義作鬥爭,應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當前鬥爭最大、最迫切的焦點——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軍國主?義掠奪中國的領土釣魚群島當中去。
第十五章 ?補充資料
該書付梓之後,我見到了兩本觀點不同、但很有意思的雜誌。?一本是《朝日新聞》社發行的《朝日亞洲評論》第10號,是“尖?閣列島”問題特輯;另一本是台灣的《學粹》雜誌社編寫的《學?粹》第14卷第2期的“釣魚台是中國領土專號” [今年(1972年)?2月15日發行]。我並不想逐一介紹並評論這些論文,只想寫兩三?點由此而生的感受,以作為本文的補充。?
在《朝日亞洲評論》高橋莊五郎論文的“所謂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嗎”一節中,引用了東恩納寬敦為證明琉球諸島原來就是?日本領土這一觀點所作的“沖繩”以及其他島名是以日語命名這?一事實的意義的論述,指出這一推理方式也適用於釣魚群島,這?些島嶼都是中國名字。?
釣魚群島在明、清時代雖為無人島,但決不是無名島。它有?一個恰當的中國名字。在國際法上成為“先占為主”的對象的?“無主地”島嶼,一般不僅是無人島,但也是無名島。在大海中?與世隔絕的無人島若沒有任何國家的語言對其命名,則可視其為?無主地。但如果它有一個正式的名稱,則大多屬於對其進行命名?的國家的領土。?
釣魚群島在明、清兩代是中國人前往琉球的航標。在由福州?駛向琉球時,首先都是以這些島嶼為目標。而要以這些島嶼為目?標確定航線,就必須確定這些島嶼的位置,並進行命名。就這樣,?釣魚群島由中國人起了個漢語名字,並將此事記錄在中國官方史?料中流傳了下來。而且這些島嶼與在中國沿海且明顯為中國領土?的島嶼一脈相連。不僅如此,在更遠的海中,與這些島嶼遙迢相?望的島嶼是用琉球語命名的,很明顯屬於琉球領土,與用漢語命?名的釣魚群島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中國人,就連硫?球人也不會認為這些用漢語命名的島嶼是“無主地”。況且,正?如本文已經詳細論述過的那樣,有兩份史料明確記載著有中國名?字的赤尾嶼和有琉球名字的久米島之間“為中外之界”;在江戶?時代.在記載這些島嶼的日本人的惟一史料《三國通鑑圖說》附?圖中也明確指出這裡是中國領土。因而,從這點來說,也難稱之?為“無主地”。?
高橋的論文使我明白了島名的重要性。但對於該論文中提出?的釣魚群島可能是日本根據《馬關條約》第二條從清政府搶過來?的這一疑問,我卻持否定態度。正如高橋所指出的那樣,接收台?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確實“僅是一種極為草率的形式上的?接收”。因此我在寫那篇後來發表在《歷史學研究》2月號上的?論文時,曾和高橋有著相同的想法,但正如在本文第十二、十三?章中所述,現在我認為該島是在掠奪台灣的同時——嚴格地從時?間上來說,是在比掠奪台灣稍早的時候,而且與掠奪台灣在政治?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沒有任何合法或非法的條約的情況?下從清朝竊取的。如果說這些島嶼是根據《馬關條約》第二條的?規定,作為台灣附屬島嶼(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和台灣一起割讓?給日本的,則無法解釋這些島嶼為何不屬台灣總督的管區,而是?歸沖繩縣所管。從明治18年以來天皇政府竊取該島的全過程來看,?不能不說竊取該島與甲午戰爭的勝利密不可分,而與《馬關條約》?的第二條並無直接關係。?
這種意見雖沒有表達出來,但卻廣泛存在著。這種意見認為,?現在提出釣魚群島問題容易使大眾陷入軍國主義煽動起來的虛假?愛國主義中,從而引起反華情緒,阻礙日中恢復邦交。與此同時,?這種意見還依賴於一種傳言,即中國政府不會讓釣魚群島問題妨?礙日中邦交正常化。如此不信任日本人民,一味企盼中國高明巧?妙的外交,又怎麼能和日本軍國主義作鬥爭呢?我們日本人民不?能光依靠中國政府用到巧妙的外交而放棄我們自身的鬥爭,我們?應該馬上——也就是說在日中邦交恢復正常化,正要轉向下一輪?和平條約談判,而日中兩國政府間談判即將面臨釣魚群島的歸屬?間題這一重大議案之前——大聲地告訴人民有關釣魚群島的歷史?原委,應廣泛開展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領土釣魚群島的斗?爭。如這一問題提交到日中政府間談判議題上,再想宣傳釣魚群?島是中國領土這一正確見解則為時已晚。以政府、自民黨、日共?為首的各政黨及傳媒煽動起來的“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不能?向中國屈服之類的反華的虛假愛國主義及軍國主義言論,恐怕早?就吞沒全日本了。?
反對掠奪釣魚群島的鬥爭,不應推委他日,日本人民應當在?今天就全力以赴,這是當前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的鬥爭?焦點。對此鬥爭視而不見不是真正的反帝反軍國主義。把反對日?本占有釣魚群島的鬥爭與日中恢復邦交的鬥爭割裂甚至對立起來,實際上是在幫助日本帝國主義。我們應當誠心誠意,認真、具體?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同軍國主義作鬥爭,應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當前鬥爭最大、最迫切的焦點——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軍國主?義掠奪中國的領土釣魚群島當中去。
第十五章 ?補充資料
該書付梓之後,我見到了兩本觀點不同、但很有意思的雜誌。?一本是《朝日新聞》社發行的《朝日亞洲評論》第10號,是“尖?閣列島”問題特輯;另一本是台灣的《學粹》雜誌社編寫的《學?粹》第14卷第2期的“釣魚台是中國領土專號” [今年(1972年)?2月15日發行]。我並不想逐一介紹並評論這些論文,只想寫兩三?點由此而生的感受,以作為本文的補充。?
在《朝日亞洲評論》高橋莊五郎論文的“所謂尖閣列島是日?本領土嗎”一節中,引用了東恩納寬敦為證明琉球諸島原來就是?日本領土這一觀點所作的“沖繩”以及其他島名是以日語命名這?一事實的意義的論述,指出這一推理方式也適用於釣魚群島,這?些島嶼都是中國名字。?
釣魚群島在明、清時代雖為無人島,但決不是無名島。它有?一個恰當的中國名字。在國際法上成為“先占為主”的對象的?“無主地”島嶼,一般不僅是無人島,但也是無名島。在大海中?與世隔絕的無人島若沒有任何國家的語言對其命名,則可視其為?無主地。但如果它有一個正式的名稱,則大多屬於對其進行命名?的國家的領土。?
釣魚群島在明、清兩代是中國人前往琉球的航標。在由福州?駛向琉球時,首先都是以這些島嶼為目標。而要以這些島嶼為目?標確定航線,就必須確定這些島嶼的位置,並進行命名。就這樣,?釣魚群島由中國人起了個漢語名字,並將此事記錄在中國官方史?料中流傳了下來。而且這些島嶼與在中國沿海且明顯為中國領土?的島嶼一脈相連。不僅如此,在更遠的海中,與這些島嶼遙迢相?望的島嶼是用琉球語命名的,很明顯屬於琉球領土,與用漢語命?名的釣魚群島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中國人,就連硫?球人也不會認為這些用漢語命名的島嶼是“無主地”。況且,正?如本文已經詳細論述過的那樣,有兩份史料明確記載著有中國名?字的赤尾嶼和有琉球名字的久米島之間“為中外之界”;在江戶?時代.在記載這些島嶼的日本人的惟一史料《三國通鑑圖說》附?圖中也明確指出這裡是中國領土。因而,從這點來說,也難稱之?為“無主地”。?
高橋的論文使我明白了島名的重要性。但對於該論文中提出?的釣魚群島可能是日本根據《馬關條約》第二條從清政府搶過來?的這一疑問,我卻持否定態度。正如高橋所指出的那樣,接收台?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確實“僅是一種極為草率的形式上的?接收”。因此我在寫那篇後來發表在《歷史學研究》2月號上的?論文時,曾和高橋有著相同的想法,但正如在本文第十二、十三?章中所述,現在我認為該島是在掠奪台灣的同時——嚴格地從時?間上來說,是在比掠奪台灣稍早的時候,而且與掠奪台灣在政治?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沒有任何合法或非法的條約的情況?下從清朝竊取的。如果說這些島嶼是根據《馬關條約》第二條的?規定,作為台灣附屬島嶼(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和台灣一起割讓?給日本的,則無法解釋這些島嶼為何不屬台灣總督的管區,而是?歸沖繩縣所管。從明治18年以來天皇政府竊取該島的全過程來看,?不能不說竊取該島與甲午戰爭的勝利密不可分,而與《馬關條約》?的第二條並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