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次偷竊行動的國標是瑞典使館的機密文件。為此,他們制定了周密的行動計劃,進行了周密的準備:首先,派出一名頗有姿色的女間諜,去勾引瑞典大使館的夜間值班員,並經常在他值班時去與他幽會。為防使館門口那條高大兇猛的狗礙事,他們指派專人每周兩三個晚上到使館去,用一塊塊鮮美的肉去餵這隻狗。準備工作就緒以後,克格勃靜候下手的時機。一天晚上,瑞典大使館裡大部人工作人員應邀赴宴。克格勃看準機會,決定採取行動。從下午開始,布置了若干監視小組,加強了電話監聽,並對在莫斯科的所有瑞典人的行動進行嚴密的跟蹤和控制。在大使館附近的十字路口,布置了汽車,準備衝撞任何方向開過來的瑞典汽車。女間諜照常去和值班者幽會。另一名特工每隔幾分鐘就把一塊鮮肉扔給那隻狗。就在這時,由十幾人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迅速打開大使館的門鎖,直撲保存機密文件的保險柜。技術高超的開鎖專家、擅長開啟密封文件的開封專家和翻拍文件攝影師相繼而上,不到一個小時,就順利完成了偷襲任務,並且不留任何痕跡。據說,克格勃還以同樣的手段,偷襲了日本和加拿大的大使館,獲得了電報密碼。隨著保密室、保密櫃的防範措施的日益完善,特別是報警系統採用紅外線、熱能感應等新技術以後,潛入保密室從保險柜中偷竊文件越來越困難和危險。於是,偷竊行為漸漸由室內轉向室外,其手法也十分巧妙。①使攜密者昏迷,乘機竊密。

  1967 年秋天,美英大使館的兩名隨員在蘇聯遊覽。蘇聯旅行社的嚮導熱情地請他們品嘗一家釀酒廠生產的酒。兩人感到卻之下恭,便隨便嘗了一點,誰知回到旅館就昏睡過去了。當6 個小時以後醒來時,發現他們的房間和行李被翻了個遍。

  ②製造車輛事故,乘機竊密。據報導,一位西方外交官攜帶一份重要文件從機場駕車返回大使館,突然一輛汽車從右邊疾駛而來,把外交官和司機撞成重傷。一群警察火速趕到,把外交官和司機拉上救護車,送進醫院。就在外交官在手術台上被搶救的時候,克格勃把外交官的公文包拿去,對文件進行了複製。大使館明知其中有鬼,也無法爭辯。

  ③製造火災,乘機竊密。據原蘇聯流亡者澤姆佐夫透露,1977 年8 月27日凌晨,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大樓里發生了一場火災,失火地點正好是存放

  機要文件的八樓和大使居住的九樓。失火前幾天,這裡剛換過電線。火勢很猛,只好請蘇聯消防隊前來滅火。但大火撲滅以後,發現機要室內保險柜的鎖頭已經炸開了,一批機要文件也不翼而飛。澤姆佐夫認為,火災是克格勃為竊取文件蓄意製造的。

  收買。這是間諜獲取秘密情報常用的方法。間諜機關往往採用這種辦法從貪圖金錢的人手中獲取重要情報。由於情報對於國家間的政治、軍事鬥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情報鬥爭中,一些國家不惜花費巨資收買情報。當然,所獲情報的價值往往數十倍、數百倍甚至上萬倍地超過他們付出的代價。西方情報專家認為,收買情報的同時,最好能買下那個掌握情報的人。這樣,以後就會源源不斷地得到新的情報。

  收買情報比間諜親自刺探情報當然安全一些,但也決非沒有危險。有時對方會派出一個誘餌,以出賣情報為由,達到反間諜的目的。

  (四)通過偵察獲取情報

  情報和偵察是密不可分的。偵察是手段,獲取情報是目的。情報就是對偵察得來的敵情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判斷得出的成果。

  偵察是獲取敵情的基本途徑,尤其是戰役戰術欺騙所需情報的獲取,主要依靠戰場偵察。以偵察手段獲取情報的方法,大致可分為秘密獲取、強行獲取、欺騙獲取三種類型。

  秘密獲取。以秘密方法獲取情報的好處是受敵情威脅小,便於隱蔽企圖。由於敵人的秘密是在不知不覺中被獲取的,所以,敵人不會因此而改變決心、變更部署、更改行動時間,將情報置於無用之地,這無疑延長了情報的使用壽命。所以,秘密獲取是獲取情報的主要方法。秘密獲取主要是通過看、聽、問、測實現的。

  (1)看——肉眼觀察,藉助技術器材觀察以及照相偵察。觀察是對敵情、地形、水域、天氣實施偵察的方法。通常由指揮所、觀察所、觀察哨和觀察員,配屬一定的觀察器材和通信工具,遂行觀察任務。觀察既可在晝間利用目力進行,也可藉助照明器材和夜視器材在夜間和能見度不良的條件下進行。用觀察法獲取情報,應注意選擇隱蔽而便於觀察的地點,採取正確的觀察方法,並防止被敵人的隱形偽裝和示形佯動所欺騙。在配置觀察配系時,應注意前後交叉配置,力求互相彌補,不留空隙。對於觀察不到的死角,要選定特殊標記,控制其接近路,嚴密監視。觀察並不是簡單地看,而是伴隨著分析和聯想。只有這樣進行觀察才能見微知著,透過偽裝,明察真情。觀察具有組織簡便,獲取情報直接、可靠等優點。特別是夜視器材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的觀察能力。夜視器材近幾十年來發展非常迅速。新一代微光夜視儀觀察距離已達數千米,其體積、重量、功耗、可靠性和圖象清晰度都達到了新的水平。70 年代以後,各國競相發展熱成像偵察器材。它不依靠任何光源,而是利用目標本身的熱輻射發現目標,具有工作隱蔽,受夜暗和天候條件影響小等優點。美國1975 年裝備的手持式熱成像儀,重4.9 公斤,對人的探測距離為400 米,能發現80 米以內隱蔽在疏林中的行人。英國生產的手持熱像儀,對人的發現距離為2.1 公里,識別距離為1.2—1·4 公里。目前,一些國家已廣泛裝備這種觀察器材。新的觀察器材為獲取情報提供了重要手段。但觀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易受地形地物及能見度和偽裝的影響,觀察距離受限,死角多,不易全面掌握戰場情況,等等。因此,觀察必須與其他偵察手段相結合,以印證觀察所獲取情報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