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間諜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已經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早期的間諜工作一般是單一的個體活動,沒有完善的組織機構,活動能量和工作效率十分有限。到了近代,諜報工作發展很快。1913 年至1915 年,先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共有90 多個國家和地區、30 億人口捲入戰爭。各參戰國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紛紛加強本國的間諜情報工作,建立間諜情報機構,使間諜情報工作在這一時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戰後,世界各國相繼調整和完善自己的間諜情報機構,並重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進間諜情報工作,使世界諜報組織無論在人員數量上還是在工作效率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利用間諜獲取情報的方法主要是滲透、策反、刺探、竊取、收買等五種。滲透。滲透就是在敵方要害部門安插間諜。一般是選派幹練的間諜情報人員或代理人,想方設法打進敵對國家的政府及機要、軍事和情報等要害部門,竊取該國的核心機密情報。滲透的主要目標是軍政機要部門、高級科研部門和情報機關。一個間諜成功地打進對方要害部門,就能源源不斷地提供核心機密情報。50 年代初,蘇聯克格勃成員海因茨·費爾弗利用情報機構提供的大量重要情報,取得了聯邦德國情報機構的信任,當上下聯邦德國情報機構蘇聯處處長。在長達10 年的時間裡,他向蘇聯情報機構提供了大量重要的情報資料、策反。策反就是設法把對方內部能夠接觸重要情報的人拉過來,為自己的情報工作服務,以達到獲取重要情報的目的。這是國際間諜機構進行諜報活動慣用的手段。策反的首選對象是黨政軍的首要人物、機要人員、情報人員。只有排除了策反他們的可能性時,才考慮其他對象。就價值來說,掌管機密文件保險柜鑰匙的秘書當然比負責倒廢紙簍的公務員要高得多。但是,當前者無法接近時,後者也不失為策反對象。高級官員家的傭人也能提供有價值的情報,關鍵是把她們拉過來為自己服務。
從國際間諜鬥爭的形勢看,策反的對象越來越集中到軍政要員和諜報人員身上。對這些人進行策反雖然比較困難,但一旦策反成功,其價值相當可觀。
有些國家間諜機關在策反方面有時是不擇手段的。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都會使用。主要是:①色情引誘——利用色情間諜,誘使其上鉤,然後抓住對方的把柄,迫其就範;②金錢收買——抓住人們愛錢貪財的心理或者急需用錢的時機,許以重金,達到策反目的;③訛詐威脅——抓住策反對象的弱點或過失進行威脅訛詐,迫使其為自己服務;④政治攻心——利用策反對象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思想傾向作為突破口,展開政治攻心戰,使之倒戈。
刺探。派遣間諜滲入敵國或敵軍陣地刺探情報,這一傳統手法至今仍然是獲取情報的重要方法。無論現代技術如何發展,也不能代替常規間諜,尤其是探測對方政治、軍事意圖方面的情報,更離不開常規間諜。70 年代以來,國際上派遣間諜進行情報活動呈明顯上升趨勢。一些派駐國外的間諜情報人員,利用各種身份作掩護,配備現代化的通信聯絡工具,大肆進行情報刺探活動。
進行情報刺探活動的間諜,一般均有官方或非官方的掩護身份,否則就無法保守間諜活動的秘密,維護間諜的人身安全。所謂官方掩護,就是讓間諜有一個正式的職位,為間諜在駐在國活動提供合理的理由和合法的身份,從而掩蓋其間諜面目。非官方身份的掩護要比官方身份的掩護困難得多。這種間諜必須以一個地地道道的外國公民或移民的形象生活在異國,所以,必須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完善其掩護身份,大多還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有的甚至還要進行整容手術,以免被外國反間諜機構認出。這樣的間諜一般有一系列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並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職業。
間諜刺探情報的方式數不勝數。歸結起來,主要是窺視、照相、竊聽、套問等四種:
①窺視。即現場直接觀察敵人的情況,獲得各種重要的情報。窺視的前提是靠近觀察目標。而這些目標往往是戒備森嚴的。為了接近這些目標,有時間諜不得不象演員那樣精心扮演一個與目標無關的角色。例如,一名英國間諜為了走進德國軍事禁區去觀察火力配置情況,把一瓶白蘭地全部倒進大衣口袋裡。當被哨兵發現時,他便裝作一個爛醉如泥的酒鬼。敵人看著他滿身酒氣,連衣服都被酒浸濕了,就把他放了。他就這樣瞞過了敵人,看清了軍事設施的情況,完成了刺探情報的任務。
②照相。自從照相機問世以來,一直被間諜視為理想的活動工具,經常用來偷拍別國的軍事設施、秘密文件和資料。現在,間諜使用的照相機都是專門設計的。一種是微型照相機。這種照相機體積小,性能好,特別便於間諜使用,有的照相機能把現場的微弱光線增強數千倍,藉助香菸頭的亮光就能拍照。有的照相機可以裝在手錶中,拍攝時連“喀嚓”聲都沒有。有的照相機可以裝在打火機里,當需要拍照時,只需將人氣口的螺絲擰一下,就變成拍攝按鈕,使用十分方便。間諜使用的另一類照相機是紅外照相機,能在黑暗中拍攝照片。
③竊聽。竊聽本是很原始的間諜活動手段。原始的竊聽,一般是隱藏在竊聽目標所在的房間周圍,偷聽從門縫兒、窗縫兒、天窗、管道中傳出來的聲音,或者混在廁所、酒吧、公園的行人中,裝出漫不經心的樣子,留心注意別人的談話。這種原始的方法常常受時間、地點、環境、條件的限制,且容易被察覺,目前已很少採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製造出了許多類似人耳功能的電子竊聽器。電子竊聽器做得很小,可以裝在牆壁、電話、電燈、沙發、椅子裡面,也可以藏在提包、首飾、鋼筆、眼鏡、鮮花、鈕扣、玩具中,甚至可以把竊聽器植入貓、狗的皮下或胃裡。克格勃曾經製造過一種偽裝成航空卡片架的竊聽器。表面上看是法國航空卡片架,實際上,在不到一厘米厚的木質底座內,裝有微型麥克風、竊聽發射機、遙控接收機開關和電池,上面的金屬框架就是發射和接收天線。蘇聯間諜以航空公司職員的身份,以贈送禮物的方式,把這些卡片架送給外國的同行,藉以達到竊聽的目的。
從國際間諜鬥爭的形勢看,策反的對象越來越集中到軍政要員和諜報人員身上。對這些人進行策反雖然比較困難,但一旦策反成功,其價值相當可觀。
有些國家間諜機關在策反方面有時是不擇手段的。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都會使用。主要是:①色情引誘——利用色情間諜,誘使其上鉤,然後抓住對方的把柄,迫其就範;②金錢收買——抓住人們愛錢貪財的心理或者急需用錢的時機,許以重金,達到策反目的;③訛詐威脅——抓住策反對象的弱點或過失進行威脅訛詐,迫使其為自己服務;④政治攻心——利用策反對象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思想傾向作為突破口,展開政治攻心戰,使之倒戈。
刺探。派遣間諜滲入敵國或敵軍陣地刺探情報,這一傳統手法至今仍然是獲取情報的重要方法。無論現代技術如何發展,也不能代替常規間諜,尤其是探測對方政治、軍事意圖方面的情報,更離不開常規間諜。70 年代以來,國際上派遣間諜進行情報活動呈明顯上升趨勢。一些派駐國外的間諜情報人員,利用各種身份作掩護,配備現代化的通信聯絡工具,大肆進行情報刺探活動。
進行情報刺探活動的間諜,一般均有官方或非官方的掩護身份,否則就無法保守間諜活動的秘密,維護間諜的人身安全。所謂官方掩護,就是讓間諜有一個正式的職位,為間諜在駐在國活動提供合理的理由和合法的身份,從而掩蓋其間諜面目。非官方身份的掩護要比官方身份的掩護困難得多。這種間諜必須以一個地地道道的外國公民或移民的形象生活在異國,所以,必須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完善其掩護身份,大多還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有的甚至還要進行整容手術,以免被外國反間諜機構認出。這樣的間諜一般有一系列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並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職業。
間諜刺探情報的方式數不勝數。歸結起來,主要是窺視、照相、竊聽、套問等四種:
①窺視。即現場直接觀察敵人的情況,獲得各種重要的情報。窺視的前提是靠近觀察目標。而這些目標往往是戒備森嚴的。為了接近這些目標,有時間諜不得不象演員那樣精心扮演一個與目標無關的角色。例如,一名英國間諜為了走進德國軍事禁區去觀察火力配置情況,把一瓶白蘭地全部倒進大衣口袋裡。當被哨兵發現時,他便裝作一個爛醉如泥的酒鬼。敵人看著他滿身酒氣,連衣服都被酒浸濕了,就把他放了。他就這樣瞞過了敵人,看清了軍事設施的情況,完成了刺探情報的任務。
②照相。自從照相機問世以來,一直被間諜視為理想的活動工具,經常用來偷拍別國的軍事設施、秘密文件和資料。現在,間諜使用的照相機都是專門設計的。一種是微型照相機。這種照相機體積小,性能好,特別便於間諜使用,有的照相機能把現場的微弱光線增強數千倍,藉助香菸頭的亮光就能拍照。有的照相機可以裝在手錶中,拍攝時連“喀嚓”聲都沒有。有的照相機可以裝在打火機里,當需要拍照時,只需將人氣口的螺絲擰一下,就變成拍攝按鈕,使用十分方便。間諜使用的另一類照相機是紅外照相機,能在黑暗中拍攝照片。
③竊聽。竊聽本是很原始的間諜活動手段。原始的竊聽,一般是隱藏在竊聽目標所在的房間周圍,偷聽從門縫兒、窗縫兒、天窗、管道中傳出來的聲音,或者混在廁所、酒吧、公園的行人中,裝出漫不經心的樣子,留心注意別人的談話。這種原始的方法常常受時間、地點、環境、條件的限制,且容易被察覺,目前已很少採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製造出了許多類似人耳功能的電子竊聽器。電子竊聽器做得很小,可以裝在牆壁、電話、電燈、沙發、椅子裡面,也可以藏在提包、首飾、鋼筆、眼鏡、鮮花、鈕扣、玩具中,甚至可以把竊聽器植入貓、狗的皮下或胃裡。克格勃曾經製造過一種偽裝成航空卡片架的竊聽器。表面上看是法國航空卡片架,實際上,在不到一厘米厚的木質底座內,裝有微型麥克風、竊聽發射機、遙控接收機開關和電池,上面的金屬框架就是發射和接收天線。蘇聯間諜以航空公司職員的身份,以贈送禮物的方式,把這些卡片架送給外國的同行,藉以達到竊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