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侄子的皇后倒是懷了孕,但那是遺腹子,如今還揣在肚子裡,是男是女都不敢肯定。

  神宗不得不被趕鴨子上架,臨時成了大啟之主。他如今登基不過數月,對相關業務很是苦手,萬分的不熟,也不想熟練。他還一心熱烈期盼著侄媳能給他生個大胖侄孫,這樣他才好早日退位,物歸原主呢。

  等司天監的老爺子如寒風中跳躍的燭火,觳觫著分析了一籮筐後,專門給神宗做交替翻譯的內侍,就上了前,附耳道:“回官家,依著劉大人的意思,這是妖星,是凶兆,是上天在預警人間的帝王,兵禍將至。”

  簡而言之,大啟要完。

  神宗暗罵一聲,賊老天這個親戚可真不地道,這預警敢再晚點嗎?大啟難道還不夠清楚他們都被西北方那幾個善戰的“鄰居”欺負成什麼逼樣了?

  大啟自建國以來,國際形勢就比較嚴峻,不僅繼承了前朝的民不聊生,還繼承了前朝在外交方面的一筆筆爛帳。雖然大啟明面上掌握著中國*的土地,實則卻是群狼環伺,如孩提抱金,誰見了都流口水。

  更不用說大啟建國才幾十年,卻已經接二連三的死了四任皇帝,每上任一個勵精圖治的,那必然就逃不脫橫死的命運。

  特!別!喪!

  “可有破解之法?”神宗大腹便便,雙目炯炯,看著眼前被連夜召集的群臣,就差激動的說出要不朕來個大赦天下,再寫個罪己詔,用退位來對老天爺表達一下認慫之情?好求他放過咱們大啟?

  司天監的某個小官突然抖了個機靈,想到了《淮南子》上宋景公是如何解決熒惑的故事。

  一步上前,躬身對神宗建議:“熒惑,天罰也,禍當君,可移於宰執。”

  這話的意思很簡單,熒惑這玩意就和轉帖詛咒似的,可以試著把針對皇帝的災禍,轉移給宰執,也就是當朝宰相。

  宰執又招誰惹誰了呢?神宗大驚,他還等著退位呢。於是連連搖頭。

  小官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再進一步,道:“可移於民。”

  也可以轉嫁給百姓。

  “那就更不行了!”神宗大呼不可,這回是真急了。

  老聞家祖上三輩兒貧農,一直安生的窩在鄉下種地,要不是實在過不下去了,也不會舉起造反的大旗。太祖生前便時常強調,要愛民如子、如手足,哪個不孝的狗東西膽敢學那衙內紈絝,定鞭下不饒!

  一想起自家親爺虎虎生威的鞭術,神宗就腿肚子打轉。

  這回不只是小官的眼睛亮了,其他朝臣也跟著湊起了熱鬧。神宗和太祖一樣,文化水平不高,這是天下皆知的。換言之,神宗不可能看過《淮南子》,也不太可能知道宋景公的三不忍。那如今這一切的發生就是天意啊!他們順水推舟的問下去,說不定禍事便解決了呢。

  “可移於歲。”眾臣齊聲,氣壯山河。

  這樣的聲勢反倒是嚇了膽子本就不大的神宗一跳。待他回神,他的身體還牢牢的坐在龍椅上,但頭上的長翅帽卻歪了,他不得不左扭右歪的扶了又扶,卻始終擺不正。一如他這個人,哪怕穿著如火的龍袍,心裡也沒那個真當了九五的底氣,連微笑里都好像透著一股力不從心。

  “歲”就是歲政稅收,神宗偏琥珀色的眼睛骨碌轉了一下。

  嚇的群臣跟著猛地揪起了心,這馬上就要能完成第三次不忍了,官家怎麼能不按照套路出牌?!

  幸好,神宗只是多想了想,很快便想明白了,稅收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把熒惑轉嫁給歲政,其實還是轉嫁給了百姓,那肯定還是要被太祖抽鞭子的。

  “不行不行。”

  宋景公的三不忍總算齊活兒!朝臣們一起鬆了一大口氣。《淮南子》上的故事便是如此,熒惑來了,巫祝給宋景公出了三個轉嫁禍事的主意,宋景公都因不忍而拒絕了,反倒是救了國家一命。

  如今原景重現,神宗雖然不怎麼好學,但至少心是老聞家一脈相承的仁善,這禍事肯定能破!

  看著一個個激動到熱淚盈眶的老臣,神宗依舊稀里糊塗,不明白怎麼就破了?破什麼了?

  幾日後,隨著從江左發來的金字牌疾腳遞,神宗自認為總算找到了不用擔心“熒惑守心”的真正理由。

  ——就在熒惑出現的當晚,一大星直直的朝著鳳凰山東麓砸了過去。火光照天,遠近皆可見。而謝世子在江左的宅邸,就建在鳳凰山。那天石偏正正好的,砸到了大晚上不睡覺、出門瞎溜達的謝世子頭上。

  神宗私心想著,這不就是把熒惑轉嫁到了謝世子身上嗎?

  謝世子,本名謝介,年不過十五,是鎮國大長公主和駙馬唯一的兒子。

  而鎮國大長公主就是一手把神宗拉扯大的女兄。神宗對這位如母的大女兄是又愛又怕,說不清楚心裡的五味陳雜。

  在聽說自家外甥至今還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後,神宗就被愧疚折磨了起來。他以為這是那些老臣背著他自作主張搞得鬼,害了謝介。再一聽到鎮國大長公主進宮覲見的消息,神宗徹底慌了神,覺得那從朱雀門一直傳到福寧宮的通報,就像是一道道催命符,他活不了了。

  鎮國大長公主一身石榴羅裙,紅華曼理,遺芳酷烈。明明年紀大的可以做神宗的親娘了,但精心保養的雍容,看上去卻比平日裡憊懶慣了的神宗還要年輕不少。

  甫一進殿,大長公主就和進了自己家沒什麼區別。這也與太祖立下的規矩有關,在自家人面前,太祖從不稱朕,也沒什麼話本里的父皇、兒臣的叫法,就是爺、爹、哥。以前在鄉下什麼樣,搬入大內之後就還是什麼樣。

  神宗已經習慣成自然,從未想過要改變。哪怕他已經是皇帝了,他也還是特別怕他的大女兄。在遣退內侍後,神宗親自給大長公主斟了茶,希望她能緩口氣再罵。

  “我就豚兒一個兒子,你就豚兒一個外甥,你必須救他。”大長公主這回沒罵人,她顧不上。

  “救救救!”神宗一副“誰不救,他就跟誰急”的誠懇模樣。

  “我要翰林醫官院最好的和安大夫去給我兒治病救命。”和安大夫是大啟醫官里最高的官階,專門給皇帝、皇后瞧病。

  “給給給!”不只給一個,神宗早在他女兄還沒進宮前,就已經準備把醫官院裡閒著的大小醫官,都一併打包發往江左了。還留下了皇帝總愛對醫官說的話——治不好他,朕讓你們統統給他陪葬!

  “我要你陪我親自回江左探望!”

  “去去……啥?”

  作者有話要說:  謝介:這章的一句話簡介應該是——總而言之我有一個超厲害的娘,哈哈哈哈哈。

  前後兩章的皇帝不同,不是bug哦,文中有寫,男主救過的表哥仁帝新喪,只有一個遺腹子,所以小舅神宗被迫登基。

  PS:中國*:這個指代國家的名詞宋朝就有了,恩。

  女兄*:姐姐。

  官家*:宋代對皇帝的稱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