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推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人組成書記處。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中國共產黨“七大”在延安隆重召開。這時中國共產黨已擁有一百二十一萬黨員。中國共產黨“七大”是中國共產黨黨史上頭一回規模盛大的代表大會。大會由毛澤東作政治報告,劉少奇作修改黨章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周恩來作關於統一戰線的重要發言,顯示了“毛、劉、朱、周、任”體制,顯示了中國共產黨有了第一代成熟的領袖和穩定、團結的核心。“七大”為中國共產黨奪得全國勝利作了準備。

  中共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為中共中央秘書長,李富春為中共中央副秘書長。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中國共產黨“八大”在北京舉行。此時中國共產黨黨員躍增至一千零七十三萬。

  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鄧小平作修改黨章報告,周恩來作第二個五年計劃報告。“八大”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今後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大會還著重提出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繫。

  中共八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為副主席,鄧小平為總書記。

  此後,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八屆五中全會增選林彪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副主席。從此,林彪在中國共產黨中央的地位日益重要。

  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至二十四日,在“文革”高潮中,中國共產黨“九大”在北京召開。此時中國共產黨黨員約為二千二百萬。毛澤東主持大會。林彪作政治報告,強調“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破天荒地把“林彪同志是毛澤東同志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載入黨章。

  中共九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林彪成為唯一的副主席。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中國共產黨“十大”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黨員發展到二千八百萬。毛澤東主持大會,周恩來作政治報告,王洪文作修改黨章報告。“十大”重申“九大”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是正確的,但開展了對林彪集團的批判。

  中共十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為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除包括主席、副主席外,還有朱德、張春橋、董必武。

  一九七五年一月八日至十日,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增選鄧小平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同意李德生辭去中國共產黨中央副主席之職。

  第八部分:錘鍊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曆程 3

  一九七六年四月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關於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和《關於華國鋒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的決議》。

  歷史到了急轉彎的時刻。一九七六年十月七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舉行緊急會議,揭發、批判了江青集團,從此結束了十年“文革”。會議通過《關於華國鋒同志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決定》,提請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予以追認。

  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大”在北京召開。這時,中國共產黨擁有三千五百多萬黨員。華國鋒作政治報告,主旨是批判“四人幫”,號召在二十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葉劍英作修改黨章報告。鄧小平致閉幕詞。

  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華國鋒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為副主席。

  政治局常委由主席、副主席組成。

  著名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開。這是一次被譽為撥亂反正的歷史性會議。會議著重批判了“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是華國鋒繼續堅持“左”傾錯誤而提出的方針),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口號,堅決平反冤假錯案,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里程碑式的會議,被譽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經過這次全會,鄧小平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日,中國共產黨“十二大”在北京召開。此時黨員已近四千萬。鄧小平致開幕詞,胡耀邦作政治報告,李先念致閉幕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