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在肅託運動中,劉仁靜受到過批判,一度得了精神病。
在“文革”中,劉仁靜被捕,從一九六六年關押至一九七八年。最初被關押在秦城監獄。這消息傳進毛澤東的耳朵。毛澤東說,有些老托派,像劉仁靜,不要關了吧。於是,劉仁靜就從秦城獄中被釋放。不過,有關部門不敢把他放回家,怕紅衛兵會成天斗他。於是,在別的監獄裡找了間房子,讓他單獨住,可以看書、看報。每月可以進北京城一趟。進城時給他專門派車,由專人陪送。
後來,竟把劉仁靜調到少年犯管教所里看管果樹!
一九七八年,劉仁靜獲得人身自由,回到家中。這時,他已七十六歲,垂垂老矣。不過,他的身板還硬朗。與妻子、兒子一起生活,安度平靜的晚年。
一九七九年之後,劉仁靜成了唯一健在的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許多黨史研究者不斷來訪,給他寂寞的晚年增添了幾分工作的歡樂。不過,回首往事,他常常恍若隔世。
一九八一年“七一”前夕,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中國新華社記者走訪劉仁靜,特地發了專稿《訪問劉仁靜》。文中記述了劉仁靜關於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回憶之後,也寫了他如何參加托派活動。在結尾處寫道:
“……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才如夢初醒,拋棄反動立場,站到人民方面來。從一九五一年到現在,他一直在人民出版社從事翻譯工作,翻譯了十幾部重要的文獻資料和著作。
“劉仁靜深有感觸地說:‘共產黨對我仁至義盡,不管我犯了多大的錯誤,還是沒有拋棄我,給了我生活的出路。’”
劉仁靜的專訪見報以後,來訪者更多了。
一九八六年底,劉仁靜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這時,他已八十四歲,但身體相當不錯。
一場意想不到的災禍,在一九八七年八月五日清晨降臨。
照例,那天五點鐘,劉仁靜持劍下樓。他住的宿舍大樓緊靠馬路邊。他每日清早都持劍橫穿馬路,來到對面的北京師範大學操場舞劍,真可謂“聞雞起舞”。
那天他穿著白府綢襯衫,衣袋裡放著北京師範大學出入證。頭髮稀疏,已經灰白。
清早行人稀少,公共汽車的行駛速度很快。劉仁靜橫穿馬路時,一輛二十二路公共汽車飛快駛來。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子撞倒了劉仁靜,他頓時顱骨碎裂,當場死去。
一位鄰居認得他,急急攔車,直送不遠處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六二醫院搶救。
喧叫聲驚醒了劉仁靜的兒子和妻子,他們從窗口朝下一看,明白了發生什麼事,匆匆奔下樓,奔往醫院。
一到醫院,劉仁靜已咽氣。打了強心針也毫無效果。終年八十五歲。
人民出版社和國務院參事室為劉仁靜開了追悼會。會上沒有悼詞。
《人民日報》為劉仁靜去世發了簡短的消息。
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他屬局級幹部,安放在骨灰盒架子最下面的一層。
第八部分:錘鍊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曆程 1
毛澤東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曾作過如此評價:
“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孫中山也提倡‘以俄為師’,主張‘聯俄聯共’。總之是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唯心歷史觀的破產》,《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一五一四頁,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對於中國漫長的歷史而言,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確實是不平常的一周。這一周使“中國改換了方向”,是中國現代史上“紅色的起點”。
雖說那十五位出席中國共產黨“一大”的代表,在離開李公館那張大餐桌之後,人生的軌跡各不相同,有人成鋼,有人成渣,然而,中國共產黨卻在八十多年間,從最初的五十多個黨員發展到今日擁有六千七百多萬黨員。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第一大黨,也是世界第一大黨。在蘇聯解體之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人數,占世界共產黨黨員總數的一半以上。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中國共產黨成為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
如今,每二十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就成年人而言,則每十五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
八十多年間,中國共產黨確實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到今日燎原之勢。這清楚地表明,八十多年前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館所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一大”,雖只十五個人出席,卻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都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迄今,中國共產黨已召開過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初的“頻率”差不多每年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但是,從中國共產黨“六大”之後,間隔了十七年,才開中國共產黨“七大”。然後,又間隔十一年,召開中國共產黨“八大”。再隔十三個年頭,召開中國共產黨“九大”。此後,轉為正常的“頻率”,即四年左右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文革”中,劉仁靜被捕,從一九六六年關押至一九七八年。最初被關押在秦城監獄。這消息傳進毛澤東的耳朵。毛澤東說,有些老托派,像劉仁靜,不要關了吧。於是,劉仁靜就從秦城獄中被釋放。不過,有關部門不敢把他放回家,怕紅衛兵會成天斗他。於是,在別的監獄裡找了間房子,讓他單獨住,可以看書、看報。每月可以進北京城一趟。進城時給他專門派車,由專人陪送。
後來,竟把劉仁靜調到少年犯管教所里看管果樹!
一九七八年,劉仁靜獲得人身自由,回到家中。這時,他已七十六歲,垂垂老矣。不過,他的身板還硬朗。與妻子、兒子一起生活,安度平靜的晚年。
一九七九年之後,劉仁靜成了唯一健在的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許多黨史研究者不斷來訪,給他寂寞的晚年增添了幾分工作的歡樂。不過,回首往事,他常常恍若隔世。
一九八一年“七一”前夕,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中國新華社記者走訪劉仁靜,特地發了專稿《訪問劉仁靜》。文中記述了劉仁靜關於中國共產黨“一大”的回憶之後,也寫了他如何參加托派活動。在結尾處寫道:
“……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才如夢初醒,拋棄反動立場,站到人民方面來。從一九五一年到現在,他一直在人民出版社從事翻譯工作,翻譯了十幾部重要的文獻資料和著作。
“劉仁靜深有感觸地說:‘共產黨對我仁至義盡,不管我犯了多大的錯誤,還是沒有拋棄我,給了我生活的出路。’”
劉仁靜的專訪見報以後,來訪者更多了。
一九八六年底,劉仁靜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這時,他已八十四歲,但身體相當不錯。
一場意想不到的災禍,在一九八七年八月五日清晨降臨。
照例,那天五點鐘,劉仁靜持劍下樓。他住的宿舍大樓緊靠馬路邊。他每日清早都持劍橫穿馬路,來到對面的北京師範大學操場舞劍,真可謂“聞雞起舞”。
那天他穿著白府綢襯衫,衣袋裡放著北京師範大學出入證。頭髮稀疏,已經灰白。
清早行人稀少,公共汽車的行駛速度很快。劉仁靜橫穿馬路時,一輛二十二路公共汽車飛快駛來。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子撞倒了劉仁靜,他頓時顱骨碎裂,當場死去。
一位鄰居認得他,急急攔車,直送不遠處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六二醫院搶救。
喧叫聲驚醒了劉仁靜的兒子和妻子,他們從窗口朝下一看,明白了發生什麼事,匆匆奔下樓,奔往醫院。
一到醫院,劉仁靜已咽氣。打了強心針也毫無效果。終年八十五歲。
人民出版社和國務院參事室為劉仁靜開了追悼會。會上沒有悼詞。
《人民日報》為劉仁靜去世發了簡短的消息。
他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他屬局級幹部,安放在骨灰盒架子最下面的一層。
第八部分:錘鍊中國共產黨八十多年曆程 1
毛澤東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曾作過如此評價:
“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孫中山也提倡‘以俄為師’,主張‘聯俄聯共’。總之是從此以後,中國改換了方向。”《唯心歷史觀的破產》,《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一五一四頁,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對於中國漫長的歷史而言,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確實是不平常的一周。這一周使“中國改換了方向”,是中國現代史上“紅色的起點”。
雖說那十五位出席中國共產黨“一大”的代表,在離開李公館那張大餐桌之後,人生的軌跡各不相同,有人成鋼,有人成渣,然而,中國共產黨卻在八十多年間,從最初的五十多個黨員發展到今日擁有六千七百多萬黨員。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第一大黨,也是世界第一大黨。在蘇聯解體之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人數,占世界共產黨黨員總數的一半以上。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中國共產黨成為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
如今,每二十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就成年人而言,則每十五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中國共產黨黨員!
八十多年間,中國共產黨確實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到今日燎原之勢。這清楚地表明,八十多年前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館所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一大”,雖只十五個人出席,卻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都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迄今,中國共產黨已召開過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初的“頻率”差不多每年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但是,從中國共產黨“六大”之後,間隔了十七年,才開中國共產黨“七大”。然後,又間隔十一年,召開中國共產黨“八大”。再隔十三個年頭,召開中國共產黨“九大”。此後,轉為正常的“頻率”,即四年左右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