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不敢有此念!”夏元吉面不改色地道,“只是臣不願見到百姓生靈塗炭,不願見到永樂盛世被陛下親手斷送!”

  “混帳東西!”永樂終於爆發了!他一把抓起御案上的奏本,對準夏元吉的腦袋狠狠砸去,邊砸邊憤怒地咆哮道:“朕之行事,豈容爾指手畫腳?爾不願當官,就給朕滾回老家種地!”說完,他尤嫌不解恨,當即“呸”地一聲,朝地上狠狠吐了口濃痰,恨恨罵道:“殺不盡的建文奸臣!”

  奏本的折角正擊中夏元吉的額頭,一股鮮血順著夏元吉的臉頰汩汩流下,顯得十分恐怖。夏元吉早已悲憤難當,再當從永樂口中聽到“殺不盡的建文奸臣”一句,他更是全身冰涼:他夏元吉辛辛苦苦二十年,為永樂盛世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可到頭來,在皇上內心深處,自己仍是個背棄舊主,貪生怕死的“貳臣”!一時間,悵然、羞愧、悔恨、憤慨,各種苦辣滋味一起湧上心頭,夏元吉心如死灰。他抬起頭,望著永樂那張熟悉而又陌生的臉,半晌方冷冷一笑,道:“皇上好大喜功,秦、隋覆轍,恐又將見於我大明矣!”

  永樂的臉一下變成了醬紫色。他指著夏元吉,嘴唇哆哆嗦嗦了老半天,方憤怒地一揮手臂,大聲叫道:“來人!把這無君無父的王八給朕下人詔獄!命狗兒和貫義嚴加拷問!”

  馬雲急匆匆跑了房中,聽得永樂此言,頓時一愣。永樂見狀,眉頭一提,大喝道:“還愣著做什麼?爾也想去詔獄麼?”

  馬雲渾身一顫,不敢再說,趕緊向門外招了個手,旋即兩名強臂內官,拽住夏元吉的雙臂,將他拖了出去。

  夏元吉出去後,永樂氣猶未平,站在案後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氣。方賓他們幾個戰戰兢兢地站在屋內,一口大氣都不敢出。

  過了好久,永樂才從對夏元吉的憤怒當中恢復。他抓起案上的冷毛巾抹了把臉,然後將它狠擲於地,面色猙獰地對三個仍在殿中的大臣道:“還有爾等,竟敢串通一氣,聯合逼宮!”說著,他又指著方賓,道,“這奏本是爾所擬,想來這聯名上書一事也是爾之傑作!身為本兵,不思破敵之策,反倒鼓譟罷兵!爾也配當我大明的兵部尚書?”

  三位大臣早已嚇得面如土色,聽得永樂發怒,只跪在地下不斷磕頭;方賓本被永樂指名道姓的怒罵,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幾乎就要暈厥過去!

  永樂罵了一陣,正想再說什麼,忽然覺得雙腿膝關節處一陣酸痛——想來是風寒的毛病又犯了。無奈之下,永樂只得重新坐回龍椅上,怒氣沖沖地大手一揮,道:“都給朕滾出宮去,聽候發落!”

  三位大臣驚慌失措地逃出乾清宮。不一會兒,高熾、瞻基還有三位閣臣又步履匆匆地進入御書房。他們都是聽聞夏元吉被下詔獄的消息後,趕來勸解的。一群人正圍著永樂說得起勁,忽然狗兒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道:“皇爺,不好了,方大人懸樑自盡了!”

  “什麼!”屋內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半晌,永樂方回過神,怔怔問道:“他為何自盡!”

  “聽他家裡人說,方大人一回府,便失魂落魄地叨咕說陛下抓了出頭的夏大人,遲早也會抓他這個挑頭的主謀,說著說著就進了書房,再也沒出來。下人發覺不對,闖進去一看,方大人已經在樑上吊著了……”

  十

  方賓的死,還有夏元吉的下獄,對滿朝大臣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大家在暗自嘆息的同時,也對天威難測的永樂愈發畏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臣子們在上朝時皆噤若寒蟬,生怕稍一疏忽,惹怒了這位心意難測的老皇爺,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朝臣們心存畏懼,永樂的內心也不平靜。方賓死後,永樂時時回憶起當日御書房內發生的種種,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態度和做法。在思考許久過後,永樂終於有了主意。

  冬至過後的一天,永樂召來瞻基,祖孫二人分乘輿駕出玄武門,去向皇城北的萬歲山。抵達山腳下後,永樂命從人在原地等候,自己則領著瞻基一起登上了山頂。

  萬歲山在元代時便有之,當時尚只是一個土丘。到永樂正式營建北京城時,將開挖護城河所得之淤泥堆積於此處,逐漸就形成了一座小山。萬歲山位於玄武門北、北安門南,是皇宮大內的“鎮山”。在山頂眺望,偌大個北京盡收眼底,是京城觀景的絕佳之所。登山途中,永樂雙眉緊鎖,一言不發,瞻基見狀,也不敢吭聲,只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皇爺爺,順著階梯步步上爬。

  片刻功夫過去,祖孫二人等到山頂。永樂向南俯瞰,紫禁城內壯麗雄偉殿宇樓閣,在此時顯得無比渺小。永樂注目一陣,回過頭,和藹地對瞻基道:“基兒,這北京城如何?”

  瞻基湊上前張望一陣,笑道:“宏大規整,正是帝都氣象!皇爺爺為我大明選的好京城!”

  永樂微笑著點了點頭,旋找了個石凳坐下,又命瞻基在自己身邊坐了,方嘆口氣道:“可惜你父親不喜歡這裡!”

  瞻基臉上笑容一窒。登上之時,他已預感到今天皇爺爺召他肯定是有事要談,只不知道所談何事。這時見他提起父親高熾,又說父親不喜歡北京,他頓時有些緊張,忙欲為高熾辯解:“父親殿下也並非不喜歡北京。只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