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等居心?”

  “不臣之心!”話已出口,楊榮也不再忌諱,“據沈文度供詞,其走私精鐵自永樂九年末始,自去年末方止。此二年間,瓦剌叛逆之心日甚,陛下北伐之意亦與日俱增!紀綱身為緹帥,於此二節皆瞭然於心,但其仍肆無忌憚地指使沈文度走私精鐵,以紀綱為人,不至於如此利慾薰心!而且這些精鐵,全部被瓦剌鍛造成鐵甲,裝備鐵騎。但在之前與韃靼的征戰中,卻又從未使用,直到這次忽蘭忽失溫之戰,鐵騎才被用作奇兵殺出,而目標又直指陛下!馬哈木能做如此安排,背後必有高人指點!而從紀綱不顧滅族風險向他大肆賣鐵一事看,這位高人保不准就和他有關!”

  聽楊榮侃侃道來,狗兒和兩位閣臣皆面如土色,永樂卻是滿臉猙獰。待楊榮說完,永樂皮笑肉不笑地又道:“爾之言不無道理!但紀綱不過是個錦衣緹帥,就算害死了朕,難不成他還能搶過龍椅來座?”

  楊榮渾身一震。他知道永樂言中所指。不過此節干係太大,他雖然心明如鏡,但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便只乾笑一聲道:“此非臣所能臆測!請陛下恕罪!”

  永樂的喉嚨里發出一陣奇怪的笑聲。殿內的朝臣們聽在耳里,均覺一股寒流從脊樑冒出,額頭上也都滲出一層冷汗。

  半晌,永樂才止住了笑,旋冷冷地道:“狗兒留下,你們三個先道乏吧!今日之事,出去後不要再提!”

  “阿!”三位大臣如蒙大赦,趕緊叩首告退。

  從永樂寢宮出來,三位朝臣的心情頓時舒緩許多。在出宮的路上,楊榮回顧剛才發生的種種,心裡忽然明白了什麼,口中咕噥一句道:“陛下的帝王心術好生了得!”

  楊榮的聲音不大,但走在他身旁的金幼孜和夏元吉卻都已聽見。二人遂停下腳步,問道:“勉仁此言何意?”

  楊榮見左右無人,遂壓低聲調對金幼孜和夏元吉道:“漠北大捷當晚,我等便在陛下面前提及了沈文度和紀綱的關係。當時陛下雖未置一詞,但想來心中卻已明白這走私或與紀綱有關!皇上先是派狗兒在露布送抵南京之前秘密捉拿沈文度,這是要有意避開紀綱耳目。隨後沈文度外出,狗兒前往福建追捕,又隔了三天太子才發布大捷消息,並同時大張旗鼓地查抄沈家,這無疑是要告訴紀綱:朝廷並未捕獲沈文度。但實際上,此時的狗兒已經搶得了先機,把沈文度擒到了手。而紀綱還蒙在鼓裡!”

  “只是……”金幼孜不解地道,“既然是密捕沈文度,那為何還要讓太子在南京發什麼海捕文書?”

  “因為陛下所惦記者,不僅僅只是紀綱!”楊榮頓了一頓,小聲道,“兩位剛才沒聽陛下說嗎?紀綱不過一錦衣緹帥,他害死了皇上,也無可能當皇帝。但漢王可是陛下的嫡次子,這龍椅紀綱不能坐,他卻是坐得的!仆料想,皇上早就懷疑:紀綱真要走私的話,未必只是為了錢財,或許還另有異謀。所以陛下在要擒拿沈文度,以證明紀綱是否參與走私的同時,還想知道,如果紀綱牽涉其間,那一向與他同氣連枝的漢王有沒有參與?為釋此惑,他老人家就用了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見二人仍是一副不明就裡之狀,楊榮便繼續道,“陛下密捕沈文度,是要從他的供詞中,判定紀綱是否是幕後黑手。不是,那萬事俱休;要是,那這天下大搜的布置就可以再一次起到分辨漢王忠奸的作用!漢王若果真謀逆,他得知朝廷搜捕沈文度後,必然寢食難安。畢竟一旦沈文度被擒,紀綱也難逃法網。紀綱落馬,漢王的陰謀自然也會跟著暴露!漢王既知此理,那他就只剩下一條路——搶在沈文度被擒之前,狗急跳牆,拼死一搏!由此,皇上便能驗明其心跡!”說完這裡,楊榮笑笑,道:“當然,若漢王沒有參與,那他自不會關心沈文度之死活,接下來肯定也是老老實實。而皇上由此也就可以認定他並無貳心!”

  聽了楊榮的分析,夏元吉恍然大悟,不由搖頭道:“陛下此計是環環相扣,每步都含著兩手準備,可謂機鋒迭藏。此等謀算,實非常人可及!”

  不過金幼孜仍有一惑不解:“既然皇上懷疑漢王,那在確定紀綱罪惡後,直接把他拿下問個明白不就是了?何必如此麻煩?”

  “謀逆是何等罪名?紀綱就算承認走私,也只會推說是為了錢財,至於謀逆則是萬萬不會認的!他不認,漢王更不會認!如此一來,最多也就只能證明漢王、紀綱參與走私僅僅是為了貪圖錢財。”

  金幼孜道:“就算只是貪圖錢財,以軍國利器資敵,這罪狀也夠他二人死上一百回的了!”

  “換做別人,自是如此。”說到這裡,楊榮嘆口氣道,“可皇上是人啊!要是別人,那不管是謀逆還是貪財,都可以一刀子下去了事。可他是靖難中屢立功勳的漢王!是陛下最寵愛的皇子!皇上對他感情甚深,要僅僅只是貪財,那皇上也許還想放他一馬,但如果是謀逆,那就只能另當別論!正因為漢王和別人不同,所以皇上必須要查明其心跡,才能做最後決斷!”

  “唉……”金幼孜也嘆息著連連搖頭。夏元吉也是一陣感嘆,末了又對楊榮道:“照你說來,漢王是忠是奸,就看接下來的表現了!可要是漢王確有逆謀,但卻偏偏沉得住氣,不露出馬腳,那結果反倒顯出他的忠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