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這一來一回的功夫,明軍向瓦剌本陣又推進了兩里。這時瓦剌緊張了起來。胡人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兵,但面對嚴絲合縫的明軍方陣,不管騎兵速度多快,都無可能打開缺口。而若再任由明軍逼近,到時候連策馬沖陣的距離都不夠了!一旦陷入陣地戰,不通陣法、又以輕騎為主的瓦剌軍士絕不是明軍的對手!

  一陣騷動之後,瓦剌本部又起了變化。永樂遙遙望見,一些瓦剌騎兵已將自己備用的戰馬牽到了身邊,與自己坐下戰騎勾連到一起。

  “韃子要逃!”永樂立刻警覺起來。與以農耕為業的漢人不同,蒙古人遊牧為生,部落里馬比人還要多,但有征戰,每個韃子騎士都會帶上一兩匹備用戰馬,如此不管是在衝殺還是亡命時都可以輪番調換,以保證馬力不墮。但如果是要衝殺,完全沒必要勾住戰馬,每次衝鋒回來,直接在本陣換騎便可;此時瓦剌戰士將馬勾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他們準備撤退,將這些馬勾住,方能確保其在逃亡途中不會離散。

  “絕不能讓韃子跑了!”永樂心中頓時焦急起來。這茫茫草原,一旦瓦剌逃脫,明軍根本無處可覓其蹤。雖然只要明軍繼續掃蕩下去,攪亂韃子的夏秋遊牧,同樣可以重挫瓦剌實力,但既然瓦剌主力已近在眼前,永樂又豈能讓煮熟的鴨子就這麼飛掉?想到這裡,永樂當即對身旁的瞻基和中軍主將——武安侯鄭亨道:“爾二人督陣,朕率御營鐵騎出擊!”

  “皇爺爺!”瞻基大驚,趕緊勸道,“敵勢未損,您不可犯險!”

  “少囉唆!”永樂不容置疑地道,“朕先率鐵騎纏住馬哈木和答立巴,免得他們逃跑!不過兩三里地,爾等頃刻間就能趕到,誤不了事!”說完,他抽出佩劍,率著三千御營健兒呼嘯著衝出大陣,向山崗上的答立巴和馬哈木殺去!

  眼見永樂親自殺來,山崗上的瓦剌中軍愈發混亂。馬哈木指揮一群精悍騎士衝下山崗,將迎面而來的明軍截住。永樂親軍是清一色的精裝重甲,而瓦剌騎兵則有俯衝之利,兩方人糾纏在一起,殺得是難解難分!

  見永樂殺出,瞻基無可奈何,只得命旗官搖旗,命各陣提高行軍速度。隨著將士腳步的加快,明軍嚴整的方陣出現了些許縫隙,原本還驚惶失色的瓦剌將士見了,又恢復了些許勇氣,一些膽子大的頭領已帶著手下將士,重新向明軍發起衝擊!一時間,喊殺聲、哀嚎聲、刀劍撞擊聲、銃炮轟鳴聲震天響起,天空中到處瀰漫著血腥的氣息!

  大半個時辰後,廝殺逐漸分出了結果,明軍畢竟勢大,在他們連綿不斷的攻擊下,瓦剌已逐漸顯露出了頹勢。隨著越來越多的騎士落馬,瓦剌的戰線已逐漸向後方推移,與本陣的距離已只有里余之遙!

  山崗上,瓦剌大汗答立巴面如死灰。他雖是元室後裔,但手下無兵無將,連當年的本雅失里都遠遠不如,是個徹頭徹尾的傀儡大汗!眼見明軍越殺越近,他心中無比恐慌,可又不敢退避,只能可憐巴巴地望著身旁的國師馬哈木!

  馬哈木倒是一臉鎮定。剛才的戰鬥中,他的左臂挨了一刀,雖沒砍中要害,但鮮血卻汩汩流出,沾滿整個左臂,看得甚為嚇人。眼見明軍距自己所在的崗頂已不足三百步,左右兩翼亦將形成包抄合圍之勢,馬哈木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退兵!全都往後退!”馬哈木用蒙語大喊,隨即調轉馬頭,飛一般地向後方馳去。答立巴見馬哈木絲毫不理會自己,臉上頓時露出忿恨之色,但也不敢多待,趕緊飛身上馬,跟著馬哈木的腳步飛也似的逃去。

  汗旗一撤,本就處於下風的瓦剌將士更是鬥志全無,爭先恐後地向後方逃去,左右兩翼的太平、把禿孛羅也率著本部向兩側亡命,一陣塵土飛揚過後,大部瓦剌戰士便已逃到兩三里外!

  “唉……”眼見瓦剌大軍脫逃,瞻基發出一聲惋惜的嘆息。只要再多堅持一會兒,明軍左右兩哨的鐵騎就可繞到瓦剌軍陣背後,形成合圍。可就這麼一轉眼的功夫,仍讓他們逃了!

  永樂卻來不及懊惱,眼見瓦剌三王分頭逃命,他立即指著馬哈木奔逃的方向叫道:“御營鐵騎卸甲換馬!輕裝追虜!”

  “皇爺爺!”瞻基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衝上前拉住永樂的馬韁,哀求道:“窮寇莫追,何況卸甲?萬一韃虜反撲,如之奈何?”

  “御營親軍乃天下之冠,何懼韃虜反攻?”永樂一扯馬韁,又叫來旗官傳旨道:“太平和把禿孛羅由朱榮、劉江兩部前鋒追擊,驅其遠離即可!馬哈木是三王之首,朕要親自將其殲滅!”

  瞻基被馬韁帶得一趔趄,趕緊又站穩道:“何勞皇爺爺出馬?孫兒去追馬哈木!孫兒的親軍是皇爺爺親選的,不比御營鐵騎差!”當初瞻基封皇太孫後,永樂命金忠在天下精挑細選了三千名十七到二十歲的強壯健兒,撥給瞻基作隨從。瞻基對這支親隨十分重視,親自到五府請鄭亨等靖難名將精心教導。兩年下來,他們已成為大明首屈一指的精銳之師。

  永樂卻搖了搖頭:“馬哈木勢大,輕騎追擊只能將其纏住,要殲滅還得用五軍主力。在五軍趕到前,親軍必須先撐住!爾之親軍初經戰陣,論耐戰比不得朕的百戰老軍!”見瞻基又要再勸,永樂不耐煩地大手一揮,斥道:“速速退下,再耽擱就來不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