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英卻不明白瞻基的意思。聽得此言,他憨厚地笑道:“俺一個鄉野村夫,一輩子都在這山東地面上討活,去那京城做什麼!能平平安安在這裡終老,就是草民最大的福分。”

  瞻基一笑,也不解釋,轉而對金純道:“既已脫險,眼下最要緊的,便還是勘定河道。時間緊迫,咱們也不回濟寧,直接到開河站暫歇一日,明天便去南旺現場勘察。金大人意下如何?”

  這一天一夜的膽顫心驚,是金純半輩子都未曾經歷過的。他一刻也不想在這裡多待,趕緊點頭稱是。瞻基旋對潘叔正道:“潘大人,煩請您將所擒賊人押回濟寧詳加審訊,並留一部衙役隨我赴開河站!”

  潘叔正趕緊道:“殿下,濟寧衙役不太多,為保殿下安全,還請允臣行文兗州府,從任城衛調一部軍士前來護衛如何?”

  經此一事,瞻基身份已經曝光,想再不驚動地方官府也不可能,而且他也怕賊寇去而復來,遂點頭道:“可以,爾即刻行文,命他們直接趕去開河站!”

  “是!”潘叔正應諾,隨即找了塊乾淨石頭,趴在上頭開始擬文。瞻基他們則站著閒聊了會,待一切妥當,眾人遂在濟寧衙役的保護下走出樹林,上馬向開河站而去。

  十

  到開河站之後,瞻基他們歇息半日,到傍晚時,得到消息的任城衛指揮使親率二百騎兵匆匆趕至,潘叔正這才向瞻基告辭,率衙役押著俘虜回濟寧。到第二日早上,奉旨協辦河工的都督僉事周長也終於抵達濟寧,並一起趕到開河站與瞻基一行會和,宋禮也從東平趕了過來。一班人馬齊聚,瞻基精神大振,帶著大家一起來到南旺。抵達南旺後,瞻基登高一望,見地勢果如白英所說,心中頓有了底。接下來,大家在南旺逗留二日,將當地地理詳細描繪成圖,隨即又在白英的指引下一路北行,將預計中的新河河道全部勘定。到二月二十日,瞻基帶著大家精心擬定的治河方案,在藺芳的陪同下暫別山東,回京向皇祖父永樂述職。

  南京這邊,永樂已經得知了瞻基在山東遭劫的消息。瞻基所乘渡船剛在三山門外碼頭靠岸,江保便就過來傳旨,命他即刻進宮見駕。瞻基跟藺芳簡單交待兩句,便帶上記載著方案的奏本隨江保進宮。

  進入乾清宮御書房,永樂已經等候多時。待瞻基行完禮,永樂招招手,讓他走到自己身前,仔細打量了一遍,方笑道:“黑了,瘦了,不過卻也精神許多。看來這次山東之行,對爾磨礪非小!”

  見皇祖父這麼關心自己,瞻基心頭一熱,隨即笑道:“皇爺爺說的是。這次去山東,孫兒眼界大開,閱歷廣增,這是在宮中讀再多書也找不來的!”

  永樂哈哈大笑,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被梁山賊寇打劫,這種經歷當然是書里給不了的!不過此事中爾臨危不亂、應對有方,最終化險為夷,這份膽略和機敏殊為難得!由此可見,爾雖長年居於深宮,但卻未染頹靡之氣,對此朕甚感欣慰!”

  得到永樂這個評價,瞻基心中喜不自勝,不過外表仍一派謙恭:“孫兒自小便追隨皇爺爺左右,耳濡目染之下,自然獲益匪淺。這次能夠成功脫險,說到底還是皇爺爺平日教導有方!”

  “朕可沒教爾被賊人打得四處躲藏!”永樂又是大笑,然後又鄭重道,“這次遭劫,到底是怎麼回事?先前山東布政司已有本呈上,但所述甚為簡略。爾既已回宮,便將這前後經過詳細道來!”

  “阿!”瞻基拱手一揖,隨即將經過全盤托出。在講到聽見賊寇頭領在懸崖邊對話一節時,瞻基尤為細心,連二人的語調都刻意模仿了出來。說完後,他便目不轉睛地望著永樂,希望從他的臉色中窺的什麼端倪。

  永樂眉角猛地一跳。在山東布政使的奏報中,只提到瞻基勘探途中遭遇草寇,但內情卻未有詳述。此時聽瞻基講述,他才明白:這不是簡單的攔路打劫,而是針對瞻基進行的一場早有預謀的暗殺!

  有人暗殺皇長孫!這簡直是聳人聽聞,永樂的內心無比震驚。他在腦海中將可能的主謀搜索了一遍,一個熟悉的名字隨即冒了出來。永樂的心猛地一抖,沉著臉問瞻基道:“爾所言可是實情?”

  “句句是真,孫兒敢以性命作保!”瞻基十分堅定地回答。

  永樂臉頰猛一抽搐,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但立刻又斂去,只小聲道:“看來這世道還是不太平!”

  瞻基有些迷惑:皇爺爺這句話究竟是說山東賊寇猖獗,還是如自己期望的那般另有深意?他正要洗耳恭聽下文,永樂卻只搖搖頭,道:“終究是有驚無險,你下次多加小心就是了!還是說正事吧!河工的方案帶來了嗎?”

  瞻基微微有些失望,不過仍很快調整好心情,從袖中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本章,雙手呈上道:“帶來了,請皇爺爺御覽!”

  永樂將本子接過,又從身後上拿出會通河流域的地圖,鋪到書架上仔細查看,瞻基則從旁解說,二人議了小半個時辰,永樂才點點頭道:“河道東移,點子確實不錯!工期和工程耗費可有估出來?”

  “大約需要半年,前後需徵發民夫三十萬,開支大約需七百五十萬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