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儘管收穫頗豐,高煦卻仍無法稱心如意。每當永樂流露出廢立之意時,瞻基總會適時冒出來討巧賣乖。永樂對這個皇長孫十分寵愛,並認定他頗具帝王之資,如果現在把高熾廢了,那瞻基將來就絕無可能承繼大統。有這麼層因素在,再加上楊榮和金幼孜他們竭力斡旋,永樂總也下不了廢儲的決心。高煦上躥下跳,為的就是自己登上太子寶座,卻不料被瞻基這個橫空出世的半大娃娃擋了路,直氣得七竅生煙。

  按照計劃,永樂將於明年春天返回南京,若不能趕在御駕迴鑾前廢掉太子,那高煦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有了監國的經歷,高熾的地位將更加穩固,再想易儲便是難上加難。每念及於此,高煦便急得直跺腳,整日和紀綱、史復二人籌謀,但卻總無好法可想,直到天使被殺的消息傳來。

  天使被殺的事一經傳開,嗅覺敏銳的史復便發現機會來了。史復料定永樂絕不可能忍氣吞聲,便有意讓高煦謀求統兵之職,藉此立下大功,再繼而憑功奪取儲位。

  高煦一開始也心有所動,不過稍一試探,便發現此路不通。有了靖難的經歷,永樂對藩王領兵甚為敏感,高煦雖然得寵,但畢竟不是太子,在下定決心易儲之前,永樂絕不願他掌握兵權,以免留下隱患。

  既然高煦不能親自領兵,那史復便退而求其次,改讓高煦支持丘福領兵出塞。丘福本就是漢王系干將,又是靖難元勛,行在後府掌印。由他領軍,不僅順理成章,而且一旦得勝歸來,他們在朝中地位也會再上一層樓,屆時再策動易儲時,漢王這邊的分量也會大大增加。退一萬步說,就算仍舊易儲不成,至少經此一舉,漢王系對大明北軍的控制也更加深一層,如此也可抵消高熾監國帶來的影響。基於此,高煦便極力支持丘福出塞,並拉上趙王高燧為自己幫腔。

  丘福和高煦放言主戰,武官們亦躍躍欲試,連趙王朱高燧都出言附和,永樂本有些動搖的意志頓又堅定起來。畢竟丘福和高煦說得也有道理,北京將士大多都是當年追隨自己征戰天下的燕藩嫡系,論精銳在明軍中是首屈一指,裝備更是精良無比。故發此十萬將士出征,其戰力的確不下於二十萬普通明軍。

  不過永樂仍有一個顧慮:此次出塞,總兵人選當然是淇國公丘福。丘福雖然武勇蓋世,但用兵稍顯魯莽,雖然如今年事已高,但他這份急躁脾氣卻一直沒有收斂。而且永樂對丘福極力請戰的原因也隱約有所覺察。有張輔這樣一個光芒萬丈的後起之秀,丘福會不會因此倍感壓力,因而愈發急於求成?以前靖難時,有他朱棣親自統軍,尚可對丘福有所約束;而今命其督率三軍深入漠北,若他一旦冒進,那就後果難料了。

  “丘老將軍!”思忖半晌,永樂抬頭對丘福道,“此次出塞,事關重大!老將軍果願帶兵出征?”

  “當然!”聽永樂發問,丘福趕緊挺起胸膛,滿臉堅毅地做答。

  “僅發北京十萬將士,百日為期,孤軍深入突襲,隆冬之前必須南歸,此節你可能做到?”

  “可以!”丘福的語氣毫不猶豫。

  “那好!”永樂一拍御案,隻然而起道,“朕便應丘老將軍之請,發行在將士十萬,由你統率,下月出塞擊胡!”

  “遵旨!謝陛下!”丘福大喜,趕緊伏地領旨謝恩。

  “且慢!”永樂阻止了丘福拜謝,一臉鄭重道,“漠北不比中原,王師孤軍深入,凡事需小心謹慎為上。老將軍一向勇猛,但此次若要出征,務需戒急戒躁,不可有絲毫馬虎!”

  “臣記得了!”丘福不假思索地一口答應。

  “據逃回使者所言,阿魯台部現在漠北臚朐河遊牧!你到臚朐河一帶後,若搜得韃子則戰;若未覓其蹤,則班師即可,且莫求戰心切,反遭算計!”

  “臣明白,陛下放心便是!”永樂接連提醒,丘福心中有些不爽,遂道,“臣在洪武朝時便兩次追隨陛下出塞,靖難時又打了無數場仗,這‘以戒為固、以怠為敗’的道理還是懂的,陛下儘管放寬心,臣必將本雅失里和阿魯台擒回北京,獻俘闕下!”

  丘福說得斬釘截鐵,永樂聽了卻愈發覺得不安。不過自己已答應以他為帥,此時再改口也來不及了。再說丘福畢竟是靖難第一名將,赫赫戰功擺在那,本也無需自己多做提醒;加之丘福已覺得不快,若自己再不厭其煩的囑咐,反倒傷了這位老將軍的心。念及於此,永樂不再多言,此事就此定下。

  朝廷既已定議,北京及周邊各鎮的衛所立即開始準備。雖然此次出塞有些倉促,但北京作為邊防重鎮,衛所將士一向訓練有素;器械、馬匹等戰備軍需也都十分充足。進入七月後,十萬大軍已集結完畢。

  七月初二,永樂正式頒詔,命淇國公丘福為征虜大將軍、總兵官,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左、右副將,靖安侯王忠、安平侯王遠為左、右參將,統十萬大軍出塞,討伐韃靼。

  與洪武朝時動輒十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出塞相比,這次十萬人馬深入漠北,無論是規模還是氣勢都小了許多。但若往深處看,這十萬人馬有近半數都是追隨永樂靖難的嫡系精銳,其餘亦都是極為強悍的邊鎮戍軍;而五位大將中除號稱靖難第一名將的淇國公丘福外,其餘四人亦都是靖難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當朝名將!這樣一支強軍,縱然人數比往次少些,但戰力仍是無可爭議的天下之最!遣將誓師大禮上,丘福率著麾下將士氣壯山河地振臂高呼,饒是永樂統兵多年,也被這種氣勢深深感染,而一旁的朱高煦則更是興奮異常。這五位上將都與高煦關係莫逆,是他在朝中的最強助力!打敗韃靼後,丘福他們的勢力必然大增,朱高煦接下來的奪儲大計,又將增添一塊重重的籌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