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日出兵,全軍皆知,貿然更改影響太大!”

  “安南辱我大明甚矣,朝廷絕不會因小失大!”

  張輔一說完,劉俊等三個參軍亦紛紛附和。這三個人之所以如此堅決贊同出兵,除了考慮到延期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心中多少都存著些自家的小九九:劉俊是兵部尚書,但兵部還有個尚書金忠。有這樣一尊大佛橫在前頭,滿朝都把他劉俊當成了擺設。因著這層關係,劉俊才自請從軍參贊,就盼著在征討安南的過程中攢些軍功,以擺脫自己在朝中形如雞肋的尷尬處境。而黃福和陳洽更慘,他們都是因罪被免職之人,因著出征安南才得以重新起復,說白了就是待罪立功。他們最怕延期延出一堆事端,甚至到最後使南征一役不了了之,那樣他們將無功可立,仕途也就走到頭了。有這麼些顧慮,三人當然眾口一詞贊同出兵。

  李彬和陳旭本也不反對出兵,只是擔心張輔沾上麻煩,眼下見張輔勇於擔當,加上三位參軍盡皆附議,二人遂也不再多勸,困擾明軍數日的難題至此終於得以舒解。

  出兵儀式在軍議後的第二日舉行。坡壘關關城以北有一塊空地,平日是戍邊將士們的演武場,張輔將誓師的地點選在這裡。這一日一大清早,關城到演武坪一帶沸騰了。總旗以上的將校都配上了馬,刀槍晃動,戰馬嘶鳴。數萬明軍聚集在演武坪上,等待出征的炮響。

  三聲炮響,張輔與李彬、劉俊等一干文武要員出現在會場。見主帥抵達、數萬大明健兒一起振臂高呼,其聲直貫雲霄。見大軍士氣尚可,張輔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馭馬走到早已搭建好的帥台前,下馬登階上台。

  按照事先布置,帥台中央立著一根約莫兩丈高的旗杆,杆頂端掛著一面鮮紅大纛,纛上用黑絲線繡著一個碩大的“張”字。旗杆旁邊則是一個香案,案前則鋪著一塊蒲墊。張輔走到桌前,雙腿跪在蒲墊上,面北望天拜了三拜,隨即站起轉身面向眾軍。這時,一個親兵牽了頭油光水亮、高大精壯的黃牛過來。所有人的神情都肅穆起來——紅祭大典就要開始了!

  本來,在最初的計劃中,今日誓師是沒有紅祭這一項內容的。不過確定按期出兵後,張輔臨時決定加一出殺牲祭天的大戲,希望以此鼓舞士氣,激發將士們的血性。見黃牛帶到,張輔沉著地大手一揮,隨即十個赤膊軍漢走到黃牛跟前,二人一組用手捉住牛的四隻腳,前面兩人,一人捏住一隻角。只聽見牽牛的兵丁一聲大喊,十個人齊心一掀,黃牛頓時翻倒在地。牽牛的壯漢迅速從腰中拔出一把短刀,對準黃牛的喉管猛地一化,鮮血從喉管噴出。同時,一個親兵立即上前,用銅盆將血接住。黃牛在地上四蹄亂蹬,全身抽搐不止,兩隻榛色大眼珠鼓鼓地望著蒼天,嘴裡發出一聲聲悲慘悽厲的吼叫。它掙扎一番,慢慢的氣竭力盡,終於一動不動了。

  見黃牛已死,親兵遂起身,將血盆遞到張輔面前。張輔一臉鄭重地雙手接過,隨即轉身走到旗杆面前,將盆高舉過頂,默默念叨幾聲,再將盆中鮮血傾灑於地。待最後一滴鮮血也埋入黃土,張輔將銅盆奮力擲到地上,隨即猛地轉身,右臂緊握成拳,振臂高呼道:“蕩平安南,活捉黎酋……”

  “蕩平安南,活捉黎酋……”將士們被這一套莊嚴的儀式震撼了。短暫的沉默過後,大家不約而同地爆發出雷鳴般的呼喊聲。

  就在這萬眾一心,群情振奮之際,一匹快馬從演武場北面飛馳而來。待跑得近了,馬上的人頓時高喊道:“聖旨到,張侯接旨!”

  聖旨到了!一時間,帥台上的眾要員皆是一驚。不過很快,大家就反應過來。張輔立即上前,將頒詔行人迎到帥台上的香案前,自己隨即領著一干文武要員望北跪下,道:“臣張輔接旨!”

  “征夷大將軍、成國公朱能前日驟薨,今南征大軍無帥,情勢危飴……右副將軍張輔乃名將之後,秉性穩重,才堪大任。特命爾繼掌三軍,佩征夷大將軍印、充總兵官,總領南征軍事。爾需惕厲奮發,早日率軍破敵,勿可有負重託。欽此!”

  “謝旨!”張輔大喜。值此出兵前夕,朝廷任命終於下達,自己總算擺脫了副將領兵的尷尬身份,這對自己,對整個南征大軍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好兆頭!接過聖旨,張輔站起來,整整衣袍,再次轉身南面而立。此時的演武場,已是一片沸騰,大家皆面向張輔,放聲大呼:“兵主!兵主!”

  張輔被“兵主”的稱呼激得豪情萬丈。從這一刻開始,他再也不是一員偏將,而是統領二十萬將士的堂堂統帥!朱能的溘然薨逝,在讓他失去了一位兄長和益友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絕佳的機遇。現在,他要用自己的全部才能,去為大明討平叛逆,使自己成為國家柱石、一代名將!

  張輔躍上駿馬,一把抽出腰間寶劍,尖利的劍鋒直指南方的天空。與此同時,他氣運丹田,蓄積全身力量,吼出自己成為總兵後的第一道軍令:“全軍開拔,出征安南!”

  五

  洮江是安南境內的一條著名河流。其發源自雲南蒙化,經臨安府境流入安南,其間與眾多支流匯合,到安南中部平原時已是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而安南的東都升龍便在洮江的南岸。黎季犛篡了陳氏王權後,屢對中國不敬,心中自也不安,日夜擔憂明朝興師問罪,故花大力氣在洮江北岸的隘口處修築了一座堅固的隘城,取名為多邦。多邦隘城城牆高大,城下挖有深壕,壕內遍插荊棘。黎氏父子在此布下重兵,作為抵禦明軍的堅固堡壘。而眼下,張輔正站在多邦城外的洮江河畔,望著奔騰的江水沉思不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