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了永樂的話,高煦先是一愣,隨即腦筋一轉,不由暗暗叫起苦來。

  永樂雖然未有明言,但話中意思卻十分明白:所謂可靠之人,那自然就是指跟著他起家的燕藩舊將。可這幫燕藩舊將高煦是知道的,馬上征戰,他們個個都是好手;但要說到統領舟師,別說他們中間沒人在行,就連粗通水性的都找不到幾個。永樂即位後,曾經指派好幾個靖難功臣充任水師統領,可這幫人莫說出海,就是在江上,一個浪打來也是雙腿發軟。前兩年走海路運糧去北京,永樂原意是想啟用燕藩舊將為總兵,可他們個個避之唯恐不及,最後永樂無奈,只得由當年渡江時獻舟歸附的平江伯陳瑄充任。北上運糧不過是近海航行,便已被燕藩舊將視若畏途,真要是統領水師遠航西洋,那他們還不哭爹喊娘?最關鍵的是,燕藩舊將大都與高煦關係莫逆,是他在朝中立足的基石所在。讓他去辦這種趕鴨子上架的得罪人差事,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嗎?想到這裡,高煦乾笑一聲道:“父皇明鑑,要說靠得住,那自是燕藩的老人無疑。不過他們大都沒出過海,水戰更都是門外漢。讓他們統領水師遠赴重洋,萬一誤事可怎麼辦?”

  “這個無妨!”永樂卻不以為意地道,“下西洋也不是旦夕便要成行,先把人選定下來,這段日子抓緊學習便可。真到出發時,朕也會從閩粵直浙等地水師中挑選精幹者輔佐。而且此番出洋,主要還是招撫番夷,舟師不過是為鄭和他們護航,以防萬一;何況首次出航,也只為熟悉西洋情況,並不會走得太遠,正好給他們一個歷練的機會。”

  見高煦欲又再勸,永樂一擺手道:“爾無需多說,這裡間的難處朕心中有數。不過朕已下定決心,要在西洋干出一番大事業;可放眼當今朝廷,善馭舟船的就一個陳瑄,他既要給北京運糧,還要防備倭寇,再讓他出使西洋,這如何忙得過來?”說到這裡,永樂臉上露出一絲堅毅之色道:“朕意已決,為長遠計,必須儘快栽培出幾個浪裏白條來。如今五府中無事武將太多,早該放他們出去做事了。爾需細心查訪,待尋到合適的,可多曉以利害。他們也都是久隨朕之老人,如今又深受國恩,坐享高爵厚祿,豈有不為國出力的道理?”

  永樂說得輕巧,高煦聽在耳中卻直叫苦不迭。可為難歸為難,話說到這份兒上,高煦也不敢再爭,否則父皇就得懷疑他有意推諉了。無奈這下,高煦只得強咽口唾沫,苦笑一聲道:“既然如此,兒臣領命便是。只是這事急不得,尋訪勸說都要費功夫,還請父皇將時限定得寬泛些。”

  “恩!這是自然。”見高煦答應,永樂心中十分高興,又扭頭對一旁的鄭和笑道,“總兵的事已有眉目,使團這邊也不能閒著。這兩年溝通番夷,使者都是內臣充任,這次又是爾當正使,那副使人選便也從宮中選拔。爾是內官監太監,內臣皆是爾之下屬,這人選便由爾去挑,務要找些精幹之材。至於通事、嚮導,爾可去鴻臚寺和行人司找,朕自會下旨,命他們盡心配合。”

  “奴婢領旨!”鄭和可沒高煦那多顧慮,眼見建功立業之機擺在面前,這位三十出頭的青年內官神采奕奕,當即拱手領命。

  “還有!”永樂想了一想,又補充道,“朕已在龍江建船廠,命工部督造海船,接下來還要擴大規模,爾閒暇時也可去那裡看看。此次出使路途遙遠,船需堅實牢固。爾要細心些,莫讓工部那幫匠人偷工減料。一旦出海,出了岔子可了不得。”

  “奴婢明白。奴婢明日便去龍江!”

  “好了!”永樂滿意地點了點頭,旋露出幾分慵懶之色,一揮手道,“照朕所言盡心去辦,道乏吧!”

  “兒臣告退!”

  “奴婢告退!”

  懷揣著迥異的心思,高煦與鄭和一齊行禮告退。

  三

  “下西洋?”漢王府書房內,史復和紀綱聽完朱高煦的轉述,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驚愕之色。

  “不錯!”高煦愁眉苦臉地道,“出使就出使嘛,何必要我去尋什麼總兵參將?一出海便是一兩年,中間連個女人都碰不了。除了三保這些個沒屬的宦官,哪個願遭這份活罪?這不擺明了讓本王招人忌恨麼?”

  史復卻沒接高煦這茬。他略一思忖,忽然一拍大腿道:“這是大好事啊!”說著,他倏地起身,滿臉激動地對高煦一揖道:“恭喜使長,您奪儲大業從此大有希望!”

  “啊!”高煦一呀,繼而臉上露出迷惑之色道,“這下西洋與本王奪儲又有何關聯?”

  史復一笑,卻不直接回答高煦問題,而是轉而問道:“敢問殿下,前次爭儲,殿下以為自己敗在何處?”

  “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被金忠這個江湖術士乘虛而入!”每每回憶起這段慘痛往事,高煦都按捺不住心中憤恨。

  “殿下看得太簡單了!”史復搖了搖頭道,“金忠之事只是表象,王爺前番之所以失利,其實根子是在於您才具有缺!一直以來,王爺雖以武功聞名,但於文治之道卻毫無見識,甚至連經史詩文都生疏得緊。久而久之,天下人皆以為王爺不過一介武夫!就連皇上,或多或少也持此見。正所謂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今上非昏聵不明事理之人,他縱對您百般寵愛,但也不敢將大明江山交給一個於治世一無所知之人。正因有此顧慮,皇上才在反覆權衡後,終決定立大皇子為儲!若殿下果有經濟之才,那別說一個金忠,就是十個、百個,也擋不住您入主東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