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似乎瞧出了解縉心中的疑惑,金忠呵呵一笑,搶先解釋道:“其實也不僅僅是要學士替仆引路。一來,學士之才學名滿天下,仆是想藉此機會向學士討教;二來,前幾日面聖時,皇上特地提起,說仆雖精於兵家之學,但卻乏於經史。如今天下太平,仆位居左班,不可不精通經史,因此命仆多向內閣諸位學士求教。既然陛下這麼說,加之仆本身也有此意,故才藉此機會,邀學士一游!”

  聽金忠這麼說,解縉心中疑惑稍解。而且金忠連永樂都抬了出來,那他就更沒有理由拒絕了。想了一想,解縉遂笑道:“既然大人如此抬愛,那下官豈能推辭?唯以大人之命是從便是。”

  “好!”金忠一拍巴掌,欣喜地道,“那就此說定。明日已初,仆於聚寶門前相候。”

  “豈敢讓大人等下官!”解縉忙一欠身道,“明日下官自當恭候大人大駕!”

  四

  第二日是個大晴天,辰正剛過,解縉便出門赴約。

  因是私人約會,故解縉今日未著官服,而是按照大明士人的通常打扮,頭戴一頂黑色萬字巾,身穿一襲天藍色的寬白護領直裰,腰間用玉帶鉤繫著一條絲絛腰帶。出門後,解縉騎上自家的小毛驢,優哉游哉地向南行去。

  方到聚寶門,便見金忠已在那裡等著。金忠今日也是士人裝扮,服飾與解縉無二,只是頭上戴著一頂遮陽用的圓頂大帽。見金忠先到,解縉暗道一聲慚愧,忙迎上前連聲致歉道:“下官來晚了,以致大人久候,罪過罪過!”

  “無妨,仆亦是剛到!”金忠微笑著擺擺手,又道,“今日非公事,大紳不必如此客氣。若不介意,你我二人互稱表字即可!”接著,金忠又揚揚手中韁繩,道,“時辰不早,還是邊走邊說吧!”說著,便一躍騎上座駕。

  解縉這時候才注意到,金忠今日並未騎馬,而是和自己一樣只騎了頭驢。一時間,解縉心中涌過一絲暖流。

  解縉的感動也是有原因的。明初崇尚節儉,朝中文武皆不准乘轎,只能以坐騎代步。只是這坐騎,也有個高下之分。若是功勳貴戚,朝廷顯宦,自然是騎馬出行,而一般小官小吏則就沒這份財力了。

  解縉以前只是從九品待詔,永樂登基後,他雖擢為翰林院掌印,但論品級,也不過從五品而已。五品的官員,一年俸祿不過一百來石。在米珠薪桂的南京,這點子俸祿別說馬,連頭騾子都養不起,因此解縉通常只能以驢代步,即便上朝也是如此。平日裡,眼見著那些靖難勛貴鮮衣怒馬招搖過市,而自己卻只能用頭騾子將就,這其中滋味著實讓這位天子紅人不太好受。

  金忠也是靖難功臣,朝廷顯宦。以馬代步對他來說自然不成問題。不過今日相約,金忠卻專門騎頭驢,這自然是對解縉的尊重。而這種來自燕藩舊臣的尊重,也是解縉這個歸附文臣幾乎從未感受到的。有這麼一層因素,解縉對金忠的好感頓時又增了幾分,當即應了一聲,也騎上驢,兩人並轡而行,出了城門,沿著秦淮河一路向東,直朝靈谷寺而去。

  靈谷寺是江南一大名寺,其前身為南朝時所建之開善寺。開善寺原先位於鐘山南麓。大明開國後,朱元璋挑中鐘山南麓的獨龍阜修建孝陵,便將開善寺搬到了紫霞洞南。後來,朱元璋仍嫌開善寺離孝陵太近,影響風水,便再次下旨,將古寺遷至十里外的今址。出於安撫,朱元璋以巨資擴建廟宇,賜名“大靈谷寺”,並親書“天下第一禪林”。

  有了“天下第一禪林”這塊太祖御筆親題的金字招牌,靈谷寺的香火自然旺盛。很快,這裡便成為善男信女禮佛的首選之地。金忠從未到過這座江南名剎,一路上,解縉指指點點,將沿途風景一一詳述,讓金忠大長見識。

  進靈谷寺後,二人先到大雄寶殿進香叩頭,金忠又捐了一張一百貫面值的寶鈔作為功德,算是了了當年心愿,遂後便出殿四處遊覽。靈谷寺內風景秀美,名勝眾多,從無量殿,到萬工池,再到志公塔、八功德水、梅花塢等,二人一路品評遊覽了個遍,倒也十分逍遙。待到時辰差不多了,金忠遂笑道:“大紳想來也餓了。聽說這裡的深松居頗有名氣,昨日相約後,仆便遣下人來定下一個雅間。此時咱們去那裡吃個便餐如何?”

  經過半日同游,解縉與金忠已熟稔很多,不再像起初時那麼拘謹。金忠話音方落,解縉便噗嗤一笑道:“世忠兄還真是客氣。這深松居的齋菜名聞京師,引得多少公子富商趨之若鶩,其價可是不菲!這等金貴菜餚,在世忠兄口中卻也就是個‘便餐’,實讓縉汗顏不止!”

  解縉這麼說倒不光是打趣,這深松居的名頭確實不凡。靈谷寺遷到現址後,僧人數量大幅增加,據說已達到千人之多。這麼多僧人,平常吃喝拉撒便成了個大問題。為解決僧人的飲食,靈谷寺便專門建了個“積香廚”,而“積香廚”製作的齋菜則非常考究,有“鮮香味美,清爽適口,鏤目裁雲,色彩悅目”之美譽,遠近聞名。平日裡,前來拜佛遊玩的香客中不乏達官顯貴,他們品嘗齋菜之後,均是讚不絕口,留下諸多詩文雅句。一般香客見此更欲嘗試。隨著慕名而來的食客越來越多,靈谷寺的僧人實在無法全部招待,於是有人出謀劃策,建議以“積香廚”為源,開一爿素菜館,公開向遊客出售素食,也可給寺裡帶來收益。僧人們幾經商量後,便以“深松居”為名,開起了這家素菜館。經過食客的口口相傳,深松居聲名日隆,但凡赴靈谷寺禮佛的香客,莫不要到深松居大吃一餐。於是乎,深松居的素菜愈發精緻,而這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