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喔喔喔……”,就在解縉心潮澎湃的當口,窗外隱隱傳來公雞叫鳴之聲。解縉伸了個懶腰,慢慢從床上爬了起來。一名婢女早已在門外候著,聽得屋內聲響,忙輕輕推門而入。

  熱水洗臉,青鹽拭牙,一切都如往常。待盥洗畢,解縉來到花廳,草草進了早膳,然後穿上繡著小雜花紋的青色盤領右衽公服袍子,隨即精神抖擻的出門而去。

  早朝於辰時在華蓋殿舉行。通常,此類常朝所奏都是已議定好的四方之事,並無甚緊要之處,解縉作為內閣之首,對內容已事先知曉,故不必太過關注,只需循規蹈矩旁聽便可。散朝後,百官各自回衙門署事。解縉和同為閣臣的侍讀黃淮卻故意放慢腳步。未多時,乾清宮打卯牌子馬雲便小步跑過來道:“兩位學士請留步,皇爺召你們到乾清宮見駕!”

  自設立內閣以來,七位閣臣經常隨駕侍候,其中又以解縉和黃淮二人最受器重,幾乎每日都會被永樂喚到身邊問事,兩人對此也都習慣了。聽馬雲傳旨,解縉與黃淮對視一眼,只道聲“遵旨”,也不再多說,遂跟著馬雲向後宮走去。

  二人剛跨進乾清宮御書房的門檻,永樂便面帶微笑地坐在案後向二人招手道:“不必行禮了。朕於一事頗為不解,召爾二人前來解說!”

  “阿!”解縉、黃淮二人忙一躬身,一陣小碎步走到近前。

  永樂拿著一本發黃的書,指著其中一頁道:“朕讀這《水經注》,其中《江水篇》記著:‘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可朕記得,瞿塘乃峽名,是三峽中之首峽,此廣溪峽何來?爾等可知?”

  永樂說完,解縉與黃淮皆是一愣。《水經注》雖不是經史,但也是地理之學的集大成之著,以解、黃二人之博學,早已是讀得滾瓜爛熟,可永樂一問起,二人卻是怎麼也記不起來。過了半天,黃淮方囁嚅答道:“回陛下,臣等不才,卻不知《水經注》中竟有此節?”

  “哦?”永樂有些奇怪地應了一聲,隨即把手中之書遞與二人道,“書中寫得明明白白,爾等可是記錯了?”

  黃淮把書小心接過,解縉忙湊過頭來。待讀完永樂所指之章,黃淮仍是稀里糊塗,解縉卻似心有所動。他從黃淮手中把書拿過,又仔細翻看一遍,眼中突然冒出喜悅的光芒。他捧著書,欣喜地對永樂奏道:“陛下,這《水經注》似是北宋絕本,陛下從哪兒找到的?”

  “哦?”朱棣有些意外道,“前些日宮裡人清理文樓,從舊書堆里扒出來的。近年蘇松一帶水患頻繁,戶部尚書夏元吉奉旨治水,至今尚無佳音,朕每思之,心中頗為憂慮,便找了此書出來,看看關於河道的記述中有無可鑑之處。爾怎知此乃絕本?”

  解縉小心地將書攤開遞到永樂手中,然後指著其中書頁道:“陛下請看,此書乃雕版所刻,從版式看,用的是四周單欄。此種版式唯在宋初行過一陣,後多用左右雙欄或四周雙欄。宋初距今近四百載,所流傳已不多;而靖康之禍後,中原塗炭,金人北狄出身,毀我華夏文物無數,此類雕版由是愈發稀有。且宋以後,《水經注》迭經傳抄翻刻,錯簡奪偽十分嚴重,臣所讀便有好幾版,但從未記過廣溪峽一段。故臣敢說,此十有八九便是北宋絕本,即便當今世上仍有倖存,其數也必十分稀少!”說到這裡,解縉又一躬身,恭恭敬敬地道:“此書成於宋初,應未經後人矯改,極有可能便是酈道元之原著。陛下竟能於不經意間尋得此等珍稀,實乃酈學之幸也!此書再現,於地理之學大有裨益!此全賴陛下慧眼獨具之功!”解縉借著講解此書來歷,一邊展示了自己的過人才學,一邊又好好拍了下永樂的馬屁。

  解縉這馬屁拍的正好,永樂龍顏大悅,當即大笑道:“果然是學通古今,連刻板都知曉得一清二楚!當今天下第一才子,朕看非爾解大紳莫屬!”

  “陛下謬讚,臣豈敢當此殊榮?”得到永樂這麼大的誇獎,解縉心裡當即樂開了花。不過他肚子裡的貨還不止這些。謙遜過後,解縉又信心十足地道:“陛下剛才所說廣溪峽,臣也想起來了!”

  “哦?”永樂用欣賞地目光瞧著解縉道,“你可知其來歷?”

  “是!”解縉神采飛揚地答道,“臣讀唐詩,曾閱得楊炯曾於武則天天授元年作有《廣溪峽》、《巫峽》、《西陵峽》三首。其中《廣溪峽》一首開頭為:‘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山路繞羊腸,江城鎮魚腹……’;而到肅宗朝時,詩聖杜甫又作《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一首,於此處首次見瞿塘峽之名。既然廣溪峽為三峽之首,那出白帝城,自應進廣溪峽,而杜甫卻題放船出瞿塘峽。由此推之,瞿塘峽應就是廣溪峽。而以瞿塘峽之名所以流傳於世,或是杜甫之名太盛,後人因其詩之故,反而以瞿塘名峽,而廣溪峽之名倒是無存了!不過杜甫從何處得‘瞿塘’之名,卻是無考!”

  解縉說完,不光是永樂,連一旁的黃淮也是不得不由衷佩服。一樣的翰林詞臣、內閣同仁,解縉博聞強記,皇帝隨便一問,他便能引經據典,侃侃道來;而反觀他黃淮自己,卻只能瞠目結舌,一句也插不上口。自愧弗如之下,黃淮心裡多少也有些酸溜溜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