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料李誠想降,他手下人卻不想。蔚州衛指揮同知王忠、僉事李遠等人見李誠變節,索性將他關了起來。但這也造成了蔚州守軍的分裂。

  過了幾日,見蔚州無動靜,燕軍又開始猛攻。此時蔚州軍心已亂。支持李誠的軍校趁機打開城門,燕軍殺入蔚州城。王忠、李遠見大勢已去,不得已也只好降了。好在朱棣感他二人忠誠,不僅不殺,還升他二人為北平都指揮僉事,劃歸丘福帳下。二人見燕王如此大度,大出意外,從此便死心塌地追隨燕王,成為燕軍中兩員猛將。

  蔚州既下,大同便直接暴露在了燕軍面前。陳質知道自己實力不濟,忙閉門不出,趕緊向李景隆求援。告急文書如雪花般飄進德州城內的征虜大將軍行轅。

  接到急報,李景隆頓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知道此時不宜用兵。天氣仍寒,現在出征,以南軍的體質,根本受不了野外的狂風大雪;何況鄭村壩一敗,南軍輜重丟棄一空,德州城內物資不足,江南的補給也尚未運來,要這麼出去,連營帳都難得湊齊;再者,低落的南軍士氣至今也未恢復,貿然出征,必然會讓將士對自己更加不滿。

  但另一方面,儘管面對諸多困難,李景隆卻又不得不出兵。正如道衍所料,眼下的平燕總兵官正面臨著來自京師的巨大壓力。就在不久前,齊泰、黃子澄被罷免。得知這個消息,李景隆大吃一驚。齊泰、黃子澄是朝中削藩派之首,他們的免職,是否意味建文改弦更張,要變剿為撫了呢?如果真是這樣,那他這個平燕主帥無疑是尷尬至極;而更讓景隆憂心的是,黃子澄是自己在朝中的主要奧援。他要是倒了,自己的處境就不妙了。果然,沒過兩日,建文遣中使到德州傳旨。在敕旨中,建文對景隆久戰無功大加叱責,不滿之情躍然紙上。幸虧李景隆事先在軍報中對自己的損失極力輕描淡寫,否則皇帝知此大敗,還指不定要把他怎麼樣呢!

  就在李景隆惶恐不安時,黃子澄的一封密信,讓他稍稍鬆了口氣。在信中,子澄竭力安撫景隆,表示建文平燕之心未變,自己免職也只是慢燕人之心,兼堵部分勛臣武將之口的權宜之計,讓李景隆不要因此而憂心。但同時,黃子澄也對景隆的失敗十分失望。在信的結尾,黃子澄措辭嚴厲,要求李景隆務必要儘快剿平燕藩,不得再有閃失。

  這一旨一信,給了李景隆莫大的壓力,他已經輸不起了。無奈之下,德州大軍於寒冬中再次開拔,向大同方向撲去。同時,李景隆以平燕總兵官身份傳令陳質,命其率山西行都司兵馬東出大同,對燕軍形成夾擊。

  南軍的一舉一動,都沒有逃過朱棣的眼睛。朱棣可沒打算在蔚州和景隆決戰。此次西征的目的是削弱山西行都司,同時疲德州兵馬。如今這兩個目的都已達到,燕軍再逗留在山西境內也就沒有必要了。在得知李景隆越過太行山上的紫荊關後,朱棣折兵北上,一路經小五台山、美峪所、懷來等地,從居庸關退回了北平。

  南軍累死累活地從山東趕到山西,卻不料撲了個空。李景隆氣得眼冒金星,卻也無法可想,只得又從原路退了回去。

  這一去一回,可把南軍害了個苦。景隆出兵期間,河北風雪滿天,南軍本不耐寒,衣被又不充足,這一路上被凍得是叫苦不迭。不出意料,李景隆又成了眾人發泄怨氣的靶子,平燕主帥的威望降入冰點。待回到德州,景隆清點部屬,發現有不少部下在途中被凍死,被凍掉手指的也達數千之多!至於兵仗軍械損失更是不可勝計,一路上南軍連人都要被凍僵了,誰還會拿著這些礙事傢伙?此時李景隆才知上了朱棣的大當,但為時已晚。

  南軍損失慘重,燕軍卻收穫頗豐。經此一戰,山西行都司實力大損,短期內不可能再威脅北平。而蔚州等地的歸降,也進一步增強了燕軍的實力,燕王旗下的衛所又多了幾個。

  而最為巧合的是,塞外韃靼的北元朝廷此時發生內亂。國公趙脫列於與司徒趙灰鄰帖木兒被北元皇帝坤帖木兒猜忌,南下投降大明,正好被退兵途中的燕軍接個正著。

  西征大同,居然意外的收穫這麼一隻韃靼精騎,朱棣不由喜出望外。他當即致書坤帖木兒,一番恫嚇;同時又給昔日與自己交好的瓦剌部頭領猛哥帖木兒去信,請其牽制韃靼的北元朝廷,以防其趁機興兵南下,從而免去了自己的後顧之憂。

  在回到北平後,朱棣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山海關主將、江陰侯吳高被罷免了!

  “吾之計得逞矣!”得知這個消息,朱棣心中充滿了得意。

  這一切都是朱棣的策劃!當日道衍提出清除羽翼之計,但因燕軍實力有限,故只能舍遼東而取大同。但遼東與大同一樣,都是燕藩肘腋之患,遼東實力仍存,將來決戰之時朱棣又豈能安心?

  不能力拔,便就智取!一番思謀,朱棣將目光瞄準了鎮守山海關的吳高。

  吳高是遼東軍主將,世襲江陰侯。燕藩靖難後,吳高奉旨屯兵山海關,從東路威脅北平。吳高正牌子勛臣出身,其妹更是被建文廢黜的齊王朱欂的王妃!有這麼些因素在,這位世襲侯爺對削藩平燕自無甚興趣。其出兵放馬,亦不過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罷了。到山海關後,吳高一直龜縮不出,僅有的一次圍攻永平,還打得勉勉強強,燕軍主力一到,他便一溜煙兒逃回了山海關。對吳高這種消極心理,朱棣早已摸得一清二楚。本來,有這麼個人物做遼東統帥,對燕藩其實是有利無弊,朱棣也犯不著去尋他的晦氣。但現在的情況卻逐漸起了變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