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當瞿能攻破彰義門並請援兵的消息傳到,李景隆頓時又喜又憂。所喜者,自是彰義門破,攻打北平已接近成功;而憂的,是破門的不是別人,正是和自己曾有齷齬,橫看豎看都不順眼的瞿家父子。二十日前的那次爭論,李景隆仍記憶猶新,瞿義當著眾人的面差點讓自己下不來台,每思及此他便忿恨不已,想到瞿家父子會因這首入北平之功而大放光彩,一躍為右班武將中的新貴,李景隆心裡有說不出的膩味。

  不過思慮再三,李景隆仍決定即發援兵。不管怎麼說,他是平燕主帥,此時北平即將到手,他再看瞿家父子不順眼,也不能拆自己的台。何況北平攻克,燕藩覆沒,縱瞿能能撈個首功,可最大的功勳還是他這個總兵官的。

  就在李景隆欲派兵增援時,李增枝走進帳內,得知詳情,增枝大驚,急忙勸阻道:“哥哥,瞿家父子與你積怨甚深,若讓他們得勢,將來必對哥哥不利!”

  “那我又當如何?”李景隆已得知麗正門再敗的消息,此時見得增枝,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我給你的機會還少麼?六萬京衛,連日猛攻,居然這許久都打不下個麗正門!我知道你想的是什麼!你不就想賺這破城首功麼?可你自己沒用,怪不得別人。我不能為你那點子前程,壞了朝廷平燕大業!”

  李增枝臉一紅。他一直都將破城這一平燕首功視為囊中之物,此刻他又遭敗績,正欲來李景隆帳中解釋一番,卻突然聽得瞿能破門的消息。兩相對比之下,李增枝又愧又妒,心中更是惱火,竟將不能立功的怨恨一股腦兒地撒在了瞿能身上。

  沉吟半晌,李增枝幹笑一聲道:“弟弟是未能破城,可這責任也不全在我啊!麗正門是北平主門,朱胖子他親自鎮守,哪是彰義門可比?不信哥哥讓瞿能來,他照樣拿不下麗正門!”

  李景隆冷哼一聲,懶得跟他再說,便欲叫人進來傳令。增枝見狀大急,忙道:“哥哥且慢!”

  “你又要說什麼?”李景隆皺眉道。

  “哥哥!”增枝走到景隆跟前,低聲道,“哥哥可有想過瞿能破城的後果?”

  “不就是立功嗎?他功再大,還能比得過我?”李景隆不屑地道。

  “哥哥錯了!”李增枝道,“哥哥你想,陛下對平燕寄予厚望,今北平一破,燕藩必敗無疑。將來論功行賞,瞿能以破城首功必然會大受褒獎,到時候封個侯伯也不是不可能的。瞿家與咱們結下這麼大的梁子,若他也成了勳爵,哥哥將來在軍中便平添一個勁敵!”

  李景隆心念微動。不過想了片刻後,他仍搖頭道:“就算他能封侯封伯,又豈能與我抗衡?”

  “抗衡自是不能,但掣肘卻綽綽有餘!”李增枝幽幽道,“平燕功成,哥哥自是大受陛下褒獎,可你已是公爵,皇上還能賞你什麼?難不成還能封王?哥哥所得,不過是可以壓過徐輝祖,成為右班之首罷了。可哥哥想過沒有。當今陛下大興文治,文官地位驟升,你縱然位高,論寵信卻未必及得過齊、黃、方。一旦你再立大功,領袖群倫,文官見之,必心中忐忑。他們就不怕你威勢太大,使好不容易才得以出頭的左班文臣再度被打壓下去?先前一個王寧,便把齊泰、黃子澄逼得灰頭土臉,他們又豈能容忍一個更厲害的人物出現?既如此,到時候左班文臣必然會再找出個合適的人來制衡你。而瞿能百戰老將,在軍中威望甚高,今又立下平燕首功,且其還與你有大梁子。這樣一個寶貝,文臣豈能放過?一旦瞿能受封入朝,位列哥哥之後,那你就有得憋屈了!”

  李增枝侃侃道來,李景隆聽得是瞠目結舌。增枝講完後過了好半天,他方回過神來,吶吶道:“你也未免太聳人聽聞了吧!我雖居公爵高位,但素來禮賢下士,在士林中也算有些名聲。文官們又豈能害我?”

  李景隆雖說不信,但語氣已明顯透露出猶疑,李增枝見狀心中一喜,忙道:“未見得定要害你,但忌憚、壓制恐就難免!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哥哥雖是公爵,但並無大功,故威勢有限,且前頭還有徐輝祖在,文官自對你印象頗佳。但若平燕功成,大功得立,兼你本又是一等一的貴胄,那將來天下文武誰能齊肩?到時候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是武官勛戚中無可爭議之首。文官縱對你印象不錯,但出於自身利益計,他們也會給你下絆子!何況話說回來,文官就真對哥哥印象不錯麼?黃子澄或許與你交好,可齊泰呢?齊泰可是一向對你頗多詆毀的。齊泰亦是皇上寵臣,且又是兵部尚書,他若以揚文抑武為由掣肘哥哥,恐怕子澄先生也是不會反對的!”

  李景隆的冷汗一下冒了出來。他只想著在平燕大業中一戰立威,進而大增權勢,引領朝堂,不想這其中還有這麼多糾葛,這麼多不測!仔細一分析,李景隆覺得增枝之話有道理,自己再怎麼說也是武人勛臣,文官再和自己要好,也不願看到自己威勢無二,壓倒他們。想到這裡,李景隆擦擦額頭冷汗道:“那我又當如何?就算沒有瞿能,文官也還會在五府中選出別人掣肘我啊!”

  “當然會選!”李增枝斷然道,“可人不同,勢也不同。若瞿能來,他有威望,也有功績,關鍵是他卯足了勁兒和哥哥作對,那自然會麻煩大增。可其他人就不同了。今開國老將大多已死,剩下的也不成氣候,武將要積功立威,機會便只限於這平燕大業中。如今軍中大將多是勛臣,以及父親昔日下屬。若讓他們成此首功,憑著父親的臉面和哥哥平日的交結,想來他們應不會與哥哥為難。如此,文官再想扶持哪個掣肘哥哥,其難度便可想而知。且再往深了想,倘能使自己人立首功,那哥哥將來在朝堂上的助力便又多了一分!哥哥現在可與文官交好,可名望大增之後,你就願意對文官俯首帖耳?若將來萬不得已要與文官翻臉,哥哥就不該預備些有用的臂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