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略微平復了下心情,金忠又恭敬問道:“懷來一戰,俘虜南軍過萬。這些人如何處置,還請王爺示下?”

  朱棣含笑聽金忠說完,歪著腦袋想了一下後說:“願效忠本王者便遣將收編,不願者悉數放了。”

  “放了!”金忠見朱棣如此處置,頓時吃了一驚,當即急聲勸道,“王爺不可啊!這些人總數過萬,怎能就這麼放了?何況他們都是軍戶,一旦放歸,仍將被其他南軍收編,到時候不又成我軍之敵?”在金忠看來,這些人就算不殺,也得收押起來,萬不可就此放走。

  朱棣見金忠一臉焦急之態,不由微微一笑道:“世忠所說雖有道理,但除了放,我軍卻無他法!”見金忠仍是不解,朱棣便接著耐心解釋道:“這些南軍原非北平軍戶,大都是從各地抽調過來。我若強行將其收編麾下,他們必然心中不願。將來遇到戰事,這些南軍便會像今日之燕山護衛一樣,心懷舊主,反戈一擊!且本王奉天靖難,本是為清除奸臣,匡扶大明。這些俘虜亦是我大明軍士,我身為大明親王,自不可能將其殺掉,否則我燕軍與胡虜何異?而不殺不收,則只能監押。可世忠你也知道,北平又哪有這許多糧食,來養這上萬吃閒飯的囚徒呢?所以,除了釋放他們,別無他途!”

  朱棣侃侃道來,說的十分在理,金忠無法置駁,但他仍心有不甘,怔了半晌方低頭喃喃道:“只是就這般放他們回去,將來朝廷北伐之時,他們又會與我為敵,如此豈不是放虎歸山?”

  朱棣挺身而起,走到金忠身旁,親切地拍了拍他後背道:“世忠多慮了。就這等弱卒,又豈是我燕軍對手?何況懷來一戰,他們已肝膽俱裂;本王此次義釋俘虜,眾人自又會心生感激,將來豈還能真心和本王作對?朝廷不用他們也就罷了,若仍驅使他們攻我,恐怕到時候頭一個投降的,便是今日釋放之徒。如此還能亂了南軍軍心,豈不正好?兵在精不在多,若南軍盡存二心,其縱有百萬之眾,本王又何足俱哉!”說完,他又豪氣沖天地一陣大笑。

  金忠終於明白了朱棣的用心,暗自對這位燕王的高超心智讚嘆不已。而朱棣的豪氣又讓金忠大受感染,他當即跪下道:“王爺實乃無雙英主,臣此番真佩服的五體投地。”

  朱棣笑著將金忠扶起,旋又問道:“懷來諸將情況如何?他們可願歸降?”

  見問起正事,金忠忙正容答道:“宋忠以下,被俘將校共計一百餘人。除了少數幾個,其他均都誓死不降。宋忠與余瑱、孫泰等人還罵不絕口,對王爺大肆詆毀。”

  “哦?沒想到姓宋的雖是庸才,骨頭倒還很硬!”朱棣聽得宋忠等人如此態度,多少有些意外。

  “無知庸人,何足掛齒!”金忠附和一聲,旋又問道,“敢問王爺,這些將校也一併放了麼?”

  “放?”朱棣鼻子裡哼的一聲,冷冷說道,“此輩身為大明官員,卻不知天命、黨附奸臣,本就罪該萬死;如今被執,仍滿口胡言,不殺不足以警戒來者!”略微一頓,朱棣眼中閃出一道寒光,陰聲說道,“傳本王令旨,宋忠以下百餘將校均縛至城外,當著所有降軍之面,悉數斬首!宋忠首級懸於懷來城頭三日,然後丟到野外餵狗!”

  同為不降南軍,為將者與普通士卒待遇卻有天壤之別,金忠琢磨內中深意,後背不由一陣發涼。他一抬頭,見朱棣已下完諭旨,正望著自己,這位謀士心中頓是一緊,忙躬身答道:“謹遵使長諭旨!”

  四

  宋忠敗後,朝廷在北平以西再無重兵。稍作休整,朱棣繼續揮戈西向,兵鋒直指宣府。就藩宣府的谷王朱橞得報大驚,當晚便在長史劉璟等人護衛下棄城南逃。開平、雲中、上谷、龍門等地守將見燕王軍至,紛紛望風而降。

  與此同時,北平城內。受燕王軍令,燕山中護衛千戶孟善率軍東征永平府。永平守將趙彝、郭亮均為燕王舊部,見孟善軍到,當即開城投降。至此,除了松亭關尚有陳亨、劉真及卜萬率軍鎮守,幽州之地已盡歸燕軍所有。

  七月二十二日,遵化衛指揮蔣玉急報,陳亨等人率大寧兵馬出松亭關,駐營沙河,將攻遵化。此時西征大軍剛剛返回北平。得報後,朱棣略做休整,於七月二十四日再次出征,救援遵化。陳亨等人聞朱棣親至,不敢接戰,馬上又原路退回松亭關。朱棣不依不饒,命千戶李濬沿路北進,於二十七日到達松亭關外。李濬於關下列陣,耀武揚威。松亭關三將見燕軍勢盛,堅守不出,兩軍又重歸對峙。

  松亭關便是後世的喜峰口。此地南扼幽燕,北距塞外,乃阻斷大寧與北平之咽喉所在。此時距燕藩舉旗已有二十餘日,朝廷早已得知消息,討伐大軍不日即到。朱棣必須抓緊時間整飭軍馬,迎接南軍的大舉進玫,實在沒有功夫在此僵持。但松亭關不下,大寧軍馬隨時可能南下,北平後方難安。到底怎麼做方能兩全其美,一時讓燕王頭疼不已。

  “若是權弟無恙,大寧兵馬又豈會落入朝廷之手!”遵化城內,朱棣想了半天仍沒個妥善對策,不由暗自抱怨道。

  朱棣口中的權弟便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寧王朱權。朱權於洪武二十四年封王,二十六年就藩大寧。大寧位於燕山以北,背倚北平。洪武二十年九月,朝廷於此設置北平行都司,統轄塞外兵馬。第二年,北平行都司更名為大寧都司。自燕王就藩北平,這支大軍便一直歸其管轄。朱棣掌管大寧軍馬十餘載,其勢力可謂根深蒂固。寧王就藩後,大寧軍馬雖改屬寧藩,不過終洪武一朝,燕王作為北軍主帥,即便是寧王本人,亦需受其節制。此次朱棣靖難,事先便已派人潛入寧王府,與朱權暗通聲氣。朱權也是個能打仗的王爺,對建文削藩早就看不過眼,兩人頓時一拍即合。不料朱權行事不密,謀反一事竟被大寧都指揮使房寬偵知。房寬先下手為強,搶在朱權動手之前包圍了寧王府,將其軟禁府中,並把寧藩的營州三護衛親軍收為己用。房寬握了軍權,便組織兵馬,卯足了勁兒和朱棣作對,因此才有今日松亭關對峙一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