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信興沖沖地跑來燕府,卻被朱棣一聲“不見”給澆了個透心涼。他灰溜溜回家裡,想了半天才明白:燕王對自己仍有疑慮!一時張信不免有些氣沮。不過再想到眼下自己已危如累卵,他覺得已不是顧及面子的時候。第二天一大早,張信又來到了遵義門前。可朱棣仍是萬分謹慎,對他連番求見愈發驚疑。因拿不定主意,朱棣便仍以染病為由,再次將張信攆了回去。

  兩次被拒,張信急像熱鍋上的螞蟻:再過幾日,張昺等人就要動手了!他昨日下午巡視軍營,竟撞見一群將校聚在一起嘀咕什麼,待自己過去,眾人卻立馬嬉皮笑臉,顧左右而言他。張信老兵油子出身,立刻從其中嗅出了不對勁。經此事,他愈發害怕,心中也愈發堅定:為保身家性命,無論如何也要見到燕王!

  第三日早上,張信鑽進了一輛官眷用的乘輿,又來到王府門前。這一次王景弘正好在遵義門。張信以前見過他,知道他是世子親信。聽得燕王仍是避而不見,張信忙將景弘一把拉過,急道:“王公公,我實在是有十萬火急之事,你千萬進去說說,一定要讓使長見我!”

  前兩次來門前傳話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火者,張信求也無用。今日這王景弘卻是個能做些主的。他見張信一臉焦急之色,又坐個女眷車子隱秘而來,實在不像是假的。沉吟半晌,景弘欠身道:“王爺確實身體欠妥。張大人既然真有事,我便進去說說。至於成與不成,小人可就不曉得了!”

  “可以,可以!”張信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道,“就勞煩公公了!”

  此時高熾、高煦和道衍、金忠四人正聚在燕王寢宮。王景弘小心進去,將所見情況說了一遍,末了對朱棣道:“依奴婢所見,這張信似乎確有要事要稟告王爺。”

  朱棣聽了皺眉不語。他此時心中也是頗為猶疑:他擔心張信是來試探自己;但張信接二連三的求見,且言辭誠懇,難道真有什麼重要之事要跟自己說?若其真是有密言相告,自己卻避而不見,會不會誤了大事?想來想去,朱棣仍下不了決心,便將求助的眼光投向道衍。

  道衍也不能判定張信心意。不過見他這個架勢,道衍覺得其真有投效之意也未可知。想了一會,道衍奏道:“張信之意臣亦不能猜度。但他連番求見,王爺若執意不見也不好。依臣看,王爺不如先裝病在床,讓他進來,且看他說什麼,再做決斷。”

  朱棣一想,這也確實是個辦法,便點頭道:“就照師傅意思辦。”隨即他又對眾人道,“你們也別退下,都到屏風後面躲起來,一起聽聽他怎麼說。”

  張信在王景弘的帶領下進了寢宮。張信到了床前,見朱棣眼睛半閉,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心中不由一陣好笑。他跪下行完禮,便直接說:“臣有急事稟告殿下!”

  張信說得再誠懇,朱棣卻又哪敢輕信?聽張信說完,朱棣卻是一陣哼哼唧唧,半天說不出個整字來。張信見狀,忙說道:“殿下勿要再裝病了。張信今日前來,是要投效殿下。您有什麼心事,盡可告知在下。”

  朱棣心中一驚,嘴上卻哆哆嗦嗦道:“本、本王確實有病!”

  張信見他如此,苦笑一聲道:“這都什麼時候了,使長還信不過我!前些日葛誠已將‘燕王無病’四字透給了謝貴。如今他二人已得聖旨,正調集兵馬,不日就要對使長下手。使長便裝得再像,恐也難逃此劫!”

  朱棣內心驚駭至極。他早就對葛誠有所懷疑,今日張信毫不猶豫便將此人點出,朱棣兩相印證,心中已信了幾分。

  張信見燕王不語,心想:“不把你逼到絕路,你終不會信我!”他一咬牙,竟將建文密旨掏出,遞到朱棣床頭,方朗聲道:“這便是皇上命臣擒拿使長的密旨。使長要是還效忠朝廷的話,那不管您真病假病,現請起身跟張信回去;若使長已欲舉兵,那繼續裝病又有何意義?還請使長起身說話!”

  朱棣看到密旨已是目瞪口呆!張信竟連擒拿自己的密旨都掏了出來,他又豈能再存懷疑!朱棣一骨碌坐了起來,對著張信肅容一揖道:“僉事救我一家,恩同再造,請受我一拜!”

  張信見朱棣施禮,忙跪下磕了三個響頭,方道:“使長信得過臣,實乃臣之福氣。臣何德何能,豈敢受殿下大禮!”

  此時眾人也從屏風後繞出。道衍笑道:“張大人一片忠心,可鑑日月;使長有此等良將相助,實乃上天相佑!”

  朱棣命高熾親自搬來一張凳子,硬讓張信坐了,方溫言道:“天不亡燕,遣恩公前來救我。此番逃得大劫,他日必湧泉相報!”

  張信終於得到朱棣信任,心中也是一陣輕鬆,見朱棣感謝,他忙連道“不敢”。略歇一會,張信便徐徐道來,將張昺、謝貴的各項舉措詳細說了,末了方慷慨道:“王爺功勳蓋世,且素來忠義;可惜朝廷無道,竟視您如仇敵;齊泰、張昺等小人,妄圖謀害王爺,以為晉身之階。臣武人出身,素敬英豪,實不忍見殿下無過受難,故前來報效,願隨王爺殲滅醜類,重振綱紀!”

  張信說的唾沫四濺,朱棣也是連連頷首。其實朱棣也猜到:這張信之所以最後選擇燕藩,八成是看到了自己在軍中的勢力。不過在如此險惡環境下,他能毅然投靠,卻也十分難得;何況他還帶來了許多有價值的線報,這就更要好加撫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