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半天,建文方回過神來。咽下口唾沫,建文乾巴巴地道:“方先生所言何意?這將計就計又是什麼意思?能否說明白些?”

  方孝孺又一笑,從容不迫地道:“臣猜想,陛下一直不敢削燕,原因無非有二:其一、燕王一旦舉事,朝廷措手不及;其二,燕王與周、齊諸王不同,其有大功於國,威望素著,平日又小心謹慎,少有過失,朝廷削之無名!”

  “不錯!”建文點頭贊同,但又道,“這與迫燕藩謀反有何關係?”

  “大有關聯!”方孝孺鏘鏘道,“原先陛下登基未久,故對燕王自然是投鼠忌器。然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眼下北平城中七衛皆握張昺、謝貴之手,宋忠、馬宣、余瑱、耿璿、徐凱等將皆擁大兵,屯於北平四周。朝廷與燕藩,可謂是強弱已分。故投鼠忌器一慮,已不復存在!”

  “可師出無名奈何?”黃子澄緊接著問道。

  “此正孝孺請放燕藩三子之目的所在!”方孝孺眼中寒光一閃,沉聲道,“皇上撫治天下,一舉一動皆為萬民表率,自需端言正行,所作決議,必須與正道相符。既如此,憑著燕王的大功,只要燕藩反狀一日不明,朝廷便一日不能削燕。此間因由,陛下與二位大人應都明白!”

  建文默默點頭。方孝孺的話正說中了他心中的隱憂。別看齊泰整天不斷向北平派兵,但真到要建文強行下旨削燕的那一天,他還真不見得敢下這個手!天下悠悠之口,再加上史筆如鐵,這兩條鐵血皇帝朱元璋可以不在乎,但根基淺薄、且又深受孔孟薰陶的建文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無視。

  見建文點頭,方孝孺信心大漲,繼續大聲言道:“其實不光陛下與二位大人,就是燕王,對此也是清楚得很。如今他表面上一副乞憐之狀,以博取天下公論;暗中卻鼓動京中勛戚,為其在朝堂上爭鳴!而朝廷卻礙於大義,對其無可奈何!若長此下去,天下民心必傾向燕王,就是朝堂之上,勛戚也會聲勢日隆,對陛下生脅迫之心!故而,臣請放歸燕藩三子,便是要使燕藩儘快謀反!只要燕王反旗一舉,其不軌之心便昭然若揭,大義名分便也落到朝廷這邊。到時候再行削燕,便是上順天意、下應民心,正所謂師出有名耳!”

  “原來如此!”方孝孺說完,建文心中豁然開朗:放燕藩三子北返,促燕王謀反,以正朝廷削燕之名!這果然是難得的連環好計!正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原先他一直以為放燕藩三子是絕對賠本的買賣,但現在聽方孝孺一說,這其間其實也隱含著莫大的好處!

  “只是北平軍馬尚未完全就緒,若燕王即刻造反,恐也會惹上麻煩!”齊泰突然插口道。經方孝孺一說,他也覺得放燕藩三子北歸可行。但若果真如此,朝廷與燕藩兵戈相見就在所難免了。齊泰是兵部尚書,到時候要在用兵方面出了亂子,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故而不得不有所小心。

  “齊本兵①勿憂!”方孝孺笑道,“從皇上下詔到三子陛辭,再加上北返路上花的功夫,這麼算下來,三子到北平怎麼著也到六月了。就算燕王即刻舉事,朝廷也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齊大人盡可藉此時間準備!”

  一個月時間不算太充足,但抓緊一下也夠用了,再說燕王一見到三個兒子就舉事的可能性也不大。想了一想,齊泰點點頭,不再說話。

  “先生果是好計!”建文誇了一句,忽然又道,“可若放了三子,四叔仍就不反,那又奈何?果真如此,朕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燕藩不會不反!”孝孺堅定地道,“眼下四王被削,朝廷削藩之意已無所隱瞞。燕王乃梟雄之姿,豈會坐以待斃?僅以其二月進京的表現看,此人是鐵了心抗拒削藩!既如此,一旦山窮水盡,他必會拼死一搏!”說到這裡,方孝孺話鋒一轉,幽幽道,“當然,為防其繼續隱忍,皇上還需用些別的法子,迫其儘快舉事!”

  “什麼法子?”建文趕緊問道。

  方孝孺卻未直接回答,而是轉而問建文道:“昨日西平侯沐晟送來的奏疏,陛下可有留意?”

  “沐晟奏疏?”建文先是一愣,片刻後馬上反應過來,“先生之言,莫不是要殺雞儆猴?”

  “不是殺雞儆猴,是殺雞逼猴!”方孝孺眼中精光一閃,沉著道,“逼得這隻猴子心驚膽顫,不得不狗急跳牆!”

  “好一個殺雞逼猴!”建文大聲一贊,心中也終於做出了決定。他隻然而起,對三臣朗朗道,“就依方先生之言!先放三子北歸,繼而殺雞逼猴!”說到這裡,建文冷冷一笑道:“這次定要逼得四叔不得不孤注一擲,一舉鼎定削燕大局!”

  “聖上英明!”這一次,三位大臣齊齊躬身。

  “內奸一事,交由曹國公暗中摸查!”

  “遵旨!”

  “還有一點!”建文想了一想,又囑咐道,“逼燕王謀反一事,可暗中告與張昺和謝貴,使其有所準備。至於其餘人等,切勿泄露半分!”逼藩王謀反,這要傳出去,恐又會掀起軒然大波,建文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臣等明白!”三臣趕緊應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