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哥,你說啊?大姐和大姐夫是不是也會跟二姐他們一樣?”妙錦不知增壽內心憂慮,仍拽著他的袖子焦急地催問。

  “小妹莫要問我!”增壽輕輕將袖口從妙錦手中掙脫,苦笑一聲道,“過幾日你自己去問大姐夫吧?”

  “去問大姐夫?”妙錦不解道,“他不是在北平麼?我怎麼問他?”

  增壽望著窗外,良久方嘆了口氣道:“你大姐夫已上奏朝廷,要進京祭掃孝陵。今日早朝,陛下已親下敕旨,准其入京!不出意外的話,十來日後,你就可以見到你大姐夫了!”

  八

  經歷一場倒春寒,京城的天氣又轉好,過了二月二龍抬頭,拂面的東風已是溫暖怡人。這一日,三山門外的碼頭前人潮湧動,一應鹵簿儀仗依次排開,禮樂鑼鼓也敲得震天作響——燕王朱棣的車駕渡江進京了!

  燕王進京之事早已轟動京師。當初看到朱棣自請進京祭掃孝陵的奏本時,建文差點沒把眼珠子給掉出來。眼下三王被削,燕藩更是被朝廷視為首要大敵,這位燕王此時要求進京,而且還將三個兒子悉數捎上,實在是讓建文摸不著頭腦。在將奏本完完整整看了兩遍,確認無誤後,建文馬上召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以及剛被升為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景清、練子寧等一眾心腹商討對策。眾人得知燕王竟自請入京,也都是驚詫萬分,半天沒回過神來。過了好一陣,幾位大臣方展開熱烈的爭討:齊泰與景清反映最為激烈,認為此乃燕王自投羅網,而且連三位兒子也一同帶來,朝廷正好藉此機會將其一網打盡,最不濟也得悉數扣於京師;黃子澄和練子寧則大惑不解,他們實在不能理解燕王怎麼會選在這個時候進京。他懷疑燕王不過是有意試探朝廷態度,一旦朝廷准奏,他便立馬興兵作亂。因此子寧建議建文立發密旨給張昺、謝貴等人,嚴加防範;方孝孺則從道義角度出發,認為燕王以祭掃名義請求入京,朝廷亦無理由拒絕,不如先准了他。若其真敢入朝,則再審勢而動,亦不為晚。

  建文也是一陣迷糊。他實在搞不清這位四叔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麼藥。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要是燕王真敢來,無論從哪方面看,自己也是占了主動。經過一番討論,建文終於下旨:准燕王近日進京。同時,他又連發密旨,令河北各地嚴加戒備,以防燕藩作亂。

  待到燕王車駕淮河後,建文君臣方才最終確信,燕王這次是真的要過來了。儘管仍拿不準燕王之真實用意,但朝廷還是在最短時間內作出了妥善安排,這一日清早,安王朱楹等皇室親族便在江邊迎候。不過朱棣卻並未回城中的燕王宅邸,而是在京中招搖過市,直把偌大個金陵兜了一圈,方從聚寶門出城,繞上鐘山孝陵祭掃太祖。一路之上,城中士民扶老攜幼,一瞻這位膽大如斗的燕王之風采。輿駕路過大功坊時,徐府外面鼓樂震天,妙錦的心也被撩得直痒痒,直想衝出去瞅瞅大姐夫的氣派,無奈還沒走到二門,徐輝祖那張陰沉的臉便把她堪堪擋了回來。朱棣上得鐘山,帶著高熾三兄弟在孝陵大哭了整整一個下午,極盡哀悼之情,直到天色已黑方才回城。

  按制,親王入朝當日應宿於奉天門外東耳房,於次日早朝見駕。燕王車駕一進皇城,御用監少監王鉞便將朱棣與高熾等人引至耳房內歇息。王鉞乃建文親近內官,本是被派來暗中打探燕王神色的,朱棣對此心知肚明。一路上燕王父子四人舉止如常,並無絲毫不平言語,還恰如其分地給了王鉞十錠寶鈔做賞錢。王鉞見朱棣不像別有舉動的樣子,也便放了心,最後笑道:“王爺父子此番入京,不光皇上,連太后她老人家也是欣喜萬分。明日入朝儀罷,皇上要請王爺父子去晉見太后,還請您老人家事先有所準備!”

  “那是自然!”朱棣樂呵呵地道,“聽說太后喜好吃北平的馬牙松和蘋婆果。此番進京,本王特地各帶了四筐,明日便送到慈寧宮裡去!”

  “承蒙王爺如此掛心,太后得知必定歡喜!”王鉞又是一躬,再應付幾句,遂寬心告退,回乾清宮向建文稟告。待王鉞走遠,朱棣的滿臉笑容逐漸凝固,過了半晌,方哼的一聲,冷冷將門關上。

  明初常朝之地為華蓋殿。不過今日燕王進京,百官便先於華蓋殿行禮,方隨同建文一起赴奉天殿,待燕王到此處行入朝儀。這日凌晨,朱棣便已換好了覲見時應穿的親王袞冕服,與三個兒子一起在耳房等候。過了一陣,建文駕臨奉天殿,百官按班侍立完畢。引禮官便來迎燕王進宮見駕。朱棣等人隨引禮官進了東角門,沿御道登上丹墀。

  丹墀上朱棣的王座早已設好,朱棣徑直就座,高熾等人也已於拜位上站定。此時禮樂奏響,按制,朱棣與高熾等人將行四拜之禮。

  然而意外發生了!只見高熾等人仍面北而跪,循規蹈矩行了四拜之禮。但朱棣立於拜位,竟只做了一長揖,卻是不拜!

  丹墀兩旁頓時一陣騷動。京中文武早已對朱棣進京充滿疑惑,認為這位親王此來純屬自找麻煩。而今燕王不僅來了,居然還登殿不拜,這不是無罪找罪受,等著建文收拾麼?此時殿外官員個個目瞪口呆,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對燕王的大不敬之舉驚詫不已。不過按照制度,朝官四品以上方能進殿侍立,站在丹墀上的都是些五品以下小官。其間雖不乏都察院御史與六科給事中,但此刻也都只顧吃驚,竟是沒反應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