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孝孺沉思半晌道:“此策可用,周王於太祖在時便有不軌之舉,其心恐不臣於皇上,藉此除掉,則削藩大計出師告捷。”

  建文見二臣亦都贊同此事,便下定決心道:“既然如此,便依此計而行。不過周乃大藩,其力雖比不上秦、晉、燕等塞王,但仍不可小視,怎麼個削法而又不致禍亂,尚須妥善計較。”

  建文最擔心的是詔書一下,這位五叔便興兵作亂。此時朝廷剛削諸王兵權,尚無其他布置,恐怕會措手不及。

  黃子澄早已胸有成竹,欠身道:“臣已想過,此事只可智取。皇上可明發一敕,以胡患為名令曹國公李景隆率軍北上巡邊,同時暗付密旨,命其路過開封時將周王拿下。曹國公在洪武年間多次外出練兵,且與周王關係尚好,他在開封盤桓數日,周王應不會見疑。待其布置妥當,則明宣諭旨,速擒周王回京,則大事定矣。”曹國公李景隆喜好儒學、素來禮遇文人,黃子澄與其關係頗好,故此時想到了他。

  “景隆?”建文眼中一亮。李景隆是開國元勛、歧陽王李文忠之子,朱元璋堂姐曹國長公主的嫡孫。太祖在世時,十分器重這位面貌俊秀的孫輩皇親,太子朱標和建文本人亦時常到歧陽王府做客,與李家關係十分融洽。此時黃子澄推薦景隆,建文也覺得十分合適,當即挺身而起,大聲說道:“好,此事便付與景隆。子澄出宮後可先跟他透個風,順便面授機宜。明日早朝朕便下詔,命他率兵北上!”

  齊泰嘴唇一動,似乎想說些什麼,但見建文決心已定,便又把頭低了下去。

  商量完正事,齊、黃二人便行禮告退,建文想讓方孝孺與兩位心腹重臣多多親近,便叫他們三人一起出宮。

  待三人走遠,建文尋思左右無事,遂出殿登輦,向長安宮行去。

  長安宮位於後宮中的東六宮區的西南角,緊挨著皇后寢宮——坤寧宮,是皇帝嬪妃所居之地。當下住在長安宮的正是建文的妻子——太孫妃馬氏。作為皇帝正妻,馬氏本當入主坤寧宮。不過眼下太祖方逝,自不是行冊後儀之時,馬氏的身份便仍是太孫妃,居所也只能暫定在長安宮。

  方到宮門口,裡面便傳來一陣笑聲。建文聽得,當即眉頭一皺。雖說國喪已過,然畢竟先帝升遐未久,這長安宮現在就一片歡聲笑語,也未免太不合時宜了吧!

  就在建文不快之時,宮裡已得知消息,馬後忙帶著一干侍女內官迎出宮門,向建文跪拜道:“臣妾不知陛下駕臨,接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是朕不讓他們通報的,爾無須自責,起來說話吧!”建文冷冷說道。

  馬妃從建文的語氣中聽出了不正常。稍稍一想,她便明白了建文不快的緣由。搞清楚狀況後,馬妃心下愈發忐忑,甫一起身,便忙小心解釋道:“方才妙錦正逗文奎開心,一時興起,忘了禮數,還請陛下勿怪!”

  “一聽聲兒就知是她!”聽得馬妃解釋,建文神色稍緩,然仍冷哼一聲道,“偌大個金陵城,也就她敢這麼放肆!”

  “咿呀!誰說我放肆啦!”建文話音方落,一陣清朗的女聲從宮內傳來,緊接著,一個上穿柳綠花緞右衽衫,下著杏黃綢馬面襴裙的少女娓娓而出。只見這少女年方二八,柳眉杏眼、面貌清秀絕倫,只是一雙水靈靈的眸子卻是轉個不停,毫無女兒家應有的恬淡與矜持。待到建文面前,少女微微曲了曲身,算是行了見駕禮,隨即一蹦而起,雙手往腰間一叉道:“炆哥哥好沒道理!你整日就知道什麼國家大事,把妻兒晾在後宮不搭不理。我好心進宮陪娘娘和奎兒解悶,你卻還嫌我放肆!真是不辨忠奸,糊塗哩!”

  建文被說的一怔,隨即啞然苦笑。這少女名叫徐妙錦,是開國元勛、已故魏國公徐達的小女兒。妙錦出生未久,徐達便就去世,徐老夫人憐其沒有父親,且又是么女,對她十分溺愛,一眾哥哥姐姐對她也是百依百順,生生把這小丫頭片子慣成了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刁蠻千金。徐達乃開國元勛之首,死後追封中山王,其家族是大明第一名門,平時與皇室來往十分頻繁。建文還未登基時,妙錦便時常找這位大自己幾歲的“哥哥”嬉鬧。妙錦雖然任性,但性子卻是純樸爛漫,兼又生的俏麗可人,讓人一看就心生憐惜,建文對這位小妹妹從來也是憐愛有加。妙錦心思玲瓏,一下就摸透了建文性子,由是更加蹬鼻子上臉,對這位太孫哥哥是一點兒客氣也無,耍賴抬扛耍嘴皮子等小女孩子家把戲雖不是家常便飯,但也隔三岔五就來上一回,建文對此是又好氣又好笑,但就是拿她毫無辦法。如今建文已貴為天子,但妙錦卻絲毫不因其身份而有收斂。此番是建文登基後兩人首次碰頭,結果甫一見面,妙錦便又與他槓上。

  “你也太過分了些!”想了一想,建文故意做出一副嚴肅之態道,“皇祖父去世方過一月,你就在宮中大肆囂笑,這成何體統?皇祖父在世時,對你也是疼愛有加。你這樣做,哪對得起他老人家在天之靈?”

  “切!”見建文一副道貌岸然之態,妙錦當即把嘴一撅道,“你還好意思說我?要我說,你這孫兒才對不起先帝他老人家哩!”

  “胡說八道!”建文愕然道,“朕哪裡對不起皇祖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