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架空歷史] 《永樂風雲(出書版)》作者:殷明【完結】

  《永樂風雲(套裝共4冊)》包括:《永樂風雲(第一卷)》、《永樂風雲(第二卷)》、《永樂風雲(第三卷)》和《永樂風雲(終卷)》。

  《永樂風雲(第一卷)》內容簡介:王之首的燕王朱棣更成了建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為求自保,朱棣忍氣吞聲、裝瘋賣傻,欲使朝廷放棄削燕。但建文卻不為所動,欲置親叔於死地而後快。眼見大禍將至,朱棣在與朝廷政治博弈的同時,也開始暗中積蓄力量,又玩弄權術左右民心輿論,最終在生死存亡之際絕地反擊,起兵靖難。但面對坐擁天下的朝廷,僅有北平一隅之地的燕藩猶如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的拍打下,隨……

  《永樂風雲(第二卷)》內容簡介:奪取大寧軍馬後,燕藩終於有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實力,繼而接連重創南軍,將戰爭主動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在沙場上馳騁縱橫的同時,朱棣利用所取得戰略優勢再施權謀,威逼利誘得朝中勛貴與建文貌合神離,並從宮中逃亡內官口中探得南軍虛實。隨後,燕軍長驅直入,兵臨金陵城下,早與燕藩暗通的王公大臣打開城門,放燕軍進城,建文朝廷土崩瓦解!金陵告破,靖難功成,本是慶賀之時,可朱棣卻未曾想,建文在城破之時的離奇失蹤!而更讓朱棣始料未及的是,其對方孝孺雖則嚴厲但卻並不出格的懲罰,在後世竟逐漸演化成“誅十族”的曠世暴舉!建文在城破之際有何動作?“誅十族”的真相又是如何?請隨《永樂風雲——問鼎天下》一道,來揭開籠罩在歷史上空的層層迷霧……

  《永樂風雲(第三卷)》內容簡介:稱帝後,永樂審時度勢,毅然摒棄休養生息的洪武舊政,轉而開拓振興。修成人類文明史上巔峰巨作《永樂大典》,光復脫離中國五百年的安南。而在一片非議中的鄭和下西洋,更是寄託著永樂啟動華夏文明擴張浪潮的宏大構想。經過一番勵精圖治,大明國勢日隆,永樂更是親率大軍出塞,一舉擊潰韃靼,消除了威脅中國的最大隱患,成功打造出又一個中華盛世!然而,在盛世之下,王朝內部也隱憂漸生。皇子間的帝位之爭也愈演愈烈;開拓壯舉大耗國力,引朝中滔天爭議。成就赫赫功業的永樂大帝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永樂風雲(終卷)》內容簡介:永樂王朝的儲位之爭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因運糧失期而搖搖欲墜的東宮成功將朱瞻基推上了皇太孫的寶座而保住了地位。這逼得朱高煦不得不孤注一擲,預謀發動兵變奪取帝位。這一逆天之舉敗露後深深刺傷了永樂的心。而白蓮教之亂、瓦刺壯大、交趾叛亂等問題一度成為朝廷大患。永樂勵精圖治十九年後,大明王朝正式遷都北京,定鼎了華夏盛世的巔峰。而一手締造這一輝煌的永樂也垂垂老矣,在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時,朱棣終於油盡燈枯、龍馭上賓……一代帝王的傳奇歷史畫下了完美的休止符。

  《永樂風雲 第一部:絕地驚濤》

  楔 子

  大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金陵。

  天雷滾滾,金陵上空遍布陰霾,似有一場大雨將至,但就是怎也落不下來,只把偌大的金陵城籠罩其中,顯得十分陰沉。位於金陵城東部的紫禁城裡,卻不見平日川流不息的進出人群,一片空空蕩蕩,竟像座死城。紫禁城外廷的中軸線上,依次坐落著奉天、華蓋、謹身三座大殿。此時,只有在奉天殿這座巍峨莊嚴的宮城主殿周圍,還站著一些內官侍衛,稍有幾分人氣。但他們閃爍的眼神和驚惶的表情中,卻又明顯透露出陣陣不安的氣息。

  奉天殿內,建文頭髮散亂,一雙眸子木然無神地望著殿外,明黃色的盤領窄袖龍袍上面濺落著幾滴殷紅的血跡;腳前的青磚上,橫陳著一具男子的屍體。從屍體腹間汩汩流出的鮮血可知,此人應方死未久。

  忽然,天空響起一聲驚雷,建文聞聲一震,頓從呆若木雞中恢復過來。再打量了地上死屍一眼,建文忽然發瘋似的提起右腳,對著屍體便是一頓猛踹。

  “奸賊害朕!奸賊害朕!”建文一邊哭罵,一邊死力踹著地上屍體,臉上兩行熱淚潸然而下,黑色的靴子也被鮮血浸染,現出一片暗紅。

  “陛下!”殿內一個身穿藍色文官袍的青年官員跪行上前,一把抱住建文的左腿,激動地哽咽道:“此賊構陷陛下,業已伏誅。然李景隆已開金川門,北兵不多時就要直犯宮闕了!事已至此,陛下切不能只顧泄一時之憤,還需速作決斷啊!”

  建文渾身一抖,手中利劍恍然落地。過了半晌,他方慘然一笑道:“不想朕竟會落到此等地步……”

  見建文只是自怨自艾,青年官員心急如焚。思忖片刻,他一咬牙,徑直爬起,轉身走到跪在殿門處的一名內官身邊一陣細語。內官點點頭,隨即做個手勢,帶著幾名下屬飛馳而去。交待完畢,青年官員轉過身來,強忍著心中悲痛對建文沉重地說道:“陛下,臣已交待王鉞,將紫禁城各門緊鎖。燕賊亦是先帝之子,想來不會行焚宮室之惡舉。如此看來,北兵要進宮城還需一段時間。事急矣,是玉石俱焚,還是忍辱負重,需請陛下即刻定議。否則燕賊一旦進宮,陛下將難逃其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