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少年覺得眼前的局面很有趣,他回洪川買了個望遠鏡,馬上又返回了佛手坪。

  為了降低風險,他沒有借住在村里,而是住在了山上。

  他每天把望遠鏡對準山下的村落,等待著好戲開場。

  他此時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操局者,他也很迷戀這種站在高處,操控一切的感覺。

  一切跟他料想的一樣——陳志國並沒有讓他等太久,在秦玉又一次被侮辱後,毛桃爆發了!

  佛手坪系列殺人案,隨之發生!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我後來在現場發現的一縷金色菸灰,因為這縷菸灰的出現實在讓人費解。

  在發現菸灰之後,我曾無數次地想過,到底是誰把它遺落在現場的?

  其實仔細想想,答案無非兩種:

  一、兇手

  二、被害人

  如果菸灰是兇手留下的,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一、毛桃會抽菸

  二、毛桃曾經躺在床·上抽菸

  雖然毛桃有打火機,但我依舊認為這很不現實,因為躺在血肉橫飛的案發現場抽菸,怎麼看都像是具有反社會人格的變·態殺手才能幹出來的事,一個連人話都不會講的黑猩猩,應該沒有這種‘雅興’。

  所以,答案就變得異常簡單——金箔雪茄肯定是陳志國抽的。

  原來我一直是這麼以為的,陳志國靠著賣古董的錢賣了一箱金箔雪茄,在被殺前躺在床·上抽了最後一支。

  從邏輯上講,這樣非常合情合理。

  但是,這也不過是建立在邏輯之上的假設罷了。

  事實證明,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有兩點:

  第一、金箔雪茄在武漢的銷售網點很少,有也是偷賣。陳志國就算去過武漢,也不太可能遇得到。

  第二、陳志國平時住在村子裡很少出去,應該沒有這麼高雅的愛好,就算真遇到了金箔雪茄的代購,他也不捨得買。

  我覺得這個地方一直是個謎團,就算後來發現了林染的日記,這個謎團也沒有解開。

  因為在林染的日記中,我們沒有找到任何關於金箔雪茄的記錄。

  最後,我也慢慢放棄了尋找這個線索的念頭。

  直到發現少年才是這個案件的真兇,我才又想起了這條線索,同時腦子裡忽然萌生出了另一種想法——金箔雪茄會不會是少年買的,買了之後恰好送給了陳志國一支?

  開始的時候,我的確是這樣想的,但後來仔細想想,發現還是不對。

  因為這太違反人性了——一個年少氣盛的少年,怎麼可能把這麼珍貴的雪茄心甘情願地送給一個□□了自己十幾年的男人?

  所以,推理到最後,只剩下了唯一的可能性。

  儘管這種可能性我並不願意面對,也不願意承認,但是經驗告訴我,有時你最不願意看到的,恰恰最接近現實——在陳志國和樊秀芝被殺後,少年進入過一次現場,他躺在鮮血淋漓,血肉橫飛的床·上,點燃了那支雪茄。”

  說到這,江昭陽停了下來,喝了口水,馬上繼續說道:

  “我在這方面的經驗很少,不太能理解這種弒親案嫌疑人的犯罪心理,但我幾乎可以肯定,少年並沒有從這場殺戮中獲得多少心理滿足。

  一開始他肯定是興奮的,但過不了幾天,他就會再次陷入空虛之中,就像原來發生的事都是一場夢。

  現在夢醒了,他該往哪裡去呢?

  在這個問題還沒想通的時候,警察出現了,他們開始調查陳志國和樊秀芝的死因,少年又一次躲進了山里,通過望遠鏡朝山下觀望著,他很得意,同時又有點好奇——山下的這群笨警察到底會怎麼破案呢?

  他躲在山裡,連一點逃走的意思都沒有,因為他一點都不怕,因為殺人的是毛桃——一頭不會開口說話的畜生,它的殺人動機是秦玉——而秦玉不知道他回來了,所以沒有人可以指證他。

  另外,他也足夠小心,現場除了那一縷不小心掉落的菸灰之外,他沒有留下任何有用的證據。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算村裡有人偶然看到了他,因為外貌特徵的變化和他臉上的刀疤,那群笨警察也永遠查不到他,因為在官方記錄上,他早就是個死人了。

  要查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就算公安部派出了最優秀的犯罪心理專家,就算他們集全國刑警之力,也根本不可能找得到他。

  這也是少年遲遲沒有出現在洪川警方視線里的根本原因。

  一想到這些,少年不僅得意,甚至還生出了些許自滿——夜半時分,他吃飽了沒事幹,在月下吹起了尺八。

  不過,這種愜意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他出來的時間已經夠長了,隨身物品和食物已經被他用光了,他中間不得不離開佛手坪,回到洪川補給。

  也許就是在那一趟回去的途中,他在公交車上遇到了許韻——一位快要臨產的孕婦。

  關於這一段,我覺得完全可以參考林染日記中的記載:

  許韻當時在公交車上跟她對象吵架,威脅要把孩子打掉。這句話本來是句氣話,但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這麼一句簡單的話,瞬間激怒了少年。

  他在幾秒之內就做出了一個邪惡的決定——既然你不想要這個孩子,我就給你取出來,像你這樣的女人,根本不配有孩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