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章 千里尋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夜色靜謐。

  梁泊昭走出殿門,他的腳步沉緩,一直走出了老遠,身後也是安安靜靜,並無女子追出來的聲音,梁泊昭停下腳步,唇角勾出幾許自嘲,他閉了閉眼睛,在邁開步子時,腳步間已沒了方才的遲疑與凝重,只頭也未回,大步離開了長歡殿。

  待梁泊昭率大軍走後,宮中的日子乏善可陳,玉嬪一枝獨秀,仗著腹中的龍子與太后的厚待,在宮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連永寧也是避其鋒芒,偶在宮中遇到玉嬪的步攆,也會讓她先行,如此更是助長了玉嬪的氣焰。

  凝香帶著九兒住在長歡殿中,身旁都是梁泊昭親自從內務府選出來的人,個個伶俐機敏,即便梁泊昭出征在外,凝香宮中的衣食也還是這宮裡獨一份的,一切都按著皇后的品級來,怎一個山珍海味,錦衣玉食說的盡。

  玉嬪私下裡瞧著,心裡便是泛酸,只撫著肚皮與自己的替身宮女言道;「不過是個公主,皇上也稀罕,等本宮肚子裡的龍子生下來,看皇上還喜不喜歡那個丫頭片子。」

  此話不知如何傳進了凝香耳中,自梁泊昭走後,凝香每夜都會做夢,夾雜著前世今生,想來只覺得諷刺,上輩子的她,不曾見過富貴,輕易被三公子引誘,而後在張府歷經世態炎涼,只求和梁泊昭攜手一生,哪怕清貧也是喜樂。孰知這一輩子,梁泊昭竟是給了她能令世間所有女子都會仰慕的地位,給了她潑天的權勢與富貴,卻唯獨給不了她想要的平淡的日子。

  那張和離書,凝香幾乎沒有細看下去的勇氣,每次打開,前世不堪的記憶總會湧進腦海。梁泊昭說的不錯,他和她,怎麼就走到了今天?

  凝香打開沉木箱子,封后詔書與和離書安安靜靜的躺在一起,到了如今,她所求的不過是一方淨土,了此殘生,將女兒撫養長大足矣。而他卻只給了她兩個抉擇,要麼做皇后,要麼遠遠離開。

  凝香的眼睛划過那明黃色的詔書,眼眸再一次落在和離書上,她顫著手指,終於將那一張薄薄的紙張拿在了手裡。她回眸看向熟睡的女兒,淚珠終是滾了下來。

  她是不想做那個皇后,可更不想在拿到這樣一封和離書。

  凝香擦乾了眼淚,將和離書收好,自己走到床前,抱起了熟睡中的九兒,向著殿外走去,王公公見著便是一驚;「這大半夜的,娘娘要帶著公主去哪?」

  凝香目光恬靜,緊緊抱著懷中的女兒,對著王公公道;「勞公公去與太后說上一聲,我要帶公主去一趟朗園。」

  王公公瞅了眼天色,剛想勸個幾句,可見凝香堅持,便是不敢多說。梁泊昭離京時,曾下令無論凝香要做什麼,要去哪裡,他們都不可攔著,只由著她即可。是以王公公也不敢攔,只得讓長歡殿裡的宮人跟著,又是拍了侍衛,一道將凝香母女送出了皇宮,去了朗園。

  董家人提前得知了消息,已是起身在園外候著了,凝香抱著女兒下了馬車,在看見親族的剎那,鼻子便是一酸,她沒有出聲,只對著董家二老跪了下來。

  「娘娘這可使不得,您這是做什麼?」田氏大駭,連忙就要去扶凝香,董母也是愣住了,伸出胳膊就要去拉凝香起來。

  而凝香身後的宮人侍從,見凝香跪下,亦是跟著跪了一地。

  「娘,女兒要出一趟院門,實在沒法子將九兒帶在身邊,這段日子,九兒就靠您和嫂嫂照顧了....」凝香低眸,看著孩子熟睡的臉蛋,心裡便是酸澀難忍,只想落淚。

  「香丫頭,你這是在說啥?你這在宮裡好端端的,你還要去哪?」

  凝香眼眸清亮,對著董母柔聲道;「娘,若女兒一直不回來,就讓九兒待在朗園,千萬不要讓她進宮,皇上....會答應的。」

  董家人都是慌了神,都不知凝香深夜抱著孩子前來,鬧上這一出是為了何事。

  田氏擔心孩子著涼,只接過九兒,讓乳母抱著進府,自己和董母總算是將凝香從地上扶了起來,凝香的眼睛一直落在九兒身上,直到孩子進了朗園,再也看不見為止。

  「外面風大,娘娘還是快別在門口迎風了,有什麼話,咱們進去再說。」田氏溫聲勸著,欲拉凝香進府。

  凝香搖了搖頭,從母親和嫂嫂手中抽出了自己的胳膊,輕聲道;「我就不進去了,娘,嫂嫂,你們不必擔心我,我不去哪,只是去南疆找皇上。若我沒回來,娘和嫂嫂,一定要幫我照顧好九兒....」

  凝香聲音有些哽咽,話未說完,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董母慌了,一把攥住凝香的手腕;「香丫頭,你可別犯傻,皇上去南疆打仗,你好端端的日子不過,不在後宮享福,你去湊啥熱鬧?」

  凝香沒有說話,只輕輕抽出自己的手腕,董母還欲再說,卻被田氏一把拉住了胳膊,田氏看著凝香的眼睛,聲音溫和,帶著濃濃的關切,她並未勸什麼,只說了句;「娘娘一路小心,若見著了皇上,好好和皇上說。」

  凝香雙目一熱,對著田氏點了點頭,「多謝嫂嫂。」

  田氏眼眶也是微紅,「娘娘放心,我和婆婆,會好好照顧小公主,等著皇上和娘娘回來。」

  凝香唇角噙上一抹淺淺的笑渦,對著母親拜了三拜,也不再理會母親的挽留,折身上了馬車。

  凝香身為宮妃,等閒下自是不可離京,而梁泊昭卻曾下令,無論董妃去哪,都不可阻攔,是以王公公在得知凝香要離京去往北疆時,先是震驚,再是駭然,不得不去了壽康宮,將此事說與太后知曉。

  太后得知凝香竟是將九兒送到朗園,自己出宮,不免又驚又怒,剛要讓人將凝香母女接回來,又聽王公公所說梁泊昭曾下令不可阻攔,便是消停了下去。

  她雖貴為太后,可也知曉兒子素來不與自己親近,梁泊昭剛登基時,還曾顧忌彼此的顏面,來應個卯,請個安,最近更是連卯都不應了,數月不曾來壽康宮,天家母子不和已經不是秘密,聽得兒子下令,她也只得擺了擺手,道一句;「既然皇上由著她,就隨她去吧。」

  王公公得令,只派了一支御林軍,連帶著宮人侍從,一道護送著凝香像南疆行去。生怕凝香路上遇上個三長兩短,他沒法子和皇上交代,凝香前腳剛離開京師,他後腳已是傳書到南疆,將此事回稟了皇上知曉。

  一路艱辛,不必贅述。

  凝香獨自一人坐在車中,懷裡擱著那一紙和離書,南疆路途遙遠,顛簸中,她卻總覺得恍惚,這一路與自己當年去北疆尋夫何其相似。只不過那時候的她與梁泊昭,還曾恩愛如漆,思念刻骨。

  她至今記得,梁泊昭曾領兵親自去迎接自己,漫天風沙中,他將自己從馬車上抱在懷裡,不等她回過神,他的吻已經落下。

  那樣好的日子。

  凝香將懷裡的和離書取出,輕輕打開,瞧著那上面一字字的如勾鐵劃,她想不出,他在寫這和離書究竟是什麼心境,她卻知道自己在拿到這一封和離書時,是生不如死。

  也曾想著,這一世便帶著女兒在宮裡偏安一隅,靜靜過著日子,也曾想著,無論他有多少女人,她只要有九兒就夠了,可直到拿到這一封和離書時,她才明白,之所以願意帶著孩子在宮裡不問世事的一輩子,是因為他離自己那樣接近,甚至從長歡殿的窗口向外看去,透過層層宮闕,就能看見元儀殿高高的宮牆。

  不管他來不來看自己,她只要知道他在那裡,只要知道就夠了!她便可以心安,帶著孩子一日日的挨下去。

  她本以為,自己早已不在乎他,她在乎的,只有一個九兒。

  而當他寫出那張和離書,她才知曉,所謂的在乎女兒不過是個幌子,若沒有掏心掏肺的在乎孩子的父親,又何嘗會這樣愛他的孩子?

  不過是自欺欺人。一直是自欺欺人。

  直到看見了和離書,她才幡然醒悟,自己從未想過要離開他。

  可惜,醒悟的終究太遲。那一晚,梁泊昭心如死灰的眸子一直印在她的心上,當他下筆寫下那一闕和離書時,直如行雲流水,不見一絲一毫的凝滯與不舍。

  她甚至不知道,當自己到了南疆,他會如何對待自己。

  南疆。

  方才結束了一場戰事,梁泊昭親自統兵上了前線,只嚇得周遭將領膽戰心驚,回營後,同行的言官俱是紛紛相勸,讓梁泊昭別再親自上戰場。

  梁泊昭只是微微一哂,打了一輩子的仗,區區的南疆叛亂,委實不曾放在眼裡。

  正與眾將商討戰事,就聽侍從的腳步聲響起,進了帳子,便是對著自己跪了下去。

  梁泊昭眉心微皺,只道;「何事?」

  「啟稟皇上,方才接到京中傳書,還請皇上過目。」

  梁泊昭接過密信,見是王公公所傳,遂是當即打開,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諸人俱是察覺皇上頃刻間變了神色,只見他攥著那密信,眼臉微微跳動著,似是受到極大震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