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說,呂范後來此舉在荀攸看來宛如畫蛇添足,說不得反而會使隊形混亂,顯出破綻,為張飛所趁。

  但是,所以說但是,荀公達並不以為意,因為他很清楚,這一戰是不可能敗的……張飛如何神武,如何斬將奪旗,都不會影響到戰事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

  首先,張飛帶著那幾百騎兵殺傷有限,即便他神勇無雙,能屢屢斬將奪旗,卻沒有能力藉此機會進一步擴大有效殺傷,更不可能殺光所有軍官,使燕軍全軍組織潰散。

  相對應而言,如今這種局勢下,燕軍內部,哪怕是一名只聽軍司馬讀過那些軍令布告,一路從家鄉長途跋涉至此的什長伍長之流,心裏面也都會清楚,天下大局屬於燕公,此戰與其說是諸侯爭霸,不如說是掃尾平叛。

  而這種情況下,這些遠道而來,從涼州、漢中、徐州抵擋的部隊只會一時潰散,卻不會也不敢有人做逃兵的,等稍微回過神來,潰逃的兵馬必然會在基層軍官的組織下重新集結作戰……而一旦如此,神武如張益德,也會被螞蟻活活咬死的。

  只不過,既然必勝,荀攸也沒有什麼心思糾正呂范的錯誤,畢竟,燕公拿這些雜牌兵擺在身前是何意,荀公達當然也有所猜度。而且他更明白,此時出言,人家大司馬呂子衡未必聽得進去——不是說這位沒有氣度,而是說他做慣了後方,卻久不從軍,此時又是敏感之時,臨到陣前,不免苛全求備,反而失機。

  一念至此,荀公達自然無言。

  而就在後方傳令之時,前方戰況又有變化,卻是張飛副將周黎終於率所部步卒浴血作戰,繼而跟上了張益德……此番變化原因也很簡單,張飛越過密集軍陣,突到第三營身後以後,第三營副將、姜敘族弟姜囧主動撤開了中路,下令部隊往河堤方向集結。

  這不是出賣身後部隊,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戰術選擇,因為身後的部隊已經得知了張飛的突擊,而且在剛剛亂戰時必然已經做好了準備。那這個時候稍作躲避,非但可以減少不必要傷亡,還能趁機收攏前方潰兵,尤其是那些羌人潰兵。

  須知,天水姜氏在羌人中還是有些威望的。

  實際上,周黎再度追上張飛的前鋒時,其部已經不足一千三四百人……這麼大的減員比例當然不是陣亡和受傷,便是潰散的燕軍都未必有如此多的損失,而是倉促突擊下,部隊被捲入小股戰鬥後不得已的軍事脫節所致。

  不過,肩上中了一箭的張翼德回頭望見身後部隊追來,卻並沒有大喜過望,反而難得嘆了口氣,然後便折斷箭頭,勒馬向前,朝身前之陣型綿密所在奮力一呼:「糜府君,故人在此,何吝一見?」

  遠遠躲在陣後的第四營主將糜芳聞得此言,登時面紅耳赤,卻是低頭躲在陣中不言。張飛見此情形,也不多話,便要不顧生死直衝。但就在此時,忽然間,戰場更西側一片煙塵滾滾,卻是有部隊支援至此。

  這當然是身後陳登得到了呂范的命令,匆匆自後方繞來,行雙列之陣。

  當然了,張飛是不知道的,但這不耽誤他窺到戰機,徑直轉向繞過軍陣嚴密的糜芳部,朝著剛剛到來立足未穩的陳登部衝鋒而去。

  陳登部猝不及防,被張飛直接切入陣中,但好在陳元龍早知道謝徴、孔秀之死,沒有敢妄動,而是躲在甲士叢中,調集長矛與弓弩,試圖在陣中留下對方。

  眼見著身後周黎再度跟來,張益德也並不戀戰,而是奮力格殺了數人、打開缺口後,便復又帶著新一處箭傷徑直沿著兩營之間的空隙向北衝鋒而去……這下子,周黎部徹底被阻!

  而到此為止,張益德決死之態也已然顯露無疑,但陳登、糜芳二營居然不敢追索圍殺,也不知道是畏懼張飛神勇,還是心存愧疚。

  陳登糜芳二營之後,乃是趙昂與韓德二營,這二營剛剛列陣完畢,但和前二營不同,涼州序列的軍將卻多驍勇好戰,哪裡會因為誰死了誰名聲大便不敢應戰呢?更何況張飛乃是天下名將,若能殺得其人,此戰之中幾乎是僅此於擒殺劉備的大功?區區一堆千石軍官,怎麼可能不眼熱搏命?

  於是乎,幾乎是不約而同,兩營步卒自然不動,雙方主將卻是各自分出數百騎來親自夾擊已經只有百餘騎的張飛部。

  張益德瞥見兩面來攻,也不吭聲,也不下令,更不理會身後如何,只是直接勒馬轉向一邊趙字旗幟所在而去。雙方騎兵迎面對沖,張益德所部已然疲憊帶傷,更兼人少,甫一接戰幾乎是全面下風,但張飛自為鋒矢,卻是揮矛撥開數道冷箭,頂著又一處箭傷,大吼一聲直趨對方旗下。

  話說,趙昂見到張飛真人雄姿,原本憑藉想像積攢起來的滿腔豪氣一時頓消,不然也不會臨時減速並下令放冷箭了,而等到對方即將衝到旗下,其人更是一時膽寒,主動棄大旗而走,試圖歸入陣中。

  而張益德殺到大旗跟前,不見裝束明顯的軍將,便乾脆一矛捅死擎旗之人,然後便不管不顧,直接折身向後,復又往身後正在逼近的韓字大旗而去了。

  可憐韓德,哪裡有趙昂這般精細?

  猝不及防之下,其人被張益德一個戰術上的『回馬槍』直接搶到身前。等雙方交手,不過一合,這位西涼名將便被已經負了三處輕傷的張飛給輕易捅穿於馬上,然後摜死在戰場之上,空留四個尚在幼沖之齡的兒子成為失怙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