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念及蜀地大局將定後,自己居功在此,怎麼說也要越過那天塹一般的官吏之別,就更是腳下虛浮,頭上發暈,然後舌燦蓮花,口吐芬芳了。

  只能說,好在徐庶一開始只是讓他做這個看管監視蜀中文武的事情,沒有分派他多餘的軍事任務。

  而等到天明時分,城中漸漸平息,東州士幾乎集體倒戈,綿竹城全部入手,回過神來的劉瑁也在吳懿的懇切勸說下,並在徐庶保證了被俘虜的劉焉、劉誕父子安全後,正式出面收拾局面……其人自稱中郎將,以父親病弱之名代行益州事,並公開打出了迎接燕軍入蜀的旗號。

  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意願的政治綱領有了,劉焉也沒有出事,父子相繼的法理也有,再加上劉瑁在劉范入蜀之前作為率先來到父親身前的兒子,一直都是半個繼承人,也有自己的班底和號召力,更重要的是,強大的燕軍已經到達劍閣,本地的『禁軍』,也就是東州士組成那支綿竹戍衛軍集體倒戈,那麼綿竹城自然瞬間恢復了秩序。

  實際上,城中文武現在討論的,都已經是劉范的問題了。

  劉范距離綿竹城不過二十里,若是昨夜見到動靜,輕馳而來,或許早已經到了,便是按照常規謹慎做法,夜間派出哨騎來打探,再回去匯報,此時也該有所行動了……然而卻久久不見行動。

  一時間,城中議論紛紛,有人建議主動去城北攻打劉范;有人建議應該以劉焉的名義去勸降,以免兄弟相爭;還有人故作高深,說劉范既然此時不來,必然存了逃亡成都、犍為或者涪水關的意思,此時應該發兵身後的要地雒縣,一來阻斷劉范逃亡南面的企圖,二來也好擴大劉瑁的影響力。

  眾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連主持會議的張松都拿不定主意,其人不顧一夜沒有合眼,復又帶著意見來軍營這裡請教徐庶,也是讓對方拿主意的意思。

  對此,同樣一夜沒合眼的徐元直原本已經洗了澡到了榻上,聞言倒是在榻上翻身敞懷相對:「子喬不要多想,我們力量不足,軍心不穩,能夠拿下綿竹城已經是僥倖了,此時發兵,無論往何處去說不得都會引起動亂,屆時一個不好便會有反覆之危,還是謹守城池為上。」

  「那將來呢?」張松儼然是想多立些功勞,便忍不住再問。

  「將來……」徐元直不由輕笑以對。「子喬,咱們此舉最終是為了什麼?」

  張松到底是個聰明人,幾乎是瞬間清醒:「無論是刺人還是刺國,最終是為了讓千里蜀地百萬士民免遭兵禍,早些促成燕公大軍入蜀。」

  「那敢問子喬,如今綿竹在手,想要促成大軍入蜀,還差什麼?」徐元直繼續輕鬆追問。

  張松也是瞬間覺得好笑起來:「只有涪水與劍閣而已……在下也是糊塗了,恰如徐侯之前所言,如非必要,不要做多餘之事,綿竹這裡穩住,其實便可成大局!」

  徐庶也跟著笑了。

  話說,徐庶和張松的意思很簡單。

  須知道,綿竹這座城市雖然也是名城,但只是因為此處是成都平原的北向入口,所以素來發達。實際上,自古以來,蜀地的核心大城,首在成都,次在廣漢郡郡治雒縣,這兩個地方才是傳統的蜀地統治中心。

  但是由於劉焉入蜀時恰逢蜀地動亂,再加上他需要依靠東州士這個集團的緣故,所以才把統治中心移動到了綿竹城。

  而實際上,綿竹城再往北就是涪水了,涪水北岸就是涪水關或者涪水縣所在,而涪水關再往北就是劍閣、葭萌、白水關了。

  換言之,綿竹本就是入蜀通道的盡頭,以目前嚴顏在涪水、張任在劍閣的軍情來看,只要徐元直穩住綿竹,哪怕是坐著不動,那麼不管嚴顏和張任是存了哪種心思,他們都不可能持久的……軍糧、軍心都不可能撐住。

  除非嚴顏當機立斷,即刻引大軍迴轉,攻擊綿竹,那以他在蜀地軍中的威望,還是很可能成功的。

  只是問題在於,嚴顏終究是個軍人,如果他沒有政治依據,他有什麼理由來攻擊擁有劉焉父子三人在內的綿竹城呢?

  「所以……」徐庶稍微認真一點言道。「子喬說劉范去向,其實我也有所思量。以我來看最壞的一種情況乃是劉范當機立斷,直接逃往涪水尋到嚴顏,然後借著自己的政治號召力,勸嚴顏即刻來此地!」

  「若如此,」張松所有所思。「咱們便該整飭人心,加固城防,只要守住綿竹,以不少將官家屬都在城內的情形來看,彼時其軍自潰,北面燕公大軍也就自然能入了。」

  「不錯。」徐庶坦誠以對。「而且這是最壞的一種情況,我已經讓吳子遠(吳懿)寫信給嚴顏說明情況,勸他投降了。還讓他尋到前線軍士家屬所在……子喬,你這幾日辛苦一些,一面要整頓城內秩序,一面還要打開府庫,安撫前線蜀地士卒將官之家屬,務必做到無論東州士還是蜀地本土人,一律公平施恩。」

  「在下明白了。」張松愈發敬佩起了對方。

  「至於次壞的一種情況,便是劉范去了成都。」徐元直言至此處,不由放鬆嗤笑。「但此舉就要看他的能耐了,若能及時從成都帶出一支大軍反過來圍住綿竹,也還是有救的,可就怕來不及。」

  張松也跟著冷笑:「其人絕無如此威望。」

  「還有一種可能。」徐庶繼續在榻上言道,卻是微微挑眉。「那便是他去直接尋趙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