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憐徐興剛剛上岸,親眼看到曹操就在身前,卻一個措手不及,居然被對方成功半渡而擊,瞬間損失了數十人。

  徐子信本人更是被曹操一箭射中,摔落於馬下,腦袋磕在了河灘石頭之上,身死當場!

  可憐一個苗紅根正、前途大好的公孫氏麾下宿將,卻在大局將定之時徒勞喪命。

  徐興猝然戰死,燕軍剩餘騎士瞬間猶疑於淯水東岸,然後曹操和黃淵齊齊心中暗呼僥倖,便乾脆奪了燕軍那幾十匹好馬,然後繼續拼盡全力向南逃竄——事到如今,也只有繼續逃竄了。

  不過,他們想不到的是,燕軍只有這幾百冒進的騎兵到此而已,而且領頭人徐興既死,其餘人竟然猶疑一時,並沒有繼續追擊……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是按照建制匯集起來的,乃是徐興進入魯陽得到那份匪夷所思的情報後,以軍司馬這個特殊身份臨時徵召的。

  其中,有徐興的本部,有徐榮的關西騎兵,還有程普從許縣匆匆帶來的中軍,現在徐興死了,隨行的兩位曲軍侯,此時卻產生了分歧。

  一位曲軍侯是徐興的部屬,他帶頭,乃是要帶著自家長官的屍體極速回去匯報,對此,徐興其餘部屬和部分徐榮部屬自然天然同意,同時他們也覺得,現在兵力受損,這個最好機會既然已經錯失,那再追下去就沒用了,因為已經無法奈曹操何了,對方完全可以從容在今晚進入前方的西鄂城!

  而另一位曲軍侯,根本就是個騎馬的步兵軍侯,乃是剛剛因為出使之功官復原職的司馬懿,司馬仲達和部分人儼然是看到了曹操本人,不舍的這份功勞……而且司馬仲達還認為,現在只有他們自己明白追兵只有他們這些人,曹操是不可能知道的,後者只會以為身後有大股騎兵尾隨而來,又有了幾十匹好馬,所以不會再戰!

  甚至,只要追的緊,曹孟德根本不敢在前面西鄂城與夕陽聚入城躲避,因為他會擔心被包圍。

  雙方爭辯一時,最後卻是司馬仲達棋高一著:「足下想一想,你家徐司馬之前如此倉促追來,儼然是渴望此大功,若此時退,你家司馬就是白死了……與之相反,我們現在追去,無論是誰拿下曹操,都少不了徐司馬定計之功,也只有如此,方能安慰其在天之靈。」

  這種道德壓迫讓徐興的屬下無法反駁,故此,議論一番後,眾人便推司馬仲達為首,繼續渡河組織追擊。

  而果然,正如司馬懿所猜測的那樣,曹孟德等人回頭見身後煙塵不斷,當日晚間,真的沒有敢進入西鄂城躲避。第二日清晨,也同樣沒有進入夕陽聚。只是傾盡全力,日夜不休,向宛城而去罷了。

  但是即便如此,司馬懿一行人也追擊的極為困難……因為曹操親衛極為忠勇,那個明顯北地宿將出身的黃淵戰鬥經驗也極為豐富,白天還好,一夜之中,對方卻是不停的在月下分兵阻攔,使得司馬懿等人根本無法追上。

  最後,也就是第二日上午時分,當他們遙遙看見地平線上的宛城城牆後,基本上已經沒了俘獲曹操的信心——原因很簡單,他們孤軍深入太遠,而宛城城牆上呂字大旗旗幟分明,同時城上士卒盔甲耀眼。

  很顯然,那位公認的天下虓虎正引足夠數量的兵馬在城中相侯曹操。

  宛城北門高大巍峨,通體泛白,這是天子到來後為了彰顯威儀專門拿石灰粉刷的,但只是剛剛刷了一個北門便被趕到此處的曹操叫停了,因為漸漸被專門喚做白門樓,據說與下邳的白門樓相得益彰,並稱於世。

  而就在白門樓前,曹操和黃淵此時引殘存的區區數十騎疾馳到城門樓下不遠處,驟然停下,很多馬匹乾脆直接倒斃身亡。不過,此時已經無人在意,因為曹、黃等人看到城門緊閉,城上兵甲耀,遙遙望見呂布本人親自出現在城頭上,早已經大喜過望。

  而相對應的,同樣疲敝至死的司馬懿等人卻只能駐馬在城外百餘步外的地方失望以對,同時還因為部分戰馬的倒斃而一時憂懼……他們已經後悔追到此處了,沒人知道面對呂布能否走脫。

  「奉先不要看了,速速開門!」曹操因為戰馬倒斃摔了個跟頭,滿面塵土,再加上渾身出汗,早已經污穢狼狽不堪,卻依舊顯得興奮開朗,等其人見到呂布從城上探出頭後,緩過氣來的他更是直接坐在地上大笑出聲。「追兵不過數百,直接開城門讓我們進去,不必放懸筐下來!」

  呂布在城頭上仔細打量了一眼曹操,又看了看遠處不敢近身的燕軍騎兵,卻是也微微一笑,先是回頭吩咐一聲,讓數百弓弩手上前在城頭居高臨下架住弓矢,然後便匆匆轉下城頭去了……看他那樣子,似乎是要親自下城去接曹孟德。

  見此形狀,原本就在百餘步外的燕軍騎兵,更是在司馬懿的帶領下,稍微後撤,儼然是分外顧忌呂布。

  然而,有意思的事情是,原本片刻就可打開的城門,片刻之後卻並沒有打開。

  一開始,城下曹操等人還能相侯,但足足一刻鐘後,非但城門沒有打開,便是呂布也沒有再出現於城頭……這下子,就更有意思了。

  黃淵一時大怒,直接朝城上自己下屬喝罵,但城上卻居然沒有任何解釋與回應。與此同時,司馬懿卻心中微動,儼然是想起了之前徐興下令追擊這件事情本身的怪異之處,然後心中稍起猜想,便主動前移了幾十步,依舊在城牆百餘步外的安全距離遙遙相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