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此刻,也就是呂布和他的那小一萬兵馬或許可以倚仗了。實際上,呂布剛剛已經帶著四千兵馬從潁川匆匆趕回到了宛城。

  「溫侯怎麼想?」一陣沉默之中,楊彪理所當然的看向了呂奉先。

  「我非是信不過曹孟德和那位荀文若。」剛剛從潁川撤回,一身戎裝立在前南陽太守府大堂,現在天子明堂之上的呂布微微蹙眉,表達了某種確切無誤的疑慮。「但是江夏那種地方,哪裡是天子該去的?都到長江邊上了,真到了那裡,天下人怎麼看朝廷?」

  這話倒是合情合理……但是問題在於,不去江夏又能去哪裡呢?

  「可不去江夏又去哪裡呢?」南陽本地人,年輕的黃門侍郎,大漢開國名臣鄧禹之後,此時很得天子信任的鄧芝稍作思索,一時感慨相對。「前面打了大半年的仗,死的人不計其數,到了這一步,河北那邊難道還會放過我們嗎?而且,便是我們可以棄官不做,求個野人安泰,天子在燕逆手中難道還有別的下場?事到如今,也只能隨曹公還有荀文若一起去江夏了。」

  此言一出,本就沒有多少人的朝廷之上更是顯得冷清。

  邏輯就是這麼簡單,現在這個時候,漢室小朝廷除非有魄力玉石俱焚,否則根本沒得選,只能南逃。而一旦南逃,去劉備和劉表核心地盤肯定是極度危險的。為今之計,只能儘量匯集南逃力量,打著天子旗號去兩家地盤的交匯處,也就是江夏地區立足。

  本來就沒什麼好議論的,而停了半晌,隨著小天子也嘆了口氣,事情卻是就這麼定了下來,京澤和鄧芝負責天子儀仗和宮禁的遷移,楊彪去清點府庫,呂布去整備軍隊,卻是準備等曹操一來,就一起南下。

  別人且不提,話說匆匆折返回宛城的呂布回到自己府邸之中,卻是越想越覺得憋屈,越想越覺得難以接受,並隨即驚動到了一人。

  「夫君何事憂慮?」一名年方十五六歲的華服女子,裊裊婷婷而來,眼見呂布氣悶,也同樣面露憂色,卻正是呂布的妻子,袁術的長女。

  俗話說,老夫少妻,天然腿軟,何況呂布這人別的倒也罷了,對待妻子還是素來講究的,尤其是這個妻子作為袁氏的嫡女、楊氏的親戚,更讓他格外珍惜。

  所以呂奉先聞言非但不怒,反而強作歡顏,趕緊起身接住對方,扶著對方做坐到廳中,並稍微安慰了回去:「夫人不必擔心,只是朝堂事務而已。」

  「夫君何必瞞我?」這袁夫人趁勢坐定後卻也不懼。「外面都說曹司空打了敗仗,南陽這裡都要移到江夏的……咱們家不走嗎?」

  呂布一聲嘆氣,卻是愈發無奈起來:「沒想到這麼快便傳的滿城皆知!」

  「果然是要去江夏嗎?」袁夫人也跟著皺起眉頭來。

  「不錯。」呂布無奈,只能坦誠。「事到如今,別無他法,只能去江夏……夫人是憂懼道路偏遠嗎?你且放心,我一定親自護你平安到江夏。」

  「我也知道沒法子。」袁夫人連連搖頭,卻又一時想起一事,更加無奈。「夫君,你說咱們這次再回江夏,還能住到原來結婚的宅子裡嗎?就是黃祖那一棟。」

  呂布微微一怔,旋即黯然。

  「我想也是。」袁夫人見狀立即強笑道。「此時不比以往,如今再去江夏,天子、姑父,聽說還有曹司空都要去,那原本那棟宅子哪裡還有我們夫婦的份?」

  呂布愈發苦笑,頭上皺紋也顯得更加緊密起來:「為夫我何嘗願去江夏?須知我是北人,南陽這裡到底是中原腹地,還能適應,如非萬不得已,便是有大宅院,又哪裡願意去江夏?」

  「妾身也是這個意思。」袁夫人也是跟著徹底黯然起來。「我自幼便在汝潁宛洛之間長大,如何願意去南面?而且,從夫君兩月前從魯陽回來那次算起,我已經一月多身子不上來了,說不得便是有了身孕,一想到讓自己兒女將來不知道中原風物,便總覺得不值。」

  袁夫人這裡感時傷懷,卻不料一旁呂布已然聽傻了……他如今已經年逾近四旬,卻只有一親女在長安,據說今年及笄之時,被恰好在長安的公孫珣做主許給了賈詡的兒子,已然算是潑出去的水。此時聞得夫人可能懷孕,如何不喜?

  只是時局如此,這種喜事就顯得格外讓人憂慮了。

  兵荒馬亂的,路上出了事怎麼辦?

  一念至此,呂奉先先是安慰了對方一遭,又詢問了對方身體,稍微回過神來後,卻只能愈發憤憤不平起來:「若能有萬一長治久安之策,我何必願意帶你奔波?一家人安穩富貴多好?」

  袁夫人聽到此言,卻又面上心中齊齊微動。

  呂布眼神出眾,一眼望見,便主動相詢:「夫人可有言語?」

  「非是我如何,而是我恰好昨日去後院看過父親。」袁夫人小心相對。「都說疏不間親,雖說之前曹司空還有姑父他們都說我父親有罪,不許我父出後院半步,但如今局勢這麼亂……夫君能不能做主,趁機開釋我父?」

  呂奉先聞言當即起身嗤笑一聲:「夫人所言甚是,事到如今,連曹司空他們都不能自保,岳父大人如何不能開釋?咱們現在就去後院見岳父大人。」

  袁夫人終於微微展顏,而呂布見狀也瞬間振奮。

  且不說呂布去見袁術,這對翁婿又會迸發出何等光芒四射的火花來,卻說這幾日燕軍進展神速,不僅是陳留全取,陳郡全下,便是潁川也在早已經按捺不住的徐榮與官渡援軍的夾擊下推進下迅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