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矛戳出,終於奏效,卻是直接將躲閃不及的甘寧從張大驚呼的口中刺穿到底。可憐甘興霸出身巴郡豪門,自少時便桀驁不馴,自詡虎臣,結果剛剛陷入天下反覆之大局中,尚未揚名,便死在戰場,做了區區矛下之鬼。

  話說,這連續的動作雖然看起來複雜,但不過是三刀一矛而已,連在一起也不過是眨眼功夫,而一擊得手後,待關雲長復又試圖抽回長矛而不成時,周圍南軍騎步早已經紛紛上前拽著地上的劉備逃回陣中,夏侯惇與周黎也拔出腰刀相互扶持一起向後飛奔而去。

  關羽瞥了幾人一眼,不再留戀,直接赤手翻身上了甘寧戰馬,俯身疾馳回陣……全程無一言,亦無一色變。便是其人將要迎上臧霸等人的接應時,身後雙手微顫的劉備遙遙含恨一箭射來,正中肩膀,其人亦無多餘表示,只是回頭看了劉備一眼,便從容歸陣,然後又從容下令,指揮全軍退兵往下邳而去。

  關雲長一擊不中,便撤的乾脆至極。

  而另一邊劉玄德丟下從身側侍從處搶來的弓箭,望著侍從小心將混著馬屍、馬血的甘寧屍首取回,一直咬牙不言。但等到忽然數騎燕軍去而復返,持周瑜屍首換回長刀後,其人卻終於是對著兩名愛將屍首徹底失控,繼而在城門前落淚如雨下……

  其實,劉備昨夜到達彭城,知道周瑜身死,心中便已經驚怒哀痛交加到了極致,只是其人素來喜怒不形於色,不願意將心中情緒外露罷了,能撐到此時方才失態落淚,已經著實是忍耐許久了。

  九月十五,月圓之夜,劉備哀傷難耐於彭城,而官渡大營之中,公孫珣卻也忽然驚醒,再難睡下。

  「不對勁……」這位心中有事的燕公沉聲吩咐。「點燈,取地圖來!」

  —————我是外露的分割線—————

  「五月,太祖連營稍前,依沙土為屯,東西數十里。操亦分營與相當。太祖起土山地道砲車,操亦於內作之,以相應。前後四月,互戰不利。」——《典略》.燕.裴松之注

  第二十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

  九月十五,月圓中天,燕軍中軍大帳燈火通明……這是當然的,作為七萬大軍外加數萬民夫的中樞所在,此地斷然不可能無人留駐。實際上,白天黑夜,每天十二個時辰,這裡一直有人處理公務不斷,確保訊息通暢,讓一直處於臨戰狀態的官渡大營運行平穩,更不要說明日一早,前線大將程普還要發動一場大規模攻勢了。

  不過,和軍帳中的忙碌本身相比,大部分值夜的義從、幕屬卻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感覺,這是因為兩位軍師從三更天時被燕公召喚到後帳,然後便一直沒有出來。結合著白日間鎮東將軍下邳的傳聞,不免讓這些能接觸到大量戰事資料的人多想……僵持了小半年的戰局,會不會就此出現巨大轉折。

  後帳中,和前面的忙碌不同,除了幾名侍衛外只有公孫珣與賈詡、荀攸三人在此,而三人或坐或立,對著一副巨大的立起來的大漢十三州地圖,已經沉默了許久。

  其實,公孫珣那突如其來的警覺說起來格外簡單——他絕不相信曹孟德與劉玄德是坐以待斃的人!

  這天下坐以待斃之人太多了,成氣候的諸侯中也不乏類似之人,但曹孟德、劉玄德,還有之前的袁本初、董仲穎這四個人絕對是例外的!

  他們是公孫珣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對手,而非是絆腳石!

  非只如此,無論是自家母親的『歷史經驗』,還是公孫珣與這四人的實際交往過程,都還在清晰無誤的提醒著這位擁有了天下二一之數的燕公——曹劉二人比董袁二人更加堅韌,也更加豁得出去,他們一定會反擊的!

  於是乎,現在下邳一戰既然爆發,那無論結果如何,力量不足的劉備且不提,手上依舊握有巨大軍事力量的曹操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如果關羽突襲失敗,東線燕軍遭遇重創,則無疑是開戰以來中原聯軍的最佳反擊時機;

  而如果關羽突襲下邳成功,則意味著中原聯軍的防線再度被撕開一個大口子,大到曹孟德很可能根本堵不住的地步……那麼這種情況下,其人更要孤注一擲!

  再考慮到雙方交戰僅半載,軍中躁動、疲憊之態已經顯露無疑,真要是被得手,說不得真有可能出天大的岔子。

  所以現在問題在於,曹操如果孤注一擲,或者說發動反擊,那麼他將會從何處反擊?

  是主戰場官渡及其左近的汴水防線嗎?

  還是註定會出現大波折的東線一帶?

  又或者是一直處於某種靜坐戰姿態的潁川、南陽等西線一帶?

  自東海到漢中,戰線綿延千里不止,哪裡是一時半會說清的,但偏偏就得搞清楚!不搞清楚,是要死人的,而搞清楚了,此戰說不得便能直接做個了斷。

  「應該不是青徐。」

  不知道過了多久,坐在榻上的公孫珣閉著眼睛,將手拂過榻前羊皮所制的地圖一角,忽然開口。

  「主公所言不錯。」賈詡即刻肯定。「亦或是說,如果是青徐的話,其實並不足以改變局勢,而不足以改變局勢的謀劃,不管成敗,其實是無用的。」

  荀攸也緩緩頷首。

  這個道理還是很直接的……如此局勢之下,曹操一旦發動突襲,必然是以致勝或者逼迫停戰為目標的,否則便毫無意義,也沒有討論的必要。而既然是這種戰略上的反擊,那麼其人的目標一定具有決定性的戰略意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