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劉虞在尚書台和眾公卿一樣,其實一開始就得到了匯報,原本就是想救人的,但董承的姿態卻讓他們陷入到了一時迷茫之中,至於伏完最後時刻的強硬也好,驕傲也罷,也讓他們實在是無法插手。

  不過,好在王斌是個老實人,而王允是個聰明人,沒有在這個時候做無謂抵抗,後者更是利用時間差主動聯絡到了劉虞、楊彪,這才給了這些公卿阻攔的機會——劉虞得知張遼的行動路線後,立即帶領諸多漢室公卿搶在了對方之前來到王斌府前。

  「張將軍,屠戮數十無罪公卿之名,你全族都當不起,衛將軍也絕不會讓你作出如此荒唐之事。」黃琬不顧張遼手中長矛尚在滴血,直接到對方馬前昂首相對。「這件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個大概,不就是還有右中郎將王斌、大夫王允二人嗎?我們親自帶他們二人去衛將軍府……你帶路便是!」

  張遼居高臨下看了這些人許久,又看了看白衣跪於前方的王斌父子,還有那個神色悲憤的王允,到底是無可奈何,只能微微頷首以對。

  ——————我是漢賊不兩立的分割線——————

  「太祖嘗與仁皇帝坐論功臣,皆侃侃而談,至鍾繇,久不言,仁皇帝奇之。許久,太祖乃緩緩曰:『元常貌似公達,內如文和,行同公仁,竟不知何以評。』」——《新燕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二十二

  PS:繼續推書獻祭,《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第十一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

  天色已晚,長安城中依舊氣氛肅殺。

  長街短巷之中,到處都有舉著火把往來巡邏的騎兵、甲士,並有京兆尹、長安令所屬吏員隨同呼喊戒嚴,要求士民不得擅自離家,遇到有人闖入更要及時匯報;各處城門緊閉,戍衛士卒點燃城頭火盆,城牆上方燈火通明處和下面牆根陰影中同時有部隊順著城牆環繞巡邏,以防有人走脫;未央宮、長樂宮、光明宮、三公九卿府署、武庫、糧庫、錢庫全部被鄴下精銳接管,不許擅自出入,便是連帶著天子中旨的宦官都被攔下……鐵甲錚錚,馬蹄哐哐,白刃閃亮,火光耀眼,長安城仿佛一日內就回到了五年前那個讓人不堪回首的時間段。

  平心而論,這一幕,其實絕大多數聰明人都能預想到,不然之前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紛紛東走鄴下了,更不用說之前長安城內還有長達一年多時間的暗潮洶湧,以及數日前公孫珣在灞橋上與一些公卿的正面衝突。

  可是,事情真正到來以後,大家卻又覺得難以接受。但反過來說,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又怎麼可能裝聾作啞,置身事外呢?

  所以說人嘛,就是這麼矛盾和可笑,明知道會如何如何,還是要如何如何,多少年來,不過是某些片段的重演罷了,偏偏又讓人百看不厭。

  前相國董卓府邸,更早之前的太尉府,現如今的衛將軍府,作為真正能決定事情走向與一些人命運的地方,此地反而有一種暴風眼中的寧靜的感覺……眾人來到府中,滿身帶血的兵馬士卒自然是大部分就地解散,只有少部分停在外面,張遼更是只帶數人入內匯報,王允和王斌父子也只四人一起被甲士看押在堂外院中,倒是隨行的公卿大臣們紛紛入府上堂,再加上府內完全一副無事姿態,倒是使得此處產生了一種與城中截然不同的詭異平和氣氛。

  非只如此,眾公卿於堂上落座之後,尚未見到公孫珣本人,卻先見到府中侍從貼心的送上了茶湯與晚飯……湯是青菜麵糊湯,小菜兩個,炒雞蛋與燉豚肉,再加上最後奉上的清茶,倒是極為照顧這群上了年紀之人的胃口與身體。

  而這時候便能看出人與人的差距了……有些人畏畏縮縮、戰戰兢兢,面對如此合適的晚飯卻根本吃不下去;而有些人卻宛如在家一般隨意放鬆,而且還按照『醫仙』、『醫聖』所言的那般,細嚼慢咽;還有一些人,如劉虞、黃琬他們確實也年紀大了,又辛苦一整日,便是再憂心忡忡此時也得進一些糧水以作補充,偏偏又遮蓋不住心中事情,所以反而吃的有些急躁。

  就這樣,一眾公卿或急或緩,大致都用餐完畢,公孫珣這才只帶數名隨從之人從側門轉入堂中……既沒有讓已經用完餐的人等太久,也沒有故意驚嚇威懾眾人的意思。

  但不管如何,等到其人坐定於上首几案之後,滿堂還是肅然起來,而太尉劉虞與黃琬、楊彪等人相互眼神交流幾次後,剛要開口,卻又陡然聞得上首這位主動發聲了。

  「今日之事在下已盡知,城門校尉董承……呵!」公孫珣開口論事,卻不料剛一說話就忍不住扶額笑了出來,緩了許久之後方才勉力繼續,又簡短至極。「只能說董國丈著實讓在下驚喜,諸位以為如何?」

  公孫珣失態至此,滿堂公卿,還有隨行的城中許多兩千石,聞言反而愈發嚴肅——其實,對於這些漢室擁躉而言,今日之事最大的問題便在於董承了。

  他們所了解的情形是這樣的——今日上午,有數名要害官員主動來衛將軍府出首,說王允和三名外戚試圖謀害衛將軍,而公孫珣即刻動手擒拿,結果從第一個董承開始便出現了武裝衝突,從而惹出了這麼一大攤子事。

  而另一邊,王允在事情超出控制後主動找到劉虞等人,自承確實有集會,但卻只是商議還政於天子一事,絕無刺殺與武裝叛亂之意,董承的舉動他真不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