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珣緩緩頷首:「既如此,願聞諸君美意!」

  氣氛這才稍微和緩,而太中大夫王允也趕緊取出聖旨,擺出節杖……也不顧公孫珣站在橋上居高臨下,便要從低處匆匆宣旨。

  「換個人來宣吧!」公孫珣微微蹙額,一臉嫌棄,儼然再度強行生事。「我來時在河內孟津遇到一老者,勸我還大政於天子,孤身歸遼西,以成周公之德,我問他桓靈董袁之時居於何處,其人都知道羞恥二字,掩面而走……想要表我的功勞,想彰漢室的威德,總得換一個沒有屈膝事董之人吧?」

  王允面沉如水,雖然握著旨意的雙手微顫,卻居然忍耐的住,反而是一言不發將聖旨從容交給了身側劉虞。

  而劉虞接過聖旨,卻反而緊張一時,其人緩了許久方才開始揚聲宣旨。

  正所謂:

  「朕曰:漢有天下,歷數無疆。今有衛將軍公孫珣,出身忠良,屢建功勳,覆高句麗於偏野,破黃巾於中原,誅董卓於三輔,滅袁紹於河北,平定九州,威制天下。又,朕聞,天命不可無佐,社稷不可無佑,朕今年弱,當許衛將軍總攬朝政,加大將軍,錄尚書事,節制九州……」

  「此亂命也!」公孫珣聽到一半便已經不耐煩,而且只一言便驚的前方百官震動,身後萬騎緊張一時,便是劉虞也登時停下宣旨。「漢室四百年,未聞有以功勳而為大將軍者,凡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皆劉氏姻親,或者乾脆劉氏宗親,乃是以親眷天然代行國政……」

  「正要請衛將軍膝下淑女為後。」劉虞似乎早就知道有這一說,卻居然在稍微猶豫之後,咬牙俯身請命,而其人身後,自楊彪以下百官之中居然有大半人紛紛俯首隨請,等到中兩千石官職以下,更有不少人跪地相對。

  公孫珣望著有備而來的漢廷百官,眼中明顯有些暗淡失望之意,然後一言不發,依舊立在橋頭不語……而其人身後牽馬靜候的王修、鍾繇、賈詡等人面面相覷之餘,也不禁低頭不言,倒是引義從和前軍至此的龐德與張遼各自緊張。

  「衛將軍。」見到公孫珣不說話,光祿勛士孫瑞上前一步,懇切相勸。「如今天子束髮,又聰明果決,理應漸漸為政,但將軍之功高,天下皆知,我等為大臣,需要為江山社稷考量,又怎麼會像那河內野叟一般無知,迫你讓權呢?而欲兩全其美,這便是唯一的法子了,按照漢室傳統,將軍以外戚之身為大將軍,繼續輔政,則天下人也無話可說。而天子那裡,雖然以制度計,年內立了董、伏兩位美人,可後位卻一直是空懸的啊……換言之,天子也是懂得利害,願意傾心以報衛將軍扶漢室之恩德!」

  「士孫公被人給騙了!」公孫珣靜靜聽對方說完,方才仰天感嘆。「出這個主意的人,不是想兩全其美,而是與我有私仇,想殺我公孫氏全族!而天子應下此事,乃是漢室負我!」

  劉虞肩膀微動,而其人身後不遠處站的筆直的公孫瓚也微微一怔。

  「此何言也?」士孫瑞大急。「我等絕無此心……」

  「士孫公,你何必裝模作樣呢?」公孫珣愈發蕭索感慨。「漢室外戚,自高祖髮妻呂氏算起,到數年前死在嘉德殿的何進為止,有哪個外戚落得好結果呢?何進無我,他唯一的孫子都保全不住!非要說個最好的,這其中做的最好的外戚便是霍光吧?而漢室四百年,宣帝也算是其中頂尖的中興之主了,你們對天子最大的期盼,不就是希望他能成個宣帝嗎?可霍光一死,宣帝是怎麼對待霍氏全族的?你真信霍氏不在霍光時謀逆,反而要等其死後才謀逆嗎?」

  言至此處,公孫珣越過俯身而候的劉虞、楊彪、黃琬、上前握住士孫瑞的手,語氣愈發悲憤:「士孫公,你還記得的董卓那那時的情形嗎?天子、太后宛如雞犬一般被人殺戮,帝陵被挖空,首都化為白地,四十路諸侯並起天下,各懷鬼胎,彼時說一句宇內煎灼,四海沸騰,漢室垂危,不為過罷?」

  士孫瑞到底是個所謂傳統漢室名士,也多少是個誠懇儒者,一時間居然不能駁斥:「確實如此。」

  「那麼士孫公,」公孫珣握著對方手繼續悲憤揚聲而問。「當是時,受漢室恩德的那些四世三公者在幹什麼呢?難道不是在搶地盤,爭名位嗎?難道不是只有我一個遼西匹夫站出來,鞭笞不軌,維護天下,獨負漢室行於此嗎?」

  「實在是無人否衛將軍之大功。」一旁的楊彪終於忍耐不住,扭頭相對。

  「你楊文先又知道什麼?!」公孫珣見到是楊彪,反而側身勃然大怒。「設使天下無我,爾等今日所謂漢室忠臣,早不知道幾人死於董卓刀下,幾人亡於亂兵之中!設使天下無我,早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設使天下無我,早不知天下人口有幾千萬幾百萬化為道旁白骨!我於爾等,於漢室,於天下之功,功莫大焉,雖加十錫亦不足稱!可如此大功,爾等不圖報導,卻居然想要迫嫁我女,想要夷我公孫氏全族!你們家傳了幾輩子的道德文章都被狗吃了嗎?!我負漢室行,漢室負我心!天下至無恥者,便是你們這些人了!」

  和身後百官一樣,楊彪也不免震動一時,戰戰兢兢大氣難出,而灞橋之後,無數鐵騎一時喧譁,竟有不少騎兵直接執銳向前蜂擁,更把不少官員嚇得驚慌難耐。

  「這幾年……去年!」公孫珣一口鬱氣吐出,一面撒開士孫瑞扶刀起身,一面抬手制止身後兵馬,然後繼續居高臨下,左右徘徊,繼續揚聲呵斥。「去年你們說天子漸長,應該充實掖庭,我沒許嗎?董貴人、伏貴人入了未央宮後,天子說當依制度加封外戚,於是董承一個昔日董卓麾下的廢物兵頭,一躍成為校尉,伏完一個尚公主的無能貴戚一躍成為左中郎將,王斌一個只在未央宮中趕過車的人一躍成為右中郎將……說句不好聽的,當日董卓能為中郎將都是靠軍功,這些人算什麼?還不是天子與你們疑我,想要依仗外戚來扶持天子對抗我?可我相忍為國,照樣許了啊!為什麼你們還不滿足,還想害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