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轉向江夏這邊,前後十五日而已,劉備便盡取江夏,生擒袁術以及呂布新婚妻子,盡奪長江兩岸富庶之地,就連手中有三千兵,駐紮在沙羡的張鮍,都在別部司馬魯肅與李通的聯手之下被一戰而俘。

  消息傳出,四面俱驚!

  劉表是真嚇到肝顫了,須知道,江夏對於坐擁荊州六郡的他劉荊州而言可謂是命根子一樣的東西,有大江為路,此地對荊州的威脅比南陽還大,而且袁術和劉備是一回事嗎?

  江夏在袁術手上,劉表只是暫時失去了江夏而已,反正江夏人心是不可能從他劉景升轉移到袁公路身上的,但劉備拿走了江夏,那整個荊州就真的危險了!

  而呂布更是驚慌失措,其人在暫時屯兵的南就聚小城破口大罵……劉備說的好聽,不打他這個正牌南陽太守,可轉手打了自己岳父又算怎麼回事?沒了江夏為後援,比水東岸幾縣也事實上失去,他一個領著五千江夏兵的南陽太守還能怎麼玩?!

  實際上,何止是劉表、呂布,便是江南的朱氏父子也有些心慌,劉備是公認的臥淮之龍,若是這廝不往北看,回頭看中了江東又如何?

  他們父子三人,父親朱儁已經漸漸病重難為,而長子朱符卻是個公認的暴戾之人,朱皓有賢德之名卻只是個次子,還一直在豫章駐守。

  如此局面,誰能擋住氣勢如虹的劉備?

  一瞬間,就在江夏斜對岸的朱皓乾脆希望劉備能去打荊州。

  而消息傳到宛城,曹操也是倒抽了一口冷氣……他總覺的此番中原大亂,自己跟自己這位義弟相比,不免落入下風。

  別看他搶了大半個南陽,理論上是此番進取最多的一位。然而劉備也不差多少啊,南陽是天下第一大郡,可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啊,而且江夏也是大郡!更重要的一點是,劉備全程沒有任何名譽上的損失和爭議,他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孫堅的遺言、孫策的應許接手汝南,然後又以討伐逆賊的名義去打袁術……而他曹操呢,雖然說是堅定了信念,可到底是負上了攆走侄子的壞名聲吧?

  當然了,主要原因還是曹操之前實在是沒想到,只有幾百騎兵的呂布竟然如此善戰!在這種以幾千人對萬把人的平原戰場之上,幾百精銳騎兵足以改變戰局。

  一瞬間,曹操幾乎有從兗州調度樂進、從潁川調度李進,弄個三五萬大軍先整死呂布的心思了。

  不然的話,他總覺的劉備還要整出天大的事情來。而這種不安全感,實在是太讓人不舒服了。

  不過,隨著劉玄德一封信至,曹孟德乾脆放棄了掙扎——他是徹底服氣了!

  原來,劉備公開向徐州刺史陶謙、荊州刺史劉表、奮武將軍曹操、南陽太守呂布四人發出了信函,信中其人當先表明了他是奉詔討賊,意在袁術,並無侵占荊州、奪鄰人領地之意……

  然後,他又正式發出邀請,想請陶謙派出使者,其餘三人還有他自己直接往就在近處的南陽一行,討論如何交還江夏於荊州;如何處置南陽的管理分歧;如何統一掃蕩黃河、長江之間所謂五州盜匪、軍閥,還中原百姓以安定;如何重整五州道路、哨卡,使中原商賈、士民暢通無阻;如何在荒年、災年平價買賣糧食,輸送藥物,讓中原百姓免遭時疫、饑荒;更重要的是,如何消除戰亂,讓中原百姓免遭之前長達九年的流離殺生之苦……

  當然了,最後還要討論下如何處置袁術這個逆賊!是公審,還是軟禁,又或是直接砍了腦袋送往長安。

  劉玄德的信中最後如此寫到:

  猶記我兄衛將軍《討董卓檄》所言,『公等或居漢位,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今吾受漢命,承撫一方,不思報國安民,豈有同室操戈之理?

  若諸君有意,為表聊聊誠心,回信到西陵之日,備即刻以十騎往新野,單刀赴會,以示不負!

  而若有賊人不顧大局,為一己之私不止兵戈於中原,備雖無力,亦願效我兄伐董之事,攜豫州士民、淮南子弟,一往無前!

  信末落款,涿郡匹夫劉備。

  書至於四方,中原震動,莫說命根子被人捏住的劉表即刻動身,前後左右都失援的呂布束手不知所措,便是陶謙都在州內陳珪、糜竺、曹豹等人的規勸下,不顧年老體衰,親自登車前往,持節在徐州逗留的光祿大夫楊彪也持節相從。

  旋即,便是揚州朱儁也讓自己兒子豫章太守朱皓渡江親往南陽一行。

  孫堅既死,原本岌岌可危的中原同盟卻因為劉備的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而重振旗鼓,甚至更勝一籌。

  「阿備長進了!」

  十二月,隆冬,黃河北面的鄴城已經漸漸變冷,趙忠舊宅,如今的衛將軍府,已經點了地龍的大堂內,只著單衣的公孫珣看著手中從黃河南岸傳來的信函,卻是不由嘴角微翹,毫無半點惡人自覺。「端是好手段!」

  ————我是沒有自覺的分割線————

  「建安二年冬,中原諸侯會盟南陽,典農校尉陳登以屬吏陳矯從徐州刺史陶謙往之,謂曰:『吾年少而為兩千石,中原多有論者,南陽匯集英雄,且試聞之。』及矯歸徐州,乃對曰:『南陽議論,皆以君驕而自矜。』登曰:『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父子(陳紀、陳群);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以弱當強,忠勉漢室,吾敬曹孟德;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鞭笞天下,重整河山,吾敬公孫文琪……所敬如此,何驕之有!餘子瑣瑣,亦焉足錄哉?』」——《舊燕書》.世家第*****S:西南又地震了,大家一定小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