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正所謂平地死鐵馬,淺水能淹人!」朱治怔了片刻,隨即帶著某種荒謬的神情指著眼前已經漲起來淯水河水勉力勸道。「君侯,我就不說這一日行軍就已經有數十人滑倒摔傷在道旁等我們取下蔡陽回來救他們了,只說這水,你看看這水,水都漲起來了……」

  「所以我帶了兩千領蓆子用來渡河!」孫堅依舊正色而言。

  朱治又一次大腦空白起來。

  「想不到吧?」孫堅見狀失笑嘆道。「蓆子是能過河的,只要用蓆子裹起這夏日河畔隨處可見的蘆葦,用繩索和長矛杆連在一起,便能做筏子輕易渡河……小時候,徐琨他娘想去划水,家中船隻看的緊,我只花了一刻鐘就用蘆葦和蓆子做成小筏,然後帶她去富春江中採蓮……你雖然是江東人,卻出身極佳,聽說與我們吳郡朱氏都有些關係,束髮做郡吏、加冠舉孝廉,如何懂得這些事情?不過也好,你都不懂,那劉磐一個中原小子,呂布一個河朔兒,蔡瑁一個世家子,又如何懂這些?便是黃忠南陽人,被劉表委為中郎將,想來也不是什么小門小戶……他們再小心,再善戰,大雨如此,也最多於白日間小心防備,並驅使哨騎儘量在東岸查探,如何會想到我會在黃昏從黃祖的方向渡河而來呢?還下著這麼大的雨,河水還這麼湍急?」

  朱治欲言又止。

  「不要說了。」孫堅嚴肅了起來。「我知道你還是想勸我轉身去攻擊蔡陽……但君理,天下事哪有不迎難而上的道理?現在的局面是,鄧縣之敵方是真正阻礙,若能擊破他們,則黃祖、袁術宛如囊中之物,而若是擊破黃、袁卻不能破他們,那咱們始終不可能平定南陽,遑論進取荊襄了!戰機就在今夜,你為我身側副貳大將,當有副貳之風,這個時候,只能助我,不能勸我!」

  朱治立即肅容。

  「全軍都停下了嗎?」孫文台看見朱治不再多言,而蔣欽、李通、祖茂、黃蓋、孫賁等隨軍大將也俱都圍了過來,卻是乾脆下令。「趁著雨勢稍緩,目視清明,便在此處砍伐蘆葦,卷席渡河!」

  眾人不敢怠慢,紛紛奉命而為。

  話說,蘆葦為心,草蓆為表,長杆為骨,再用繩索綑紮成筏,雖然未必是什麼廣泛傳播的技術,但南方窮人家孩子只要是熟悉江河的,其實都是一點就通,他們少年時未必是這麼做的,但都有類似的東西。

  蘆葦到處都有,蓆子用家中壞掉、破掉的,木桿自己去砍,唯一麻煩的是需要搓麻繩,誰沒有過類似經歷呢?

  當然了,蘆葦和本就是蘆葦編織而成的蓆子本就禁不住泡,幾次之後就容易慪爛,所以這種筏子註定只是一次性的,故此也沒人想到,有朝一日都從軍來博富貴了,還要拿這個渡河而已。

  大家自己都沒想到,遑論對岸的劉、蔡之輩了,至於出身河朔的呂布,他肯定知道羊皮筏子……蘆葦筏子……肯定見都沒見過!

  但是,事情大略如此,說起來想起來是簡單的,做起來卻是極難的。

  河水湍急,雨水不停,士卒們赤著腳去河堤下砍伐蘆葦,卻接連有數人滑入河中被捲走,而更普遍的則是濕滑之下,利刃與葦絲輕易割出傷口,血水與泥水混成一體,讓人痛苦不堪。如此減員,加上之前一日行軍路滑摔傷、跌傷的,竟然已經破百。

  可是,這就是軍隊,這就是軍法之下的制度,只是日常行軍、做事,不去刀兵相對就會有數不清各種奇葩減員,公孫珣之前冒雨渡過大凌河,潛行追擊烏桓人,也同樣是沿途減員無數,更有數以千計的戰馬就此廢掉……但是反過來說,這也正是軍隊比之於土匪的強悍之處,他們在其他地方因為紀律、行軍,以及戰鬥準備付出犧牲,是可以在戰場上挽回更多生命的。

  孫文台仿效公孫珣潛襲渡河,深夜奔襲城下,而當日公孫珣柳城一戰到最後幾乎是一個微小到不足為計的總體損失,覆滅了叛軍遼西上百年的烏桓部眾……就是不知道今日孫文台能做到什麼程度了。

  雲層之後的陽光已經有黯淡之意了,但好在這種筏子格外簡單,而且孫堅帶了兩千領蓆子,並非是要以筏子往來渡人,很明顯是要搞幾座簡易到匪夷所思的蘆葦浮橋,而一旦浮橋結成,渡河成功還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隨著蔣欽手下深通水性之人於重賞之下牽著繩子下水,於洪峰中游到對岸,立樁成功,全軍上下一時歡欣鼓舞。

  「過河!」孫堅毫不猶豫下達了軍令。

  隨即,其人披甲親衛先行持矛走上搖搖晃晃的浮橋,以作先導……然而,前面幾步因為有河堤下的木樁、繩索固定的緣故,還算勉強能行,可走到一半河中心的時候,忽然間上游一股小浪捲來,這種用草蓆卷著蘆葦弄成的浮橋即刻隨著下方水勢翻騰了起來,最前方七八名負甲持矛的親衛幾乎是瞬間不能站穩,直接如木製動物牌一樣連番卷倒,並一頭栽入河中。

  考慮到他們身上的鐵甲以及此時洪峰之下的渾濁河水,可以想像,這些孫堅身側最信任最出眾的武士已經不可能再存活了。

  原本一片歡騰的河堤上一時啞然,士卒們理所當然的畏縮了起來。

  朱治張了張嘴,之前激起的半腔豪氣也瞬間被澆滅,卻是準備上前再勸孫堅轉向蔡陽,他已經不指望能在天黑前趕到蔡陽了,但如此奇襲,只要能有數千敢戰之士摸到蔡陽城下,此戰還是有的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