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說起來就多了,但這個時節,最大的倚仗與根本當然是糧食。」公孫珣手握韁繩,稍微正色而答。「從黃巾亂後,這天下的農事便一日不如一日,靈帝加田賦、豪強兼併、官吏掠奪,於是認認真真種地的黎庶發現自己再怎麼種田居然也要餓死,便紛紛拋荒為匪,而成了盜匪在山中固然少了許多壓迫,卻又能在山溝中生產多少糧食?於是他們就要反過來再去劫掠,反而讓周邊好生種田的人也沒法種地……人口總數那麼多,原本一起種地產糧的總數也是那麼多,然後忽然間糧食變少了,人沒變……怎麼辦?」

  公孫定到底是在幽州長大的,根本就是脫口而出:「會餓死!」

  此言一出,身後故意落後數個身位的張晟與莫戶袧齊齊變色,卻又無言相對。

  「不錯!」公孫珣毫不遲疑的點頭道。「會餓死……不知道是誰,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於什麼時節,但反正就會有人餓死!而為了不餓死,這些人又會去搶別人的糧食,讓別人也種不了地,於是糧食越來越少,天下就會越來越亂,這世道就是這麼壞的……從黃巾事起……那年你才三歲……這天下便一年不如一年,中原的百萬泰山黃巾、冀州的百萬太行山匪、河東的白波賊、西涼和交州的全州反叛、并州的匈奴人、幽州的烏桓人,全都起來作亂,為什麼?或許其中挑事的確實有野心,但既然能聚攏那麼多人,歸根到底,就是從全天下的角度來看,沒了糧食,大家按規矩來做,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大人才會扔下前面打仗的事情回來督促春耕嗎?因為有糧食才是大人打敗其他人的根本?」

  「是啊!」公孫珣微微瞥了一眼自家兒子,不由失笑道。「有糧食才是打敗其他人的根本……若非是在昌平屯了那麼多糧食,不要說袁本初了,便是之前打董卓恐怕也是鏡花水月,能到太原便已經了不得了,那裡有後來這麼多事?」

  「所以爭天下便是要屯糧食,然後養強軍?」公孫定終於得出了一個看似很合乎邏輯的結論。

  「能說到這一層已經不錯了。」公孫珣有些無奈而笑。「天下諸侯,有些人愚蠢如袁術、好戰如孫堅,連屯糧都不會,一個只是靠劫掠,一個只是靠他人供給與坐吃山空……你已經比這兩個人要強了,但卻不能只至於此。」

  「還請大人賜教!」公孫定得到表揚,反而愈發不願結束與自己父親的交流。

  「天下哪裡是這麼簡單的?」公孫珣一時嘆氣。「爭天下本質上是爭民心,然後凝聚民心為兵戈,戰而取之……可是民心這個東西太難了,現在天下陷入崩潰,乃是最黯淡之時,大家連飯都吃不上,所以這時候能拿出糧食就能最大爭取民心,可是吃飽了呢?總要穿的暖吧?」

  「所以還要有布匹?」公孫定面露恍然。「怪不得昌平學校里的先生們都說耕織才是國家根本,祖母也曾說過,一定要握住遼地的糧食與布匹渠道,這樣遼地便不會出事……」

  「你祖母的意思……差不多吧!」騎在馬上的公孫珣稍顯尷尬,然後趕緊回復到正題。「可是吃飽穿暖後呢?人心又在什麼地方?」

  「在……」公孫定仰頭思索,卻一時茫然,他畢竟還是太小。

  「吃飽穿暖,自然還希望有房子住,有家具用,然後過年時吃上一口肉,春社時用上一杯酒;等這些都能享受到後,還希望出門探親的時候不遇到盜匪,能有亭舍、義店歇腳……這便是衣食住行。」

  公孫定忙不迭的頷首。

  公孫珣情知自家兒子尚小,到這份上注意力已經開始飄忽了,思緒也難跟上,卻依舊忍不住多言了幾句:「而衣食住行之後,卻也不是到此為止的,因為家中有餘力之人,總是忍不住還想讓自己子孫去上學,將來比自己更出息;而讀過書、做了官的人還總是想研究聖人的微言大義,討論何為治政之理;便是如你這般還在少年的大家子弟,不也總是想穿上綾羅綢緞,配上玉飾金雕,騎上如此矯健的小馬嗎……不要辯解……這是人之常情!其實不要說你了,便是你身後贈你馬匹的莫戶頭人,當日剛剛有了幾百部眾,還穿著髒羊皮襖的時候,就曾忍不住拿部族中最好的一匹馬去換一個不能吃不能用的步搖冠……為何?好看嘛!之前咱們去屯點村社中遇到的小姑娘,從母親那裡得到一片碎紗布,都忍不住到野外尋來野花染成兩日便要掉色的紅布,然後才扎在頭上,為何?也是好看嘛!而這也是人心!爭天下便是爭人心,可人心偏偏是天下是最複雜的事物,窮極一生,未必能得一二。」

  「可是大人也不用得盡人心啊?」雖然一路上莫戶袧總是忍不住大人大人喊個不停,但每次開口都還是引起旁邊張晟的蹙眉。「和大人相比,那袁紹兵弱而無力;什麼孫堅、袁術連糧食都不知道屯……而大人呢,在幽州這麼多年,收攏流民積攢糧食,開礦建坊兵甲雄厚,又掌握著幾乎全天下的馬匹渠道,還建了這麼多學校,開了那麼多商社……與大人比,那些南方的諸侯簡直就像是小孩子拎著木刀遊戲一般!這天下又怎麼可能不歸大人呢?要我說,那些諸侯,看似喧囂一時,地盤廣大,但對上大人,最多也就是袁紹這種下場,一敗就再難起身!」

  「父親……是這樣嗎?」可能是因為被搶了『大人』這個稱呼的權力,公孫定稍微回復了一些注意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