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是神仙嗎?之前那種大勝追擊下還能說收就收?」許攸同樣滿頭大汗,卻是面目猙獰。「公孫珣一定有什麼殺招,他不是那種真的會輕縱自己性命之人!所謂弄險,從來是有幾分倚仗的……只是絕不可能是張、徐……」

  「會不會是我軍中有內應,整部整軍的那種?」郭圖正色詢問。

  「那……」辛評也想加入討論。

  「都閉嘴吧!」就在這時,騎馬候在車駕旁的逢紀勃然大怒,直接拔刀砍在了車轅上的銅紋上,火花閃耀之餘也嚇得所有人登時收聲。「到現在這個時候,還在疑慮?疑來疑去到底有什麼用?依我看,其人必然只是絕境下的疑兵之策而已!我敬他公孫文琪的豪膽之氣,卻不會為此耽誤戰機!」

  眾人紛紛閉口不語。

  「我乃車騎將軍長史,總幕府之事!」逢紀驟然回頭,持刃對著身側諸將繼續怒吼道。「傳我令,戰場寬度有限,不要耽誤時間派弓手互射了,以一萬安平兵馬為主攻,劉延、蔣齊、孟岱,你三人各領兩千五百兵,最前排棄兵舉盾,其餘棄盾持械,結成密集陣勢,與我不計生死,輪番前突……郭圖領虎衛去監軍,無命退後者斬!」

  三將一時凜然,趕緊下拜稱命,便是郭圖也趕緊肅容,唯獨三將中安平太守劉延卻又忍不住抬頭詢問:「長史,三將各兩千五百兵,誰先誰後?」

  「足下不識數嗎?!」逢紀冷冷相對。「一萬人,每人兩千五,自然是四將輪番出擊……而其中兩千五自然是我領,而我既然親自領兵,自然第一個出擊!你們在後,不許不上!」

  眾將愈發駭然,袁紹也慌忙起身。

  但逢元圖根本不給袁紹說話機會,而是兀自厲聲下令:「許子遠,這是你的計策,我出兵後你就在此處主持大局!」

  言罷,其人根本不管袁紹大旗下的各人反應,便兀自提刀去安平軍前鼓舞士氣。不過,此時界橋被自己一方燒掉,再以歸鄉之語來說什麼,面對著兩千餘活生生的面孔,逢元圖未免內心有些艱難,而其人躍馬在陣前奔馳左右兩遍後,乾脆提刀喊殺!

  殺!殺!殺!

  大軍數萬,殺聲頓起,震懾兩岸,然後逢元圖親自指揮,引著被隔斷的兩千多安平子弟兵往公孫珣所在將台,也確實是後者家鄉方向奮力而去。

  而且,其人親自在軍陣之中靠前方向,倒是讓周邊不少士卒心生戰意,衝鋒之時殺聲依舊。

  兩千五百步卒,正如逢紀之前安排的那樣,前面少許人舉盾棄械,其餘皆棄盾舉矛持刀,結成了一個密集大陣奮力向前……這種輕裝上陣使得他們衝鋒極速!而大營外百步距離,大營內三百步距離便是弓弩手的彎月陣,所以幾乎是眨眼睛,兩千餘步卒便紛紛越過了大營殘破邊界!

  逢紀在其中,勒馬小跑隨行,只覺得馬蹄下忽然清脆數次,但來不及多想,公孫珣肉眼可見便在眼前,卻是乾脆奮力舉刀大呼,號召全軍隨他殺上將台。

  前鋒已進入公孫軍射程,出乎意料,彼輩居然張弓不發,而這讓逢元圖愈發振奮,繼續揮刀衝鋒!甚至不顧生死,搶在了最前線!

  但就在距離前面弓弩手的彎月陣約三十步遠時,忽然間,戰場上變起肘腋!

  公孫珣一手抱著兒子,另一手忽然抬起,於是左右齊齊鳴鑼,將台前後無數士卒也旋即一聲大吼:

  「起!」

  不是殺,不是射,而是起!

  而隨著這一聲震天大吼,大營柵欄外側邊緣處,距離袁軍大陣只有不到百步距離的地方,忽然間從地上躍起足足兩整排大盾長矛之兵!事發倉促,甚至有零散衝鋒在後的安平兵被整個掀翻。

  兩條線上,大盾紛紛整理向外,正對驚慌失措的袁軍大陣,而長矛手則紛紛向內,朝著更加失措的兩千多安平兵奮力殺去。

  盾手與矛手之間,更是立起了一個讓袁軍永世難忘的高字大旗!

  與此同時,將台前列陣的數千弓弩手不再猶豫,紛紛攢射前方慌亂袁軍。可憐逢元圖本就顯眼,又因為報答袁紹知遇之恩的念頭衝鋒在前,所以一瞬間便連人帶馬中了何止數十箭?

  電光石火之間,剛剛還號令全軍的又一位車騎將軍長史便倒地而亡,終年三十八歲。

  袁紹攀立在車轅上,遠遠望見這一幕,只覺心如刀絞,頭疼欲裂,瞬間便幾乎疼的昏死過去。

  —————我是瞬間死去的分割線—————

  「逢紀,盡忠之臣也。」——孔融

  「逢紀果而自用。」——荀彧

  第十五章 一鼓難做氣

  許子遠臨時轉移了戰場,以一萬兵當誘餌,以一座大營為陷阱,以偽作撤退其實相候在側的五萬兵為包圍網,又以一座橋為心理盲區,成功設計了一次完整而又簡潔的大兵團埋伏,堪稱羚羊掛角,又足稱大巧不工。

  而在被埋伏成功,重兵來襲的大環境下,高順借壑伏盾,一朝奮起,竟然反過來伏擊了對方的前鋒,卻堪稱神來一筆。

  而且,公孫珣與高順設下的這個埋伏,比之許攸手筆的厚重,卻更加顯得激烈與極端,一旦成功後,兩千餘陷入死地的袁軍士卒幾乎是瞬間陷入驚慌之中,並在極短時間內遭遇到了極大殺傷……身後的長矛突擊倒也罷了,關鍵是前方數千弓弩一時近身攢射,絕不是開玩笑!甚至根本就是屠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