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伉醒悟過來,趕緊再度謝罪,而兩人就在官寺後堂中並坐,呼喚董訪還有諸多孫氏心腹來到此處,然後孫伉當面吩咐,移交兵權與董訪……自家主人和郡守俱在當面,孫氏心腹如何敢多言?而董訪也毫不遲疑,先接手郡卒,然後便出城匯集了那一千城外的孫氏族兵,便匆匆南下往與浦落津對峙的?城方向去了,儼然是真要與張飛夾擊許攸。

  當然了,此時這癭陶城中並無一人知曉,許攸早已經逃出浦落津小城,而張益德急襲如狼,狠厲如虎,此時正在漳水畔大顯神威呢!

  兩千兵馬匆匆而去,城中並無其餘軍士,而董昭依舊端坐於後堂巍然不動,弄的孫伉也只好繼續戰戰兢兢陪同在旁。

  「差不多了。」眼看著日頭偏斜,估算著兵馬已經遠行,董昭這才發言。「咱們一起去前面大堂中,一起處置一件公事就散了吧!」

  「敢不從命?」

  孫伉早已經徹底放鬆下來,此時只當對方是要趁機拿自己立個威權,定好上下儀制,如何不願。

  而二人來到前堂,董昭端坐到了堂上正中之位,孫伉侍立在下方側翼,郡中賊曹、兵曹、功曹、計吏、獄吏等等也皆受召而來,侍立於堂下兩側。

  「張將軍蕩平郡南,逼降任縣王氏,檢到一封書信,內有一人勾結叛逆,圖謀不軌,欲獻鉅鹿至袁賊,以邀功賞,王氏族長也供認不諱了。」董昭望著堂下諸多郡吏集合完畢,卻是毫不猶豫,直接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然後又以手指向了已經懵住的孫伉。「叛逆者,正是郡丞孫伉……賊曹何在?拿下此人!功曹何在?來檢視此信,並傳送左右查看!」

  郡中上下誰人不知張益德已經功成泰半?而且剛剛忙了一下午,眼看著董訪收了軍權將孫氏的力量全部帶走,再加上那邊功曹等人查看信件,果然是筆跡、印鑑清晰,哪裡還會有所猶疑?

  故此根本不用幾名侍立在門外的甲士動手,賊曹、獄吏直接上前,便在堂下輕鬆拿下孫伉,並解走了對方印綬、佩刀。

  而就在獄吏還要按照規矩,免去其人冠冕之時,董昭卻忽然抬手制止:「同僚一場,何必羞辱?孫公高……你雖屢次忤逆於我,屢次大放厥詞批判衛將軍之政,戰事起後,更是屢次推諉拖延軍情,但我念你多年辛苦維持郡中有功,今日與你一份恩義……你今日大罪,罪不可赦,但若自戕了斷,我便為你在衛將軍處求情,只罪你一人,不涉家族!」

  孫伉被按在地上,此時抬頭張口欲言,一開始想呼喊求救,卻想起自己可用之人如今皆不在此;再向同僚辯解書信乃是偽造,卻自知無人會信自己;然後又想質問對方為何出爾反爾,卻又忽然想起自家胞弟尚在軍中,而且如今局面,族誅一事並非虛妄……實際上若非上午被騙走兵馬,族誅一事反而可笑!

  最後,其人只是怔怔反問:「府君真不能饒我一命嗎?」

  「不取你一命,何以立威建德,膺服鉅鹿上下數十萬人?」董昭端坐在上,黑胖面容上只有冷冷之意。「大戰之前,你何必發此可笑之語?」

  孫伉再無可言,只能仰天而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屬下自視甚高,卻不過府君掌中一物而已,確實可笑……事到如今,只求一壺烈酒,一柄利刃,絕不會他人再為屬下之愚鈍自大而平白送命了!」

  董昭當然不會告訴此人他弟弟孫行其實比他死的更早,所以只是緩緩點頭,揮手示意而已,然後,獄吏自然將此人帶走。

  郡中上下在堂中肅立隨侍等候,而不過片刻,獄吏便復又來報董昭,說孫伉畏罪自殺,已經自刎於獄中。而等到翌日,郡中在各處亭舍、義舍處貼出公告,明示孫伉忤逆叛亂之實,自不必多說了。

  到此為止,九月初七日,鉅鹿離亂數月,一朝遂平。

  ————我是一朝無力的分割線————

  「董昭為鉅鹿太守,駐癭陶,郡丞孫伉,國中大戶也,舉孝廉十載,望於郡中,素不齒昭,多有不敬。建安初,袁紹交攻公孫珣珣於冀州,河北一日三變,朝南暮北者眾,許攸持袁紹印以官購鉅鹿郡南諸族,九縣十一城,一朝叛離,癭陶懸於鉅鹿澤北,一日三驚,而孫伉無禮愈甚。及張飛北行鉅鹿,以千兵轉戰,十一日連戰連捷,克復十城,郡中重定,復有降人舉孫伉交通袁氏,罪當族誅。昭聞言嘆曰:『董卓亂後,數載動盪十三州,本即上下相疑之秋也;冀州離亂七載,亦即天下動亂之源。居於此,當此時,今日叛,明日降,多時勢所迫也!伉雖不敬,情法不容,然以族誅,終不忍也!』伉聞之,於獄中泣拜於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重;一時無知,不識英雄之容,當以死謝之。』獄吏者,郡中故舊也,遂借其刃自戕欲獄中,而昭赦其族。郡中聞之,皆曰:『此府君以德報怨也!』乃膺服。」——《漢末英雄志》.王粲

  PS:感謝飛翔大笨熊同學的飄紅……這章總算趕出來了。

  第三十三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

  九月十一,深夜之中,梁期城內,與妻子劉氏,還有少子袁尚同塌而眠的袁紹是被人小心從榻上叫醒的——侍衛通過侍女來報,許攸來到城中,死活要立即面謁袁車騎。

  對此,已經長出不少頭髮的袁紹只能一聲嘆氣,卻還是即刻起身召見,儼然對許攸的到來早有預料……這倒是可以理解,想那張益德數日前便摟草打兔子一般順手把魏郡所屬的曲梁城給拿下了,只在數十里外梁期城中屯駐的袁紹如何能不知?而曲梁既失,則許子遠在鉅鹿功敗垂成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此番匆匆回來請罪更是理所當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