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袁紹想了半日,唯一一個合情合理的說法,便是這關羽準備拖時間拖到天黑,然後趁機溜走……那麼從這場戰鬥付出的戰爭成本與死傷數字來說,倒是完全可以說是關雲長獲勝了!

  可是悶熱至極的天氣下,隨著袁本初再度抹了一把臉上的汗,卻又再度懷疑起這個猜想來了……畢竟,這溫度怎麼看都不像是馬上要天黑的情況吧?

  城東面,城牆下的陰影中,關羽早已經看見袁紹處密密麻麻俱是甲士環繞,卻只是又抬首望了望天,便依舊不急不緩,綴著李進所領三部三千人繼續往前方那似乎根本看不到勝機的土山而去!

  袁紹遠遠瞥見,心中愈發驚疑不定。

  但不管如何了,隨著時間漸漸流逝,振武將軍關羽不顧三面無數敵軍環繞,宛如閒庭信步一般,終於還是來到聚集了足足四千甲士的土山跟前,然後駐足立馬!

  一時間,土山左近,城上城下,空氣宛如凝固。

  「大局已定!」袁軍上下,眼見著北門南門都完成了堵截,便是東門前也有沮授不顧一切,派一支格外精銳的部隊頂盾上前後,不知道多少人心中一塊石頭落了,便是呼吸都陡然順暢起來了。

  「關雲長耍什麼花招?」審正南在城頭,也開始心中生疑,變得嚴肅起來。

  「將軍。」便是潘璋,此時也有些忐忑不安起來。

  「無妨。」關羽微微示意,然後卻是勒馬向前,徑直來到袁紹陣前,並當眾喊話。「朝廷欽命振武將軍在此,請問諸君,此處可是袁賊壘土山攻城之處?」

  陣前甲士、軍官面面相覷,各自無言。

  而甲士的兩名首領,一個文丑、一個高覽,卻是在冷笑之餘回頭望向了就在身後端坐的袁紹。

  袁本初明顯也怔了怔,但很快便醒悟過來——對方在拖延時間,並給自己撤軍找理由,而兩名將軍則是在請戰。

  但怎麼說呢?

  死要面子這種東西,倒是很合乎袁紹胃口,甚至一瞬間,雖然被罵了袁賊,可袁本初對關雲長的印象卻變的好了起來……因為有明顯缺點的人就是一個可以駕馭之人,若是如此人才能歸於己方,那之前的什麼武安國、田銀,什麼李氏、田氏,又算什麼?

  沒錯,一瞬間,袁本初居然想上前搭話勸降!

  當然了,看了看前方文丑、高覽二將的表情,想了想死掉的那些將領,更重要的一點是袁紹回想起了華雄為張益德所斬、呂奉先飛馬入營的場景,到底是按下了這個念頭。

  「傳令下去!」一念至此,袁紹反而即刻下令。「讓文、高二位將軍忍住,不要因為些許言語亂了陣腳,靜待陳長史合圍!不過,可讓藏在軍中的弓弩手上前,一旦就位,便立即發動,射殺此獠!」

  「死要面子!」城牆上的審配聽了半晌,此時又居高臨下看到袁軍陣中弓弩手偷偷向前,也是又急又氣,以至於心中暗罵。「一輩子都改不掉!今日若死在城外也是活該!」

  然而,關羽單騎立在陣前,見到身前四千甲士兀自不動,反而是陣後有些許異動,卻依舊不慌不忙,只是繼續揚聲而言:「若是如此,那諸位著實辛苦,四千民夫,為袁賊所執至此,居然要披甲擔土,負盾使力……當然,這也怪不得,本將觀工地台上正中那位監工,其人身形上長下短,頭大身小,天生刻薄之像,想來也是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人。不過,此人此時坐在桌後,宛如插標賣首一般,諸位若是受他之苦,何妨轉身取了此人首級,然後隨本將迴轉?我家衛將軍愛民如子,在他麾下,絕不會如此可笑!」

  陣中騷動一時,袁紹也怒極反笑……想他袁本初自幼以儀表出眾聞名,哪來的上長下短、頭大身小?還什麼插標賣首?

  四千甲士在此,有種你上來取我首級?!

  而另一邊,關羽占了嘴上便宜之後,依舊不慌不忙,只是微微拱手示意:「此行本為土山而來,並不願傷及無辜,而如今諸位既然已經停工,又憐惜後方家人,不願意隨本將走,那本將便不再叨擾,先行告辭,將來有緣相會!」

  言罷,其人便在涼風習習之中,兀自回身歸陣。

  須知道,袁軍這四千甲士乃是以防萬一才預備下的,本身是為了防止對方突陣拿下袁紹,弓弩手並非一開始就完備,便是其餘諸部,因為城牆上擁有更高的打擊視野和更遠的打擊距離,所以也沒把弓弩手當做標配,反而是以盾兵為主。

  故此,此時對方陡然一撤,立即讓袁軍上下派弓弩手圍射的打算一時打算落空,然後各自茫然不知所措。

  「合圍!」土山處陷入為難,可涼風之中,陳宮那裡卻是終於完成了最後的布置,然後其人不再猶豫,即刻發動旗語,號令全軍合圍。

  「殺掉俘虜,全軍掉頭!」關羽歸陣,也是立刻下令撤退,似乎要做困獸之鬥。「無論騎步,全軍扔下長矛,皆執短兵!」

  命令有些奇怪,但潘璋以下俱是久隨關羽的子弟兵,如何敢怠慢?扔下長矛之餘,潘文珪更是親自上前一刀剁下了被俘虜的李整之首——後世濟陰李氏的首領之一,李典的堂兄,一度做到青州刺史的兗州第一豪強之主,就這麼幹脆利索的在自己二十歲初陣之日,一命嗚呼。

  然而,就在關羽忽然發出奇怪指令,並引兵掉頭之際,也在袁軍忽然旗鼓大作,全軍震動,很多地方已經開始頂著城牆上大面積弓弩打擊也要奮力抵擋城下合圍之時,數騎忽然從堵住東門的沮授部那裡飛馳而出,分別往袁紹與陳宮這裡而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