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馬等人愈發賠笑。

  公孫珣也是頓時失笑,然後旋即又收笑肅容:「話雖如此,可我為執政,總是要講一個朝廷規矩的,而且我兵馬強盛於你們,也曾堂而皇之勝過你們,總是可以對你們說些話吧?」

  韓遂依舊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其人立即拱手俯身:「願聽將軍吩咐!」

  自馬騰以下,也趕緊紛紛正色俯身聽命。

  「其一,我不管你們如何,漢陽郡郡治冀城,以及冀城以東的通道要讓出來,朝廷也會派新的涼州刺史入駐冀城。」

  「喏!」上來便要奪地盤,但韓遂等人還是咬牙應聲。

  「其二,不許相互私鬥,若有摩擦,先稟刺史,能坐下來不要上馬……是非曲直,我心裡自有判斷。」

  「喏!」

  「其三,北面三郡以馬壽成為首,要注意防備西部鮮卑南下,并州有求援兵,不許推辭;而西面三郡,以韓文約為首,要儘量維持西域通道,保障商旅。」公孫珣繼續言道,而話至此處,卻是忽然變得嚴厲起來。「最後,不許有殘民之事。據我所知,涼州百姓在你們治下還算安泰,當地百姓對你們都還比較尊重,這其實才是我真正能夠容忍你們的緣故,否則,便是再艱難,難道有討董艱難?我在河東和之前未央宮前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真要是違逆了我,那我也要如誅除董卓那般,隔著千里萬里,取你們的首級,然後傳示天下……諸位,我與董卓相交十餘載,所以能留他老母和孫女,跟你們可沒什麼瓜葛!」

  韓遂喉結微動,依舊是第一個低頭稱喏。

  「既如此,我明日就上表天子,與你們兩個雜號將軍的稱呼,便各自引兵回去吧。」公孫珣揮手道。「長安這裡千頭萬緒,我實在是沒心思招待你們,而你們也要早些回去後安定涼州秩序,撫慰涼州人心……告訴他們,大漢安定了百年,涼州亂了百年,如今大漢全亂,但我公孫珣取了關中,卻也該輪到涼州稍微安定了。」

  韓遂等人俯首告辭,公孫珣便將名單收起,也沒做多想。

  話說,衛將軍府難得大開,自然是門庭若市,所以韓遂等人既走,門前義從便立即又引人至此,而這一撥人乃是三兄弟,分別喚做張范、張昭、張承,乃是河內修武名門,留侯張良之後。

  其中,張承乃是正經的衛將軍屬吏出身,算是公孫珣故吏……出身頂尖名門,又有這麼一層關係,也難怪會這麼早過來,同時也難怪義從將他們放到最前面。

  話說,另一個時空里,這哥仨曾經一度謀划過對付董卓,卻又自己放棄了,然後一起逃到揚州,最後被袁術給逮住,到官渡之戰後才回到中樞,並受到曹操重用。

  而此時,有這麼一層關係,公孫珣自然是覺得水到渠成,於是當即起身相迎,一方面要讓張承回歸幕府,一方面卻又主動跟張范直言,請對方留下來擔任自己的奏曹曹掾。

  不過,張承的回歸是一口而定,張范卻婉拒了公孫珣的徵辟。

  公孫珣驚訝之餘卻也恍然……一來,之前在河內他就知道張范這個人極度恬淡,很有道家出塵的感覺;二來,他也理解張范的心態,自己之前在未央宮的氣勢太足了,以這種聰明人而言,未免會有些擔憂,其人或許是偏向自己的,但卻不想在漢室與自己之間站隊。

  放棄中樞職務,成為他公孫珣的直系掾屬,不到萬不得已,他這個留侯之後是不會這麼做的……尤其是修武張氏還跟公孫珣有香火情,只要這位衛將軍不是個分不清敵我的傻叉,那就不會為難他的。

  實際上,對此公孫珣果然無話可說。

  當然,有些失望卻也難免。

  其實,對於能在長安招攬到的人才,公孫珣心裡是有一桿秤的。

  如馬騰韓遂那邊送來的人物,儘管出身邊郡,而且身上反賊的味道是怎麼洗都洗不清的(真正名義招降他們的是董卓),但公孫珣反而樂見這些人加入自己的軍隊,並在日後於關東河北立功,因為他們政治上的毫無根基與部隊中的毫無牽扯,其實反而算是某種極大的優點,可以讓人放心使用。

  還有些人,不管出身、立場如何,只要保證基本的能力,那麼如果他選擇按照《求賢令》的方式自投名剌上門,公孫珣也一定會儘量保證從優安排對方……千金買馬骨也好,服從性測試也罷,反正千百年來都是這個規矩。

  再有些人,只要找上門,公孫珣是沒辦法也沒理由拒之門外的……比如曾經幫助過公孫珣的何進長史王謙,還有王謙背後的山陽王氏,這得報恩;還有蔡伯喈再上門,以公孫珣的角度來說,這就得捏著鼻子供起來了;類似的還有劉寬的門生、曾經河內的舊部,等等等等吧。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批人跟他牽連的人,居然心意飄忽,反而是那群西涼反賊個個誠惶誠恐……莫非只能示威,不能貪情嗎?

  送出張范,留下張承,公孫珣心中不免有些想法,而隨著時間流逝,這一日來的人越多,類似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甚至,公孫珣極為看重的師叔華歆華子魚(這廝是盧植師弟,也跟審配舊主陳球有關係)反而勸他不要太急,以安撫關中人心。

  至於所謂真正自投名剌,以『應聘』姿態而來的『賢才』,就更是一個都沒見到了。

  當然,即便是心裡明白,今日得到消息後上門的只是長安城內的人而已,而長安城內的人沒幾個需要用這種方式來求出身,但公孫珣的心情卻也依舊漸漸轉向陰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