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聽說,曹操、孫堅、劉備三人之前討董兵敗,在緱氏山相約生死……」鍾繇鬆了口氣,立即言道。

  「我知道這事。」公孫珣立即頷首。「之前在郿塢前,家母在河東便專門有信來,與我說起此事,還問我緱氏山有沒有桃花,我說彼時桃花必然謝了,倒是有些雜七雜八的山花……你繼續。」

  眾人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這種不值一提的消息會引起公孫大娘的注意,並傳到衛將軍耳朵里,但此時也趕緊恢復清明,繼續豎起耳朵聽鍾繇的計策。

  「君侯。」鍾繇繼續認真言道。「曹孟德是袁本初的髮小,再加上他的官職、將軍號,皆是袁紹表舉。所以人盡皆知,他能為豫州刺史,一來是因為他是袁紹一方的人,二來是他本人家族在豫州北面沛國勢力強大,三來,是他自己在討董中不計生死換來了一些名望。」

  「不錯,鞭辟入裡。」

  「而孫文台此人,其人的依仗,一來自然是他的驍勇,二來卻是袁術的支持。否則,其人如此輕剽,未必能在……豫州西面的潁川立足。」

  「不錯。」

  「還有一個劉玄德,他也是個有本事的人,此番討董也是讓天下人側目相對……不過更妙的是,他當日是靠徐州陶謙的支持,方能成行,而且,而且與君侯有舊!」鍾繇說到一半便戛然而止,而且趕緊低頭。

  無他,等劉玄德三字出來以後,公孫珣便在案後死死盯住了鈡元常。

  不過,堂中安靜了好大一會後,這位衛將軍卻又忽然一聲嗤笑:「說的好!天下英雄,豈獨曹、孫?能與曹孟德、孫文台相抗,替國家掌握豫州的,我看只有一個劉玄德而已!元常……好計策!好眼光!」

  鍾繇長出了一口氣。

  「孔伷無能。」公孫珣當即繼續言道。「你明日便書白板到尚書台,遣使罷免孔伷,拜劉玄德為豫州刺史!」

  鍾繇趕緊俯身稱命。

  「好了。」說完此事,公孫珣看著堂中燭火和堂外黑漆漆的天色,復又搖頭道。「關東割據已成,怕是要十餘年之力方能盡數蕩平,不要計較一朝一夕。而且如今關中不靖,千頭萬緒都要安定了關中再說……諸君,今日天色已晚就不說關東局勢了,唯獨若還有關中大事,便可以再論一論,而若不是大事,今日諸君也辛苦,不妨先回去休息吧!」

  「回稟君候。」一番面面相覷後,一直立在堂中沒動的王修終於再度開口了。「關中眼前有件大事不得不說,但說了,怕也一時無法……」

  「且講來。」

  「君候,君候之前讓我解散各地民夫,回去準備秋收,這本是德政。」王修幽幽言道。「但有一部分關中徵募民夫卻懇求我不要輕易驅趕他們……因為他們散了,也無處可去。」

  公孫珣立即動容——這是繼軍隊思鄉、關東大亂之後,他今日遇到的又一個根本不能靠技巧和法子就能解決的大問題。

  董卓遷都,河南百萬士民來到了關中,路上死了、離散了二三十萬,可剩下的七八十萬人,如今卻全都分散在關中各處——有的人被胡亂安置到之前因為涼州大亂而零落的美陽地區;有的人被安置到霸陵、杜陵、高陵等手工業極為發達的城市。

  但剩下的呢?

  戰事這麼急促,戰爭這麼殘酷,這些人拖家帶口、背井離鄉,而且還是這麼龐大的數字,又怎麼可能尋到妥善的安置之處?

  甚至,便是安置到了美陽的人,也是驚惶無措的——秋收要到了,給他們粗暴劃分的空地上卻沒有糧食!

  公孫珣奪取了關中,拿下了三輔之地,壓服了韓遂、馬騰,甚至還在未央宮前肆無忌憚,先『鞭笞』了一番中樞朝臣,看似一片大好,氣勢無二……卻也千頭萬緒,百廢待興。

  偏偏關東那邊的挑戰者已經開始緊鑼密鼓了。

  「先拿郿塢的糧食救濟,一定要熬過這個冬日。」公孫珣嘆氣道。「剩下的從長計議。」

  「君侯想要擴大幕府,加三公諸曹於將軍府之事呢?」戲志才也是趕緊又問了一件大事。「我看君侯如此繁忙,何妨先行?」

  「這件事情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公孫珣蹙眉道。「要和最近允許往我門下自投的求賢令一起處置……不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件事情確實可以更優先一些,這樣好了,元常、公達久在中樞,志才可以跟他們一起,替我選一些長安朝中的才俊,屆時我自然會親自挑選。」

  「喏。」戲忠也只能趕緊俯首,起身後卻又欲言又止。

  「想說什麼?」公孫珣愈發蹙眉。

  「朝中有些人想讓君侯自成大將軍,以安人心……」

  「此事休要再提。」公孫珣幾乎是立即黑了臉。「鬼鬼祟祟,不敢自己來說卻讓蔡伯喈這個老頭來講,還自以為得計?對別人倒也罷了,對你們幾位,我可以直言……其一,我的女兒絕不會嫁個劉宏那種獨夫的兒子!其二,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俱已不在,我為衛將軍便可以名正言順總攬軍政大權,何須加官?!我倒想看看,經前日一事,如今誰還敢在朝中與我爭權?皇甫嵩還是王允,又或是過幾日過來長安的劉虞?!」

  「話雖如此。」堂中唯獨田豐不懼,迎難而上。「將軍可曾想過,此次討董,若你不給自己加官,軍中將佐將來封賞又該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