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等到他成為袁氏故吏,然後做到并州刺史、一任方伯,沒必要再在意區區一個蔡邕的評價時,這刀也就送給了當日大雨中晉陽城官寺內所見的那位幽州俊才……說起來,都已經十三年了。

  幸虧是此人,自己的老母、孫女大概還是能保全的吧?一念至此,董卓無奈搖頭,終於是將刀刃對準了自己。

  然而,這個時候可笑的事情卻發生了……原來,董卓執掌大權後行事驕縱無度,晚年身體愈發肥胖,而這把斷刃在公孫珣手中大概是為了馬上使用方便的緣故,專門加長了刀把,所以其人倒持斷刃想要自我了結,卻竟然不能從容發力刺喉。

  董卓自己都笑了。

  當然,笑歸笑,董太師卻並不想再把劉艾喊回來,哪怕他知道自己這位長史此時必然立在外廊角落等待消息……這倒不是說他擔憂死前醜態畢露被人看到,而是說剛剛他已經暗示和請求了一次,而劉艾明顯不願意做這件事情。

  最後一個心腹了,對他董太師算是仁至義盡了,何必再為這種事情讓人家為難呢?

  「你們有誰會用刀嗎?」無奈之下,董卓只能向著周圍一眾早已面色煞白的姬妾、美女詢問。「此刀鋒刃為天下冠,往我喉嚨輕輕一刺便可。」

  此言一出,周圍或坐或立的諸多女子紛紛大驚失色,可紛亂中卻有一名年輕貌美的姬妾起身昂然揚聲應答:「妾身願意試一試!」

  「你是何人,何等來歷,又在我身邊做何事?」董卓見到此女面善,卻怎麼都記不起對方來歷,也是一時恍惚。

  「回稟太師,」女子微微躬身道。「妾身姓任,本是昭陽宮女,素來為貂蟬女官,太師來此塢前下令選調宮女,好讓此處如宮中儀制,我便從宮中來到此處,專管太師貂蟬冠,故此,上下都只呼我為貂蟬而已……」

  董卓恍然大悟……話說,他之前選調這麼多美女,並非只是為了所謂色慾。實際上到了他這個年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他之所以這麼做,尤其是選調宮女,其實還是為了『貴無上』的身份,還是為了『儀制同宮中』這句話罷了。

  長安城牆高七丈,所以他董太師的郿塢外牆也要七丈高;長安城中的未央宮居高臨下,所以他的內舍居所也要在夯土高台上建立;長安宮中有專門管理天子近臣貂蟬冠的女官,所以他便把這個任姓宮女給從宮中取來,專門給他管理衣帽……

  那麼回到眼前,這個貂蟬其實算是他的貼身婢女,也怪不得會眼熟。

  「想不到人之將死,我董卓還能有一個婢女如此忠心,兼有慷慨之意……」弄清楚對方身份後,董太師緩緩搖頭,復又乾脆指著案上斷刃輕聲一嘆。「也罷,勞煩你了。」

  貂蟬聞言走上前去,直接在案前雙手取過刀來,卻又微微欠身一禮:「太師,有一言須向你言明,不知你願不願聽?」

  「事到如今,你有何言不可講,我又有何言不可聽呢?」董卓不由撫著自己的大腹失笑。

  「太師。」貂蟬捧刀肅容相對。「我一女子,平日不過是整理冠帽而已,何曾持過刀,而今日願持此刀殺人,實在是事出有因……」

  「說來。」

  「世道紛亂,我一弱女子,在洛陽為宮女存身,本無他求,唯獨昔日宮中為貂蟬女官者十五人,視為眷屬,相互依靠。」貂蟬勉力直身以告。「這十五人,除我外十四人,昔日南宮何大將軍身死後,亂中先死了三人,本以為已經是天大的亂數了,卻不成想,太師逼迫遷都,全宮西遷,剩下十一人,路上病死一人,被賞賜乃至直接被甲士、羌胡兵劫掠走者七人,途中遺失不知下落者兩人,剩餘一人隨我剛到長安宮中安頓,便又得到太師徵召,就此分離……如太師這種貴人要做的事情我不懂,但以我而言,卻常恨太師入骨!今日願持刀,只是妾室想殺太師而已,並無他念!」

  董卓聞言默然半晌,卻並不辯駁,只是抬手指向自己脖頸側面的血管方位:「自此處下刀,最能泄恨!」

  貂蟬一聲不吭,雙手握刀直刺。

  一時間,仰頭躺在座上的董太師脖頸處血管破裂,鮮血噴涌,幾乎將身前几案整個染成血紅之色,而公孫珣送來那張寫有打油詩的白紙也瞬間被血水沾濕,生死之言,也只能隱約可見了。

  片刻之後,耳聽著堂中大亂,立在廊外的劉艾一聲嘆息,卻又駐足片刻方才入得堂中。而其人無視了持刀浴血的貂蟬和亂作一團的眾多女子,只是對著已然氣絕的董卓俯身叩首謝罪一番,然後便重新退出堂去,回身主持塢中大局去了。

  下午時分,劉艾正式打開塢門請降。

  「進去回報一下董老夫人。」就在戲忠準備親自引白馬義從接管萬歲塢之時,坐在營中高台上,之前與韓遂、馬騰還有關西諸名族、三輔高官閒談的公孫珣卻忽然對著跪在地上的劉艾開口言道。「董卓有罪於國家,正該懸首示眾,以正法度。但無論如何,九旬家長與未及笄的孫女,所謂老幼婦孺,是不會繼續為禍的,我與其人有舊,不能不有所保全,唯獨無名無分,不免招人口舌……所以,替我問一問老夫人,我欲以次子公孫平與董氏女董白約為婚姻,不知道她願不願意?」

  劉艾聞言登時大喜過望,連連謝恩,而台上諸多高官、名士卻也不由紛紛變色,或驚或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