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該如何?」荀爽激憤抬頭反問道。「就任由他這麼殺來殺去?陽城乃是潁川所屬,我們鄉梓所在,太守被烹殺在鍋里,百姓出去慶祝正旦卻被人割了首級掛在馬身上,我等卻居然要在他府上賠笑!還要感激他給了我三公之位?!你今日沒看到嗎?連劉范這樣的年輕人都視我為為虎作倀之輩!」

  荀攸默不作聲,並未反駁。

  不過,向來氣度非凡的荀爽難得一番失態發泄後卻又緩緩頷首:「公達說的對,時機不好,不能倉促為之……倒是劉范今天這麼失態,不會被董卓處置掉吧?」

  「不會處置的。」荀攸輕聲言道。「我聽說董卓有意在遷都後用兵益州,以作關中基礎……而既然要與劉益州做過一場,那劉范短期內反而穩如泰山!」

  「可不可以拉攏過來?」荀爽繼續問道。「劉君郎雖然為人自私,但畢竟是我輩士人,而這劉范也是個熱血未消的年輕人……若是能通過他讓劉君郎出兵襄助,又或者請劉君郎協調涼州韓遂、馬騰二人,說不定便有些機會。」

  「我覺得不必拉攏。」荀攸若有所思道。「劉范經此一事,十之八九也是要對董卓動殺心的,我們不去找他,他也會自為此事;而我們若去找他,說不定反而容易暴露!」

  「那王允呢?」荀爽再度詢問。「王允此人可信嗎?」

  「可信!」荀攸依舊問答流暢,宛如在論家常。「王允對董卓的賞賜從不推脫,對董卓交代的事情從來也都是親力親為,這說明他很早便動了圖謀董卓的心思……我猜度,一開始董卓廢立之時,其人便下定了決心要誅董……否則以他王子師之前那種剛硬性格和對漢室的忠忱,何至於上來便屈服到這個地步?」

  「原來如此。」荀爽面露恍然。「那今日那個……」

  「賈文和畢竟是西涼人,又是個存身之人,如何會去謀董卓?」荀攸依舊從容。「而且,其人今日在門前,怕是已經看出了王允、劉范二人,以及叔祖大人你的心思。」

  荀爽悚然而驚,但等他看到自己侄孫鎮定的面孔後,卻到底是稍微放下心來:「你是說,其人固然不會謀董,卻也不會告發我等?」

  「不錯。」荀攸當即頷首。

  「可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荀爽還是有些憂慮。「其人畢竟是西涼人,此番河內亂武,更是差點讓袁本初送命,壞掉大局,萬一……」

  言語未迄,忽然間,外面一陣喧嚷,驚得荀爽當即閉口不言。不過,旋即又有心腹家人來報,說是校尉賈詡那裡送來一群女人,只因家中狹小,無處安置,所以請司空幫忙照顧這些潁川鄉人。

  荀爽看了看自己依舊面色如常的侄孫,也是恍然點頭,便扔下之前的謀董之論,長嘆一聲,然後親自去安排那些已無父兄、丈夫,甚至連子女可能都沒了的同鄉婦女去了。

  而待自己叔父走出房門,荀公達卻是依舊宛如木雕一般立在舍中,盯著榻前燭火,久久失神。

  正月新年,董卓正式派出使者布告天下,改元初平,但伴隨著少年天子的這個新年號,天下卻正式進入了兵荒馬亂的時代。

  河內方向,袁紹主力未失,卻也稱得上是傷筋動骨,於是乎,其人在河內三津加緊布防之餘也是勉力振作起來,重新整編部隊,積蓄力量……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刺激,其人行事愈發果決狠厲。

  董卓讓朝廷派出了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將作大匠吳循、執金吾胡母班、越騎校尉王瑰等一眾公卿來勸他罷兵,他非但不見,反而勒令已經沒有兵馬的王匡以河內太守的身份一口氣逮捕了所有說客,並下獄處置,以示決心。

  而酸棗方面,之前酸棗聯軍雖然歃血伐董,卻因為令出多門,遲遲未能組織起有效攻勢,所以一直在陳留與河南的交界處拖延不前。但過年以後,隨著在河內舔傷的袁紹三番五次下令催促,而且一次比一次措辭嚴厲,一次比一次言語露骨,等到最後一次乾脆把之前逮捕了才兩三日的那些公卿全都押到酸棗,然後讓人公開處刑……各路諸侯這才終於不敢再拖延下去,便在曹操的協調下,正式西征,並在上旬之內便迅速進逼到虎牢關前。

  另一邊,隨著潁川太守李旻被烹殺,袁術和孫堅也終於直面起了董卓大軍。

  實際上,就在李旻被烹殺後第五日,徐榮和李蒙便突然率騎兵襲擊了如今被孫堅當做大本營的南陽郡魯陽城。而當時,孫文台居然正在城外與軍中將佐設宴慶祝春日,全軍軍官還有當地官吏、鄉老都在高台上飲酒,部分部隊在台下陳列。

  此時,若是董軍騎兵發起突襲,說不定便能一鍋端了。

  不過,孫堅臨危不懼,他見到對方只是其實先鋒到來,軍中並未有主持大局的大將,便故作鎮定,依舊在台上飲酒作樂,而且言笑晏晏,絲毫不亂。等到酒喝完了,這才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安排官吏、部隊從容入城,然後布置防守。

  董卓軍疑神疑鬼,生怕有埋伏,全程並不敢輕舉妄動……而等到徐榮和李蒙這兩個主持大局的人趕到,面對的卻已經是防守嚴密的堅城了,便只好退卻。

  無論如何,正如之前所言,隨著賈詡和呂布的威震三津,這天下間最後一層遮掩已經被撕下,亂世軍閥混戰,兵強馬壯者為先,所謂大爭之世徹底到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