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田豐本想嘲諷回去,但想起之前處置匈奴人時遭遇的難堪,卻又熄了嘴上相爭之意。

  然而,田元皓不想說話,有人卻想說話。

  「現在議論這個有何用啊?此時天下有近四十路諸侯在討董,咱們也唯有討董二字罷了!」公孫珣邊說邊上的城來,卻也是一時失笑。「如何這麼多人都在此處吹風?難道是嫌天不夠冷嗎?還是速速下去,到房中烤火打牌,以作休息吧。不然明日上路,幾位軍師體弱……尤其是志才……說不定便要生病的。」

  「君侯。」戲忠趕緊拱手相詢。「可是常山郡卒已經從飛狐陘到了鹵城?」

  「早就到了。」公孫珣隨口答道。「咱們過雁門關時便已經到了,只是此事歸屬後勤,我接到後直接讓有喜轉給了叔治,你們才不清楚罷了。」

  城頭上的眾人一時面面相覷。

  「速速回房中取暖吧!」公孫珣再度催促了一句,便轉身而下。「公祧與我來,咱們去尋叔治,然後一起巡視城外營寨,看看士卒取暖充不充足……」

  沮宗自然無話可說。

  然而,心中疑惑的田豐卻忍不住多問了一句:「那敢問將軍,你此番停在此處,是在等何人?」

  「等一位滹沱河故人。」公孫珣一邊往下行去,一邊幽幽答道。「但三日未到,就怪不得我了……這天下,可不是人人都如趙平那般心裡有桿秤的……」

  說到最後,聲音已然是從城下傳來的了,而城頭上幾位『軍師』相顧思索,片刻後,到底是下城取暖去了。

  其實,正如公孫珣所言,中平六年的隆冬,雖然不敢說整個天下,但幾乎整個關東都在討董!

  就在公孫珣攻略下了雁門,準備冒著冬日嚴寒繼續南下,以求拿下并州腹心大郡太原之時,遠在訊息被隔斷的黃河之南,袁紹組織的關東聯軍也終於徹底從紙面上變成了真正的聯軍……其中,中原諸路諸侯,十餘萬大軍更是已經匯集到了位於陳留境內,或者說是陳留、東郡、河內、洛陽所屬河南尹四地交界處的酸棗縣,正準備誓師討董!

  這支規模空前龐大的聯軍,首倡者乃是曹操,真正以朝廷命官名義發出邀請的是現如今的東郡太守橋瑁,前期主要串聯者乃是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兄弟二人與濟北相鮑信,但實際上的主導者卻毫無疑問,乃是誅滅宦官,在士人中獲得巨大聲望的袁紹、袁術兄弟。

  而這其中,最孚人望的無疑是袁紹。

  畢竟,天下士人,尤其是中原士人,多與汝潁宛洛的黨人有所牽扯,而袁本初本就是黨人領袖,更是當日誅滅宦官的實際總指揮,他在酸棗的聲望、地位,毋庸置疑。

  然而,真正有意思的是,雖然袁紹的盟主之位宛如囊中之物一般,雖然酸棗聯軍十餘萬,而且接連不斷,還在不停匯聚中,雖然洛陽所屬的河南尹就在酸棗十幾里地外面,但居然無人組織宣誓歃血、推選盟主,然後即刻出兵。

  原因很簡單,袁本初與袁公路這兄弟倆,居然都沒來!

  你沒看錯!

  酸棗會盟,袁紹和袁術這兄弟倆,一個名望最高,一個實力最強,居然都沒來!

  那再進一步,為什麼不來?

  原因更簡單,袁紹盟主之位無可動搖,偏偏袁術不服他,所以袁公路也懶得去湊趣,只派了使者,表明了位於南陽的他本人,還有被他表為豫州刺史、破虜將軍的孫堅願意參加聯軍的意圖,然後就在魯陽不動了……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洛陽南方事,我自為之!

  而袁紹聽說袁術本人不願意來,便也擺起了架子,不準備去只在一河之隔的酸棗露面,而他不願意來,同在河北的冀州牧韓馥與河內太守王匡、上黨太守張楊,就更懶得過去了。

  這下子,不要說曹操,就連陳留太守、本地地主張邈都要氣瘋了!

  十餘萬大軍匯集於此,人吃馬嚼的,又是隆冬時節,誰能熬得住?於是幾番討論之下,決定不等二袁了,就是酸棗這些個諸侯,直接歃血為盟,大不了遙尊『車騎將軍』袁紹為盟主就是。

  而且再說了,按照曹操制定的軍事計劃,本就是要三面出擊,讓袁紹領著河北幾位諸侯占據黃河一線的三個渡口;讓袁術和孫堅從南陽出擊,攻擊洛陽南部三關;最後,中原的諸侯在曹操本人的推動下直接往滎陽、成皋而去,叩問虎牢關!

  三面夾攻,哪怕是不能破關而入洛陽,但只要維持攻勢,斷絕交通,便足以壓迫洛陽,迫使洛陽人心晃動,不戰自潰。

  但是,即便是決定要拋下二袁先行會盟出兵,卻依然有個大問題……誰來代替袁紹主持會盟?

  照理說該是曹操,一眾刺史、太守也覺得一介逃犯曹孟德最適合幹這事,但曹操卻清楚,他是真不能幹這事!

  因為幹這事半點好處都沒有,反而會受到袁紹的敵視——作為發小,別人不知道,他曹孟德如何不知道那廝是個什麼心胸,真會為了這種破事遭嫉恨的!

  然而天下洶洶,不管如何,袁本初都是關東聯軍的首領,這個時候真沒必要因為這種事情惡了袁紹的。

  三牲早已經備好,祭壇早已經疊起,十餘萬大軍在營中無所事事,各路諸侯……最起碼是中原各路諸侯,俱在酸棗,整日高談闊論,卻無人敢上祭壇,往臉上抹一把血,號令全軍向西伐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