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我應該即刻發文,一來告知天下,我要相應曹操和袁紹的這個會盟,二來,要即刻通知州中九郡國,隨我一起……」

  「是六郡國。」劉子惠再度無奈了起來。「渤海太守的印綬本就在袁本初初,而常山、中山公孫珣是奉命持節都督的,甚至他就要在常山會盟……發文往這兩郡,只會惹怒衛將軍!」

  「是,六郡國。」韓馥不由失笑,卻又環視左右。「呃,沮別駕在哪裡啊?麻煩他來作文……沒來嗎?」

  「回稟明公。」劉子惠不由再三無奈。「沮別駕送人去了,天下紛紛,他有個好友決定出山襄助豪傑為討董事……昨日便告假了。」

  「哦。」韓馥緩緩頷首。「我想起來了,那就子惠你來執筆,最近的魏郡就不發了,我待會面見張太守,如此便是五郡國了!」

  劉子惠點頭稱是,便俯身到堂下几案之上寫公文,然而寫到一半,忽然間,門外便有使者來尋韓馥,劉子惠頭也不抬,只是寫信如常。

  然而,那使者來到堂前,恭敬一禮,便直接言道:「韓公!我家審公有文書在此,他說他要往常山會盟去了,請假一旬!事關重大,還請韓公不要以此怪罪於他。」

  韓馥與堂中屬吏多少一滯。

  「那便是四個郡國了。」劉子惠直接擲筆言道。

  「不錯。」坐在上首的韓馥喏喏而答。「如此,便是四個郡國了。」

  第四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

  中平六年,因為廢立之事,主政洛陽的董相國並未為新天子啟用新年號,反而廢去了之前弘農王劉辯在位時的兩個年號,重新引用靈帝年號,所以依舊是中平六年。

  而就在這一年的七月二十二,由大司馬領幽州牧劉虞號召的會盟正式成立,在常山太守董昭的主持下,與會者一起在北嶽常山祭祀天地,歃血為盟,然後共推衛將軍公孫珣為盟主,興兵討董。

  這一次,直接參加會盟,或者因為路遠而排出使者的諸侯多達十四路,計有:

  衛將軍公孫珣;

  大司馬領幽州牧劉虞;

  右將軍領遼東太守趙苞;

  常山太守董昭;

  中山太守馮歆;

  鉅鹿太守李邵;

  趙國相審配;

  代郡太守王澤;

  上谷太守高焉;

  涿郡太守崔敏;

  廣陽太守杜畿;

  漁陽太守常林;

  建威將軍領遼西太守程普;

  蕩寇將軍領右北平太守公孫范……

  這裡面亮點當然很多。

  比如說,公孫珣在殺了閻柔、鮮于輔,半軟禁了劉虞,驅逐了常山太守讓董昭取而代之以後,又進一步撕破臉皮,將他完全控制的腹心幾郡給徹底吞併,堂而皇之的讓杜畿、常林、程普、公孫范等人成為一任兩千石太守。

  這是表彰,也是某種試探,更是某種必由之路。

  再比如說,冀州九郡國,居然來了四位太守、國相,這其中尤其出乎意料的乃是鉅鹿太守李邵,這位李太守在接到了冀州牧韓馥的傳訊後,依然主動前來常山參加會盟,而且會盟期間態度堅決,全程保持了對公孫珣的無條件支持,實乃是大大的驚喜!

  當然了,就是韓馥韓州牧那裡,不免又有嘮叨還剩幾個郡國了。

  還比如說,趙苞到底是岳父大人,雖然兩人經常有些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可到了關鍵時刻,哪怕是塞外遙遠,來不及趕到,他也依然按照公孫珣之前的書信請求,派出了自己的司馬太史慈,引精銳騎兵八百,作為使者和援軍來到了常山。

  這是一種沒的說的政治姿態。

  當然了,還有些事情,從名單上看不出來,但卻實際存在。

  比如說公孫珣的那位族兄公孫伯圭,在袁紹不去上任的情況下,他其實實際控制著渤海這個河北第一大郡的實權,卻居然沒有來常山會盟。

  實際上,可能是渤海人口百萬,經貿發達,一個郡抵得上幽州四五個郡的緣故,那位遠在南皮的公孫大兄明顯飄了起來……在心腹關靖的攛掇下,公孫瓚不僅沒有來常山,還拒絕了渤海太守袁紹派來調度兵馬糧草的使者。

  據不可靠傳言,關靖的建議是,渤海實力冠絕河北,完全可以拿捏住姿態待價而沽……不說別的,最起碼也要向公孫珣要個將軍做做,向袁紹要個太守官印。

  而公孫瓚也是深以為然。

  當然了,有沒有更深的計劃那就不好說了,也無所謂了,反正公孫珣是膩歪的不行,聽到訊息後,他將原本為公孫瓚準備的振武將軍印綬,轉而交給了審配,準備讓審配回邯鄲時送給在朝歌的關羽。

  而名單中最後一個隱藏的亮點,其實就是這被私表的將軍號了,很顯然,公孫珣不準備玩虛的,他是真的要即刻組織部隊,進行軍事部署,進而展開軍事行動。

  會盟結束,消息傳來,袁紹加緊了聯絡,而所謂關東聯軍,此時也有了一個大概的核心脈絡:

  車騎將軍領渤海太守袁紹;

  後將軍袁術;

  冀州牧韓馥;

  豫州刺史孔伷;

  兗州刺史劉岱;

  河內太守王匡;

  陳留太守張邈;

  東郡太守橋瑁;

  山陽太守袁遺;

  濟北相鮑信;

  廣陵太守張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