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的好!」公孫珣在旁讚賞道。「天下動盪,本就是人心皆私,我輩為帥,若不能棄私而為公,又如何定平天下呢?下面的人可以為私心各自表態,那是因為他們不在其位,也就無須謀其政,而我們居其位,卻不能如此……唯一麻煩的是,即便是為公,也要考慮眾人私心兼不免個人私心,只能勉力以作妥協罷了。」

  皇甫嵩當即閉口不言。

  「故此,我意已決。」公孫珣忽然正色道。「正如騎都尉所言,涼州叛軍反覆無常,割據地方,兼騷擾陵寢,侵略關中,若不刑威何意服天下人?黃衍已死,韓遂、馬騰不見蹤跡,且將王國、李相如這二人押上來。」

  言罷,果然有義從從身後推出兩名被捆縛嚴密的賊首出來,眾人看的清楚,正是前隴西太守李相如與此番叛軍名義上的首領王國,於是紛紛心下凜然,明白公孫珣早有決斷,便不再計較,而是屏聲息氣看這位衛將軍如何處置。

  「吊起來!」烈烈篝火之策,公孫珣面不改色,只是指向河畔一枯樹言道。

  士卒們不敢怠慢,即刻依言而行。

  待二人被倒吊在樹下之後,卻是驚恐難耐,紛紛求饒不止。

  「堵嘴。」公孫珣當即吩咐。「再選大嗓門的,去到河畔,對著對岸去喊,渭水此處不過百步寬,對方必然聽得到……告訴對岸在看之人,若韓文約在,便讓他親眼來看,若他不在,莫忘了轉告其人!」

  眾人愈發不敢怠慢,也是立即去辦。

  俄而,等到大嗓門的士卒隔河喊了三遍以後,篝火之下,公孫珣卻是忽然示意,身後兩名重甲武士向前。

  眾人看的清楚,這兩個高大武士居然並未帶刀,而是各自帶著一根胳膊那麼長,拳頭那麼大的八棱鐵錘,也是愈發悚然。

  「告訴韓文約,這一錘是為閻叔德!」公孫珣不顧樹下被吊著的王國驚悚掙扎,卻是遙遙指向渭水南面。

  河畔大嗓門的士卒得令,立即隔河大喊,三遍之後,樹下的執錘武士反手一錘便狠狠砸到了王國腦殼之上。

  這使得後者登時喪失了掙扎能力,然後旁邊又有武士立即上前,一刀梟首。

  見到如此情形,旁邊李相如掙扎的卻是更加厲害了,身體扭曲的宛如一條離開水的渭水鯉魚一般……但這並不能讓他活下來。

  「再告訴韓文約,下一錘是為傅南容!」公孫珣語氣依舊從容。

  片刻後,執刑武士也是奮力一錘,卻居然是將李相如半個腦殼給當眾砸碎了……腦漿流了一地。

  如此情狀,饒是今日戰場上眾人見過的慘象數不數勝,也是各自驚嚇。

  「將二人扔入渭水,再將成公英帶來。」公孫珣復又吩咐道。「此人便不必吊了,也不必堵嘴。」

  須臾間,隨著兩具屍體如破爛一般被士卒拽走,成公英也被押上。

  「衛將軍!」蓋勛見狀不由下跪求情。「成公實榮乃涼州名士,一時不察才入了叛軍……」

  「然後數年間卻為虎作倀,甚至還曾逼殺我友!」公孫珣不待對方說完,便接著對方的話言道。「便是王國可赦,此人也不可赦。」

  成公英在後面見到如此情形,本來已經有了赴死之念,但聽得此言,也是不禁搖頭:「衛將軍持節我卻為叛軍首領,如今兵敗被俘,雖死而無所怨言,但閻叔德、傅南容之事我實在是沒有參與,何嘗逼殺過君侯故友?」

  「你殺的乃是我故交金城韓遂!」公孫珣立在自己的傘蓋之下,語出驚人。「我有一故交,姓韓名遂,自洛中相識已十餘載,其人當初與閻叔德、傅南容仿佛,皆以涼州大局為念,奮不顧私,五年前河內還曾一見,但自從當日返回涼州後卻和閻叔德、傅南容一樣消失不見,反而是涼州多了一個不擇手段的叛賊小人……你說,昔日的韓文約不是你與你家主公殺的,難道還是我殺的不成?只可惜今日未曾捕獲你家主公,否則一併殺之,以奠我故友!」

  成公英茫然失語,卻終是無言以對:「君侯若以此言,我實在是罪無可赦!」

  「你家主公在南,你從一而終,可以跪南而死!」公孫珣一邊吩咐一邊居然親自上前接過一錘。「再告訴河對岸之人,這一錘……是為我故友韓文約!」

  河畔士卒大聲對南呼喊,而篝火映照之下,渭河南側已經全黑一片,成公英默然下跪向南,喊聲三遍之後其人到底是被身後之人一錘斃命,復又割首示刑。

  「衛將軍有言,這一錘……是為故友韓文約!」

  渭水南岸,韓文約早為戰俘之事而偷偷伏在草叢之中觀網,之前他眼見王國、李相如之死,卻還只是茫然和微微震動,但耳聽得對面士卒如此大喊,然後火光之下,公孫珣親自揮錘殺掉成公英,卻是不禁肝膽俱喪!

  整個人都宛如失了魂一般。

  而半晌,其人方才有所舉動,卻是俯身在草中淚流不止,但偏偏又不敢出聲,只能強自捂住口鼻……所謂偷偷啜泣罷了。

  河對岸,在處置了三個首領之後,大規模的刑殺才剛剛開始,而最終的方案既不是董卓殺身上帶血士卒而赦首領,也不是蓋勛建議的專殺馬騰、韓遂部而赦免其他。

  實際上,此戰叛軍五萬戰兵,逃走了大概不到萬人,戰死和掉入河中之人大概一萬餘人,剩下俘虜的戰兵多達三萬之眾……面對如此局面,公孫珣早就明白,不可不殺以立威,又不可濫殺以失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