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閻行雖然昨日被公孫珣弄的有些難堪,但其族人俱在涼州,又哪裡會推辭,當即應聲許諾。

  然而,這邊韓遂、成公英等人還在準備,忽然間,營中上下便已經感到地面震顫,繼而喊殺聲、鼓聲隨著遠處煙塵一起隱隱逼近,儼然是漢軍準備妥當後,立即派遣大股騎兵來襲。

  韓遂不敢再耽擱,其人即刻上馬,引自己部中騎兵盡數從後面的西門出營,試圖聯合馬騰等人的支援騎兵,一起攔截來襲漢軍騎兵。

  但是,等韓遂匆忙在營後聚攏騎兵,並轉向東來,試圖迎面接敵之時,卻上來便有些失色——原來,即便是煙塵四起,各處營寨已經慌亂進入臨戰之態,但眾人卻瞥的清楚,當面一線的漢軍先鋒騎兵居然隱隱皆是白馬,然後瞬間便已經衝到了營盤之間的空隙里!

  而為首一人,雖然遠遠看不清相貌,但觀其人身量高大,頗顯英武,更是騎著在西涼軍中頗為知名的那匹神駿白馬,著實讓人浮想聯翩。

  韓遂遠遠看去,先是和所有人一樣驚愕難名,但旋即便大喜過望:「公孫珣親身犯險,真是自尋死路!營寨間道路不夠寬闊,趁此機會,爾等速遣軍中悍勇之士,當面直取此人,若能臨陣擒殺此人,則此戰非但無憂,反而會速勝!」

  左右羌漢首領聽到,也是紛紛醒悟,便各自引勇力之士迎面向前。唯獨一個閻行算是記得剛剛成公英的叮囑,留在原地護佑韓遂不動。而眼見著身邊諸多悍勇之士全都撲了出去,直逼到東面白馬騎兵陣前也沒有多少漢軍騎士反應過來去救人,韓文約卻是一聲感嘆,復又轉過頭來,面西而立。

  而且,不等左右人開口詢問,韓遂便直接對著身後茫茫然的西涼騎兵兀自感慨言道:「刀劍無眼,文琪乃我故人,萬一不能生擒,我又怎麼忍心當面見他受害呢?但兩軍相爭,如此局面也是無法。」

  說完這話,韓文約居然復又凜然起來,然後連續調兵遣將,一邊繼續呼喊軍中勇士上前去捉人,一邊又催促各部騎兵整合一起,準備趁勢反撲。

  但不知為何,周邊人呼喊聲不斷,諸多兵將也都只是往東面戰場張望失態,卻無幾人理會於他,甚至閻行也在焦急喚他回頭。

  「居然如此之快嗎?」韓遂只以為是身後大局已定,不由驚喜回頭,但等他再度轉身,卻又不禁茫然失措。

  原來,之前趁著來襲白馬義從正在營寨縫隙之中的局面,韓遂派出了足足五六股精銳騎兵,其中,每股騎兵都有十來人,首領也都是西涼軍中著名悍勇之士,乃是要輕取之意。

  但只是一回頭再一轉身,中間說了幾句場面上的廢話,這些騎兵居然盡數消失了……就好像根本沒有派出去一般。

  「白馬義從如此精悍嗎?!」韓遂怔了片刻,旋即大恐。「怪不得公孫文琪敢親身犯險……」

  言罷,便要全軍壓上。

  但不及部隊調度得當,那為首的『公孫珣』仗著胯下的的盧馬格外神駿,居然已經獨自驅馳來到了百餘步外,韓遂目瞪口呆,愈發不明所以。

  倒是閻行遠遠認出此人不是公孫珣,乃是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漢軍勇將,倉促之間,其人匹馬而出,奮勇向前,試圖攔住此人。

  話說,騎在的盧馬上的呂布為求仕途,數年間又是學琴,又是裝文化人,多有委屈,只廣宗城下顯露了一次邊郡武人的姿態,殺了一次痛快,但卻依然不如今日酣暢……因為他何曾手握過如白馬義從這種精銳騎兵?

  剛剛五六十人直趨向前,迎面來取他,其人一矛一個,連殺數名身著鐵甲的叛軍首領,但抬起頭來,那些人的侍衛卻也被藏龍臥虎的白馬義從們給紛紛消滅殆盡。

  將勇而兵悍,可不止是相加那麼簡單的。

  故此,呂奉先殺性大起,他眼見著前方似乎還有大將指揮,居然不顧對面還有數千叛軍騎兵,便即刻縱馬向西,繼續帥白馬義從與所部騎兵奮勇向前,直取此人。

  而其人胯下駿馬極快,這才領先一步。

  閻行催馬上前,拔矛欲迎面衝刺,然而呂布衝到近處,親眼看到韓遂姿態,哪裡會和這種明顯是侍從小將之人糾纏?只一抬手便將閻行刺矛給盪開,復一回手便將此人輕易刺於馬下!

  可憐閻行西涼名門,在族叔自殺後為保家族不得已為將,未曾等到反覆機會洗刷身上叛軍污名,便被呂布一矛刺下馬來,復被趕上的漢軍騎兵踩成肉泥,萬般心思都隨著性命逝去煙消雲散了。

  不過,其人之死到底是有幾分效果的,韓遂素來知道閻行的能耐,之前數十悍勇之士須臾消失不見,其人便已然心生膽怯,如今又見到這個被自己認錯為公孫珣之人如此輕易便殺了自己軍中數一數二的勇士,然後還收矛彎弓,儼然是衝著他韓文約而來,心中惶恐更是到了極致。

  生死之間,這位九曲黃河一般的人物果然是一勒胯下之馬,轉而俯身倉促隱入了叛軍騎兵軍陣之中。

  呂布勃然大怒,一箭射出復又殺死一人,便提矛殺入陣中,邊戰邊尋其人,身後白馬騎兵趕來,居然是跟在後面以少臨多,殺的群龍無首的西涼騎兵連連後退,然後漸生崩殂之勢。

  其實,不止是呂布臨韓遂此處,綿延十五里的其餘各處戰線之上,局勢也多如此。

  漢軍騎兵主力在徐榮的指揮下,跟在呂布後面蜂擁湧入營盤間隙,輕易便摧垮營盤之間的聯繫,並直接與對面騎兵交戰互沖。旋即,蓋勛、鮑信,外加皇甫嵩、董卓本部的諸將,也各自奉命提步兵奮勇向前,直撲敵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