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孫珣在傘蓋下怔了片刻,卻是忽然失笑:「便叫做的盧好了!」

  呂布大喜,這才重新上了自己的盧寶馬,轉身而去。

  同一時刻的叛軍大營內,實力最強、軍力最盛的韓遂也在匆忙布置著什麼。

  「文約。」成公英滿頭大汗,自營外匆忙趕來。

  「如何?」韓遂見到自己最信任的左右手回來,也是趕緊放下了軍事分劃,直接上前相迎。

  「馬騰、李相如、黃衍都說他們願意相信你,那信必然是對方詭計,值此大戰,他們願意共赴危難。」成公英匆匆答道。「馬騰願意放兩千騎兵出營,李相如願意放八百騎兵,黃衍願意放一千騎兵……」

  「也就是不到四千騎兵了?」韓遂一聲哀嘆。「雙方十餘萬兵馬,對面更有騎兵近一萬六七,四千騎兵夠幹什麼的?說到底,還是起了心思,各自有所圖啊!最可恨的是王國那廝,甚至都不願信我!」

  成公英一時沉默。

  其實,公孫珣能想到的,這些人戰鬥經驗如此豐富,又如何會想不到呢?

  大營間隙太大,很容易被對方騎兵分割,然後各自擊破。而如此局面,想要有所應無外乎只有一條路可走,那便是也集中出來一支精悍騎兵,以騎對騎,一邊阻止對方的分割包圍,一邊四處救援,保證營寨不失。

  而且這個時候,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若騎兵能勝,則全局便可全勝,涼州軍想勝,也未必是痴人說夢。

  但是,涼州騎兵的精銳悍勇自然是不必多說,數量也是不差的,可想要如漢軍那般集中所有騎兵而有所為,卻是萬萬做不到的。韓遂四面求援聯絡,號召大家出騎兵,聯合使用(他是不敢說統一使用的),但卻只要來了四千騎兵。

  這便是所謂離心離德後,投射到戰場上的最直接表現了。

  「馬騰還算老實,他的三千騎兵出了兩千,剩下一千用來保命也是無可挑剔;黃衍也算老實,他實力最小,也是盡力而為了;可李相如這廝,明明手上有三千騎,為何只出八百?」韓遂越說越是無奈。

  「要不要我再去勸一勸王國和李相如?」成公英無奈問道。「漢軍最少一萬五六騎兵,現在他們只出四千騎兵,加上我們的五千,不過九千而已,確實不夠用……可若是王國能再出三千,李相如再多一千,再加上我們涼州騎兵的悍勇,未必就不能成事。」

  「不用去了。」韓遂連連搖頭道。「漢軍說來就來……來不及了。」

  「那……九千騎兵?」成公英依舊無奈。

  「實榮。」韓遂拽著對方微微在營中行了幾步,後面親衛很自然的留在遠處並阻隔了其他人。「九千騎兵必敗,如今之計,應當儘量保全為上,何必將咱們的騎兵盡數放出去?」

  「既如此。」成公英心中微微一動,倒是忽然正色起來。「文約你就更應該盡出騎兵了,而且應該主動帶領這支部隊!」

  韓遂立即反應了過來——真要想保全實力,這五千騎兵才是真正的實力,而且若是此戰真敗,一來騎兵容易逃亡,二來戰後無主騎兵只會本能跟隨於他!

  但是……

  「我走,誰來守大營?」韓遂稍一思索,立即追問。

  「我來守!」成公英不慌不忙,當即作答。

  韓遂愣了一下,然後旋即搖頭:「你是我手足一般的心腹,為一大營而失了你,不值得!不如像當日捧王國一般,尋個蠢貨捧上去……」

  「文約啊!」成公英無奈嘆氣。「仗還沒打呢!我剛才讓你去領騎兵,乃是以防萬一,並不耽誤戰事,可要是按照你這麼安排,這大營必失,失了必敗……此戰你居然半點信心全無嗎?」

  韓遂沉默片刻,到底是對自己最信任之人說了實話:「不瞞實榮,之前出征時我之所以推王國為首領,便是認定了此戰必敗,因為洛陽局勢沒到那種地步,關中怎麼可能打得下來?而昨日見了對面三將,便更加去了三分戰意。等到昨晚上被對方遺書離間,今日各路兵馬皆不願出力後,更是絕了戰勝之心。」

  「你也是縱橫涼州數年的人物了,居然被對面奪了氣勢嗎?」成公英當即無語。「說到底,我軍兵力不弱,而且頗為強橫。」

  「不是這麼算的。」韓遂嘆氣道。「我軍雖然看起來強橫,卻羌漢混雜,難統事權,人人皆有各自心思。而五萬漢軍中,有兩萬從涼州退回來的精銳老兵,還有兩萬保家衛國的關中子弟,剩下一萬也是洛中禁軍精銳……兵不如對方,將不如對方,之前陳倉打不下來,便該早早撤退了。」

  「那你也不能如此!」成公英厲聲勸諫道。「戰事在即,若是奮力一戰,生死尚在我手,可若是不戰而生退意,卻反而是將生死送到他人手中……你不必多言了,我來守大營,你領騎兵去援護各營,先努力奮戰,再說其他。」

  韓遂終究是懂得其中利害,所以立即點頭稱是……然而,就在他準備立即點齊騎兵出營當道迎敵之時,卻又忍不住回頭握住了成公英之手:「實榮,若事真不可為,不必拘泥,儘早投降!那公孫珣愛你才能,皇甫公和董公更是我們涼州鄉人,若投降,還是能保全一二的。」

  成公英苦笑不已,連連推對方去調兵,然後又將軍中最勇之人閻行喚來,好生叮囑,讓對方盡力保住韓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