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詡一時搖頭:「不至於此……但將軍也不必誑我,今日之戰,固然能驅叛軍使關中平安一時,可涼州事,哪裡是一戰能平的?須整頓大局,再回首為之。」

  「將來我必為之。」公孫珣昂然作答。

  賈詡登時搖頭:「將軍都要走的人了,如何還能為之?」

  「你怎麼知道我要走?」公孫珣不以為然道。

  「若非洛陽變故,將軍何至於突然改緩為急?」賈詡不以為然道。「之前蓋元固與君侯信使齊至,今日又有信來……必然是要急擊而走。」

  「為何一定是洛陽事?」公孫珣愈發好奇。

  「總不能是幽州事吧?」賈詡攤手反問。「若如此,將軍早就將帥印給皇甫公了吧?哪裡會有餘力在這裡布置決戰事宜?」

  「不想賈文和也有看錯人的時候。」公孫珣盯著對方看了片刻,卻是忽然將自己面前剛剛寫好的書信轉向推了過去。「之前蓋勛與我義從到來,乃是說幽州烏桓、鮮卑作亂,隔斷遼東。至於洛陽,反而一切安好,天子清醒,大將軍穩妥,並無大事。」

  賈詡盯著身前之人,怔怔發呆,儼然是難得失措。

  「文和。」公孫珣搖頭嘆道。「時局晦澀難名,你這種人以自保為先,層層以親疏推智計為之,固然無可質疑,但還請不要小瞧了天下人……我公孫珣固然不是什麼一心為公之人,但也絕非那種因為私計而壞天下之人!幽州是我根基所在,我固然心急如焚,但若不能擊敗當面之地,使關中平安,又有何面目將來為天下事呢?」

  賈文和欲言又止。

  「也罷!」公孫珣愈發嘆氣道。「你有你的處世為人之法,我也有我的處世為人之道,今日便不為難你了。但請你記住,你的智計乃是天下難得的寶物,一計或可興邦,一計或可亂武……凡為策,若是求自保,自然無話可說,但千萬不要為私情親疏而禍亂天下!畢竟,將來為天下事,繼而為涼州事之人,不可能是你們涼州人,只能是我公孫珣!」

  賈文和下榻躬身而拜,然後便慌亂欲走。

  「你是不是忘了什麼事?」公孫珣在後喊住對方。「如今局勢,到底可戰否?」

  「事到如今,君侯何必再問我?」賈詡疑惑回身。

  「我是為我自己問你嗎?」公孫珣凜然相對。「若非是擔心倉促決戰,會遺禍關中士民,我何必如此小心?」

  賈詡冷靜了下來,片刻後,其人躬身正色作答:「君侯!今日我在陣前看的清楚,君侯統帥之能遠勝王國,用人調度之能遠勝韓遂,臨機決斷之能遠勝馬騰,更兼彼輩兵不占優,士氣不占優,地理不占優……所以,不要猶豫了,一戰而決吧!」

  公孫珣揮手示意,賈詡立即趨步後退。

  而其人剛一離去,旁邊卻有一人從暗處側門匆忙進入,來到榻前,燭火照的清楚,正是公孫珣心腹謀士婁圭婁子伯。

  「君侯。」婁圭不顧一切,焦急詢問。「不是洛陽天子病危嗎?如何變成了幽州有變?」

  「正是幽州有變。」公孫珣低頭收起書信,然後一邊取燭火滴蠟封印,一邊從容答道。「之前不與你們說,怕是軍心有變……」

  婁圭欲言又止。

  「不要說給志才,他聽到這個必然自責。」公孫珣叮囑了一聲。

  「喏。」婁圭無奈應聲。

  「還有。」公孫珣忽然又說道。「即刻傳令各營,明日四更早早做飯,午前便要決戰!」

  婁圭拱手而退。

  翌日清晨,韓遂、王國等人尚在為那封書信疑神疑鬼,中層首領尚在議論昨日對面三將風采之時,忽然間,哨騎便來報,說是漢軍全營炊煙不斷,儼然是要大戰。而這些人尚未來得及溝通妥當,是戰是守,便復聞得漢軍全軍而出,戰線連綿十五里,大舉向西而來……

  叛軍登時上下失措!

  ——————我是失策的分割線——————

  「太祖與涼州叛軍持於渭水,將戰,不定。太祖乃夜召問詡計焉出,詡曰:『公明勝王國,勇勝馬騰,用人勝韓遂,決機勝敵全軍,有此四勝而不定策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太祖曰:『善。』翌日,乃並兵出,連陣十五里。」——《舊燕書》.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PS:感謝新盟主也許未來……新年大家精力都很旺盛啊……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十八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

  ?  這一日是正月初十,渭水依舊結冰,在上午日光下,整條河流都倒映出了某種讓人難以名狀的的光彩。

  得益於叛軍的失措,漢軍成功出營排成了一個橫陣,軍勢連綿十五里之寬,然後在漢軍各路大將的帶領下,一路往西面滾滾而來。

  漢軍軍容齊整,旗幟飄揚、甲冑耀眼,更兼其中多有騎兵,一路行來,光是帶起的煙塵,便能相隔數里見到。

  而稍行數里,眼見著叛軍營寨就在前方,可叛軍卻絲毫沒有出營的趨勢,反而只是在營寨內加緊調配,彼輩死守之勢不言自明。

  公孫珣見狀也不再猶豫,他一邊下令穩住陣腳,一邊即刻詔令呂布、徐榮、韓當、鮑信、蓋勛、皇甫酈、李傕七將齊至自己傘蓋之前聽令……公孫珣昨夜才下定決心,今日便全軍而出,很多布置下面的軍官都不知曉,還須陣前傳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