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百白馬騎士,又各帶一匹駑馬負重,自北向南,沿著華北平原通暢之地不急不緩,很快便順勢直下,於十月初從容到達河內,並徑直來到孟津在河內這一側的渡口旁屯駐!

  白馬如林,這是天下獨一份的標誌,再加上沿途又多是公孫珣履任、作戰之處,故此,其人一到河內,天下便已經皆知,若天子不能有所為,那此番閱兵便是大將軍何進勝了!

  而這個時候,劉備剛剛與曹操從豫州辛苦募兵回來。

  至於并州刺史丁原派出的張揚、張遼等人雖然早到,卻只是在孟津南面渡口處屯駐……平素里連洛陽大門都不許進的。

  「那是大將軍的使節,長史王君親自來了,聽說其人祖父、父親全都位列三公,乃是一等一的名門。」孟津於洛陽側的屯所內,張楊的部屬,假軍侯楊丑攀附在屯所柵欄上,正看著河面上的船隻與渡口的旗幟努力加以分辨。「還有驃騎將軍的使節、車騎將軍的使節,三公的使節也全都來了,剩下的應該都是親自來拜會或者遣使致意的公卿大臣吧?如此場面,最少都得是個校尉之類的兩千石吧?」

  聽得此言,看著渡口處密密麻麻的儀仗、旗幟,立在一旁的前并州武猛從事,如今的假司馬張楊張稚叔,也是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了。

  「司馬快看那邊!」忽然間,楊丑再度大聲言道。「是北軍校尉呂布呂奉先吧?上月你帶我們去洛中拜會過的,與你家是鄰郡的那個……當日大家都覺的并州邊郡老鄉能做到校尉已經很了不得了,如今居然要來親身拜會衛將軍!」

  秋末冬初的午後陽光下,視野良好,視力精湛的張楊也遙遙看到了呂布,卻見到其人正與兩名同樣青綬銀印、一名黒綬銅印的軍官並馬而行,而且邊說邊笑,看樣子與周圍三人不是同事便是舊識。

  如此姿態,儼然跟當初見到自己這些『落魄同鄉』不是一回事。

  而張楊仔細打量這高矮胖瘦各不同的四人,卻是忽然心中一動。

  話說,人家張稚叔與楊丑不同,楊丑只知道看熱鬧,而張楊作為并州軍馬的領頭人卻一開始就明白此次閱兵背後大將軍與天子的怪異之處……至於眼前這麼多人,不說別的,只說那呂布和他身側的那三人,這四人必然都是洛陽禁軍軍官,然而既然為禁軍軍官,即便是閱兵在即,行為有些鬆散,但等閒又怎麼可能輕易離開洛陽過河去對面呢?

  須知道,對面可是河內屬地!

  所以根本不用問,這必然是大將軍何進所為,其人或是直接下了命令,或者半推半就讓這些人休沐放假,然後有所暗示,他們才能紛紛渡河至此。

  而既然想明白了這個關節,張楊也不免心動,準備去跟上這個同鄉一起去衛將軍那裡露個臉……畢竟嘛,他張叔稚本人雖然只是個假司馬,但此時代表的卻是丁原,甚至於是整個并州軍方,還是有幾分薄面的,說不定就能一下子知名於天下了呢。

  當然了,也不好說。

  因為呂布這裡雖然好辦,可瞅著眼前這個架勢,今天衛將軍要見的人不免太多,而且個個是達官顯貴,自己腆著臉和同鄉一起去了,可偏偏到地方後人家衛將軍不認識你是誰,然後根本不見,那此行豈不是要在同鄉面前丟人現眼?

  然而,就在張楊猶猶豫豫,不知道要不要上前去與呂布打招呼的時候。忽然間,不止是身側楊丑,半個渡口處的人卻都一時驚愕喧譁起來,然後整個渡口之人全都如中了定身術一般停了下來。

  張楊順勢望去,也是瞬間愕然。原來,南面官道處,居然有一隊人馬持節而來!

  換言之,天子居然也在第一時間派人來孟津了!

  來不及思索其中的政治意味,眼見著所有人都駐足靜候,準備讓天子使節先上船去河對面見衛將軍,張楊卻是恍然想通了一件事——天子既然遣使至此,那今日衛將軍必然見不了太多人,自己是不是也就無須擔心在同鄉面前丟臉了?

  既如此,直接隨大溜去便是了。

  一念至此,張叔稚也不說話,而是直接牽出一匹好馬來,不動聲色的走到了呂布身後。

  「玄德你們看,今日河對岸要有熱鬧看了。」呂布身側,一名身材矮小還眯著眼睛的青綬銀印之人,眼見著天使儀仗從身側走過,卻是乾脆冷笑不止。

  聽的此言,那名佩著黒綬銅印的面白無須之人,也就是劉備劉玄德了,卻是面無表情,兼無半點言語……也不知道是心情不好還是天生的面癱。

  天使上船渡河,渡口再度恢復了熱鬧,眾人紛紛啟程跟上,而臨到上船,呂布才發現自己身後多了個小老鄉,卻也沒說什麼,反而與曹操、徐榮、劉備做了介紹。

  相對應的,張楊同樣發現自己身後忽然多了個小老鄉,卻也不好當眾說什麼,恰恰相反,他也得捏著鼻子與眾人做介紹:「諸位,這是并州從事張遼張文遠,今年剛剛加冠,卻是在州中頗為知名,此番入洛,我家方伯考慮到需要武勇之士以壯閱兵,所以專門選拔了他為從事!」

  「見過諸位長官。」身材高大,偷偷跟著張楊上船的張遼拱手相對,卻又昂然自得。「其實剛才稚叔兄說差了,在下雖然少年便知名於州中,卻不是因為什麼武勇,而是以蹴鞠聞名……不是在下自誇,自束髮以來,我州中蹴鞠便號稱無敵手!」




章節目錄